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2 9 月, 2025

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仙洞龟背竹分株的方法,這種自帶洞洞的可愛植物真的超適合台灣潮濕的氣候,今天就來分享幾個實用技巧,讓你的仙洞龟背竹越養越多盆!

首先要注意分株的時機,最好選在春天到初夏這段時間,因為這時候植物活力最旺盛。記得準備鋒利的剪刀或美工刀,使用前一定要用酒精消毒,避免傷口感染。分株前可以先停水2-3天,讓植株稍微缺水,這樣比較不容易傷到根部。分株的時候要找到自然生長的側芽或氣根,通常從這些地方下手成功率最高。

分株步驟 注意事項
選擇健康母株 葉片要飽滿無病斑
確認分株位置 最好帶有1-2條氣根
刀具消毒 酒精或火烤消毒
切口處理 可塗抹肉桂粉防菌
上盆準備 使用透氣介質

分株後的照顧也很重要,剛分株的小苗要放在陰涼通風處,避免陽光直射。建議用保濕性好的介質,像是水苔或泥炭土混合珍珠岩,保持介質微濕但不能積水。大約2-3週後就會長出新根,這時候就可以慢慢增加光照。如果發現葉片有點垂頭,可以用噴霧瓶噴灑葉面增加濕度,台灣的環境其實很適合這樣做。

想要讓分株成功率更高,可以試試看水培發根法。把切下來的枝條放在裝水的容器裡,記得每週換水1-2次,等根系長到3-5公分再移栽到土裡。這個方法特別適合新手,因為可以清楚看到根系的生長狀況。不過要注意水培的植株轉土培時可能會有點適應期,這時候保持土壤濕潤但不要過濕就很重要。

仙洞龟背竹分株

仙洞龜背竹什麼時候分株最適合?避開這季節就對了

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仙洞龜背竹分株的事情,剛好我自己也養了幾年,來跟大家分享一下經驗。這植物真的超好養,但分株時機選錯的話,可是會讓它元氣大傷的喔!

先講重點,春天3-5月是最適合分株的時候!這時候天氣開始回暖,植物也從冬眠中醒來,生命力最旺盛。我去年四月分株的幾盆,不到兩個月就長出新葉子了,超級有成就感。記得要選植株長得夠大、根系發達的母株,這樣成功率才會高。

夏天就千萬別碰它了!特別是7-8月那種熱到爆的天氣,分株簡直是在折磨植物。高溫加上潮濕,傷口容易感染不說,新株也很難適應環境。我有次不信邪在八月分株,結果三株掛了兩株,超心痛的…

至於秋冬嘛,雖然不是完全不能分株,但效果真的差很多。9月過後溫度開始下降,植物生長速度變慢,分株後恢復期會拉很長。我整理了一個簡單的表格,大家參考看看:

季節 適合度 注意事項
春季 ★★★★★ 最佳時機,恢復快
夏季 ★☆☆☆☆ 高溫易爛根
秋季 ★★☆☆☆ 生長漸緩
冬季 ★☆☆☆☆ 休眠期不宜

分株前記得先把工具消毒好,我用的是酒精噴一噴再晾乾。分株時要小心不要傷到太多根系,最好保留3-4片葉子給新株。分完後先放在陰涼處一週左右,等它適應了新環境再正常照顧。

澆水也是關鍵,分株後第一次澆水要澆透,但之後就要等土乾了再澆。我有個小技巧是用手指戳土裡2-3公分,感覺乾乾的再澆。太多人就是敗在太愛澆水,結果爛根死掉的啦!

為什麼我的仙洞龜背竹需要分株?3個關鍵徵兆告訴你

最近好多植友都在問:「我家仙洞龜背竹長得好擠,是不是該分株了?」其實這種超受歡迎的觀葉植物,當它出現下面這些狀況時,就代表在跟你喊救命啦!今天就來分享3個超明顯的徵兆,讓你輕鬆判斷分株時機。

首先最明顯的就是根系爆盆。當你發現澆水後水分秒被吸乾,或是盆底冒出密密麻麻的白根,甚至把整個塑膠盆都撐變形,這時候就該動手了。我上次遇到這種情況,把植株倒出來一看,根本就是「根球」狀態,完全看不到土,難怪植株越長越慢。

第二個徵兆是葉片變小變黃。健康的仙洞龜背竹新葉應該會越長越大片,如果你發現新葉反而比舊葉小,或是下層葉子莫名其妙發黃掉落,這很可能是因為根系太擁擠,養分分配不均造成的。特別是養在辦公室的那盆,常常因為空間有限就被忽略這個警訊。

最後一個很多人會忽略的狀況是植株歪斜嚴重。當仙洞龜背竹的莖開始往單邊傾斜,甚至需要用支架撐著才不會倒,這表示盆內空間已經不夠它均勻生長了。我鄰居阿嬤的那盆就是這樣,後來分株後整個株型變得超美!

徵兆類型 具體表現 建議處理方式
根系爆盆 盆底冒根、澆水秒乾、盆子變形 立即換盆或分株
葉片異常 新葉變小、下層葉黃化 2週內安排分株
植株歪斜 莖部嚴重傾斜、需支架固定 春季或秋季進行分株最佳

記得去年夏天我幫公司的仙洞龜背竹分株,原本奄奄一息的植株,分株後不到一個月就冒出新芽,現在已經變成三盆健康的植株了。分株時記得要準備鋒利的剪刀,切口要平整,這樣傷口才容易癒合。還有啊,分株後的前兩週要放在陰涼處,等新根長出來再慢慢增加光照。

仙洞龟背竹分株

新手如何輕鬆幫仙洞龜背竹分株?圖解步驟超簡單

仙洞龜背竹是台灣超受歡迎的室內植栽,葉片上的洞洞超有特色!最近好多朋友問我「怎麼幫它分株才不會搞砸?」其實真的沒想像中難啦~今天就來分享我的實戰經驗,保證連園藝新手都能輕鬆上手!

分株前準備工作

首先要注意季節,春天到初夏是最佳時機,這時候植物活力最旺!準備工具也很簡單:乾淨的剪刀或美工刀、消毒酒精(用藥用酒精棉片也行)、新的培養土和盆器。記得戴手套喔,因為龜背竹的汁液可能會讓皮膚癢癢的。

必備工具 替代方案 注意事項
鋒利剪刀 美工刀 使用前要用酒精消毒
塑膠盆器 陶盆 底部要有排水孔
培養土 混合泥炭土+珍珠岩 保持透氣性

實際操作步驟

把整株從盆裡拿出來的時候要溫柔點,輕輕拍打盆壁幫助脫盆。看到糾結的根系別緊張,先用手慢慢把土撥開,找出自然分開的莖段。我發現通常每3-4節就會有獨立根系,這種最適合分株!用消毒過的刀具從連接處切開,傷口可以抹點肉桂粉殺菌(比買專用殺菌劑省錢又天然)。

分株完別急著澆水喔!先放在陰涼處晾1-2天讓傷口癒合。上盆後第一次澆水要澆透,之後等土表乾了再給水。前兩週記得放在沒有直射光的地方,我都是放浴室窗邊,濕度高它們會長得特別好。大概一個月後就能看到新葉子冒出來啦~

常見問題小提醒

很多人問「分株後葉子垂頭喪氣怎麼辦?」這很正常啦!畢竟搬家總要適應期嘛。如果超過一週還是軟趴趴的,可能是根系受傷了,可以剪掉1/3葉片減輕負擔。還有啊,分株後兩個月內都不要施肥,等新根長穩再說。我去年分株的現在已經變成三盆了,陽台都快放不下囉~

你會在2020年走大運嗎?

超詳細免費2020年生肖運程大分析

免費訂閱即時發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