fbpx

9 9 月, 2025

最近台灣紅豆產區遇到不少挑戰,特別是紅豆植株在生長期間受到極端氣候影響,讓農友們很頭痛。說到紅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我們平常吃的紅豆其實是「赤小豆」的品種,跟那種大顆的「大紅豆」完全不一樣喔!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紅豆植株的種植小知識。

紅豆植株最怕的就是天氣不穩定,像今年夏天忽雨忽熱,花開的時間整個亂掉,結果產量直接少了一半以上。農友們常說,紅豆播種量控制在每公頃70公斤左右最剛好,太多會影響通風,太少又會浪費土地。這邊整理個簡單的表格給大家參考:

種植要點 建議做法 常見問題
播種量 每公頃60-70公斤 過密易生病害
最佳溫度 20-30℃(開花期怕高溫) 超過35℃會落花
水分管理 開花前需充足水分 積水會爛根
除草時機 播種後30天內完成 雜草競爭養分

說到除草,最近農委會開放「固殺草」作為紅豆植株乾燥劑,雖然能幫助採收,但使用上要特別小心劑量和時間點,不然反而會影響品質。有農友分享經驗,說在植株開始轉黃時噴最剛好,太早會傷到豆莢,太晚又沒效果。

韓國人也很愛吃紅豆,但他們的品種跟台灣不太一樣。韓國紅豆通常比較圓潤,適合做紅豆餡;台灣的紅豆則是細長型,煮起來比較容易鬆軟。不過不管是哪種,紅豆植株都喜歡排水好的砂質土壤,所以屏東一帶特別適合種植。現在有些年輕農民開始嘗試有機種植,雖然產量少一點,但價格可以賣得比較好。

红豆植株

最近好多農友在問「紅豆植株什麼時候播種最適合?台灣農民經驗分享」,其實這個問題要考慮台灣的氣候特性。我們這邊種紅豆的老經驗都知道,紅豆最怕遇到連續雨天,所以播種時間要特別注意避開梅雨季跟颱風季。一般來說,台灣最適合種紅豆的時間有兩個時段,一個是春作,另一個是秋作,這兩個時節的溫度和雨量都比較適合紅豆生長。

先講春作的部分,中南部農民大多會選在2月下旬到3月中旬這段時間下種。這個時候氣溫開始回暖,但又不會太熱,紅豆發芽率很高。不過要特別注意,如果遇到寒流來襲,最好延後幾天再播種,因為紅豆種子遇到低溫很容易爛掉。北部地區因為回暖比較慢,可以等到3月底到4月初再種會比較保險。

至於秋作的話,就是9月到10月這段時間最理想。特別是南部地區,9月中下旬播種剛好可以避開盛夏的酷熱,等紅豆開花結莢的時候天氣又轉涼,豆莢會長得特別飽滿。這邊整理一個簡單的表格給大家參考:

地區 春作播種時間 秋作播種時間 注意事項
北部 3月底-4月初 9月中-10月初 注意春季晚霜
中部 2月底-3月中 9月初-10月中 避開梅雨
南部 2月中-3月初 9月中-10月底 注意颱風

實際播種的時候還要看當年的天氣變化,建議可以多跟當地農會或經驗豐富的老農請教。像我們這邊有些農民會觀察苦楝樹開花來決定播種時間,因為苦楝花開就表示地溫已經夠暖,這個民間智慧還蠻準的。另外土壤狀況也很重要,紅豆喜歡排水好的砂質壤土,如果田裡太濕的話,最好等土乾一點再下種,不然種子容易腐爛。

播種深度也是關鍵,一般來說2-3公分最理想,太深的話幼苗會長不出來。行距建議保持50-60公分,這樣後續管理比較方便。有些農友會問要不要先浸種,其實台灣氣候濕度夠,直接播乾種子就可以了,除非遇到特別乾旱的年份才需要考慮浸種催芽。記得播種後要輕輕覆土,不要太用力壓實,保持土壤透氣性很重要。

為什麼紅豆植株在屏東長得特別好?地理優勢解析,其實跟屏東獨特的環境條件密不可分。屏東位於台灣最南端,擁有全台最長的日照時間,加上冬季溫暖少雨,這些都是紅豆最愛的成長環境。紅豆怕冷又怕濕,剛好屏東的氣候完美避開這些地雷,難怪農民都說這裡是「紅豆的天堂」。

說到屏東種紅豆的優勢,最關鍵的就是「溫度」和「土壤」。紅豆適合在20-30度的環境生長,屏東秋冬平均溫度落在22-28度,根本是量身訂做。而且屏東平原的砂質壤土排水性超好,紅豆最怕根部積水,這種土壤剛好解決這個問題。當地農民還會配合季節調整種植時間,通常9月到隔年2月是最佳產季。

地理條件 屏東特色 對紅豆的幫助
氣溫 年均溫24-28度 避免低溫凍傷
日照 年日照時數超過2,400小時 促進光合作用
降雨 冬季乾燥少雨 減少病害發生
土壤 砂質壤土富含礦物質 排水良好、養分充足

屏東的風勢也是紅豆長得好的秘密武器。冬季的落山風雖然讓人有點困擾,但對紅豆來說卻是天然幫手。強風能加速田間濕氣蒸發,減少黴菌滋生,同時促進植株通風。農民都笑說這是「免錢的空調」,而且風吹過後豆莢會更結實,採收時豆子不容易散落。這種天然優勢讓屏東紅豆的品質特別穩定,顆粒飽滿又漂亮。

灌溉系統的完善也是屏東紅豆的致勝關鍵。雖然冬季少雨,但屏東有來自中央山脈的乾淨水源,農民可以精準控制田間濕度。相較於其他地區靠天吃飯,屏東農民能夠根據紅豆不同生長階段調整水量,比如開花期需要多一點水,結莢期就要保持乾燥,這種細緻的管理讓產量和品質都能維持在高水準。

红豆植株

如何判斷紅豆植株是否健康?這些徵兆要注意

種紅豆最怕遇到植株生病卻沒及時發現,其實只要觀察幾個重點部位就能掌握健康狀況。首先看葉片最明顯,健康的紅豆葉應該是翠綠色且飽滿有光澤,如果發現葉緣開始焦黃、出現褐色斑點或是葉片捲曲,很可能就是缺肥或病害的警訊。特別是葉背要翻開檢查,很多蟲害都喜歡躲在背面產卵,看到白色粉狀物或小黑點就要提高警覺了。

莖幹部分要用手輕輕觸摸感受,正常應該是結實有彈性,若發現莖部變軟、出現水漬狀斑塊,或是表皮有裂痕流膠,八成是感染了病菌。最近天氣忽晴忽雨,更要留意靠近土壤的莖基部有沒有發黑腐爛,這可是紅豆的致命傷。順便檢查植株高度,正常應該會穩定向上生長,要是突然停止長高或節間過短,可能就是生長環境出問題了。

觀察部位 健康狀態 異常徵兆
葉片 翠綠飽滿有光澤 焦黃斑點、捲曲、白粉
莖幹 結實有彈性 軟化、水漬斑、裂痕
根系 白色鬚根茂密 發黑腐爛、根瘤
豆莢 飽滿勻稱 畸形、斑點、早落

開花結果期要特別注意豆莢發育狀況,健康的豆莢會勻稱飽滿,表面光滑沒有斑點。如果發現豆莢畸形、長不大或是提早掉落,可能是授粉不完全或營養不良。最近有農友發現豆莢出現鏽褐色條紋,那是豆象蟲入侵的典型症狀,要趕快處理不然整批收成都會受影響。順便分享個小技巧,早上露水未乾時最容易發現葉蟬等害蟲,牠們活動留下的銀白色痕跡在濕葉片上特別明顯。

根部雖然看不到,但可以從植株表現推測。把表土輕輕撥開,健康的根應該是白色鬚根茂密,如果發現根群變少、發黑或是有異常腫大的根瘤,可能是土壤排水不良或線蟲危害。記得上次颱風過後,很多紅豆田就是因為積水導致根部窒息,後來整片植株都萎凋了,所以雨季要更注意田間排水狀況。

你會在2020年走大運嗎?

超詳細免費2020年生肖運程大分析

免費訂閱即時發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