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找房子的時候,常常會看到「1幢2棟」這樣的標示,到底「1幢2棟意思」是什麼呢?其實這跟台灣建築的命名習慣有關,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個日常生活中很常見但容易搞混的小知識。
在台灣的社區或大型建案中,經常會用「幢」和「棟」來區分不同的建築物。簡單來說,「幢」通常是指整片建築群中獨立的一棟大樓,而「棟」則是用來細分同一幢建築裡的不同區塊。比如說「1幢2棟」就是指第1幢建築物的第2個區塊,這種分法在大型社區特別常見,因為同一個基地可能有好幾幢建築,每幢又分成好幾棟。
用詞 | 使用情境 | 實際例子 |
---|---|---|
幢 | 指獨立的一整棟建築 | 社區有3幢大樓 |
棟 | 指建築內的分區 | A幢有5棟住宅單位 |
以前我也常搞混這兩個字,後來發現有個簡單的記憶方法:「幢」看起來就像一棟房子頂著個大帽子(幢字的「巾」部像屋頂),而「棟」則讓人想到建築的骨架(木字旁)。不過要提醒的是,不同建商可能有不同的使用習慣,有些會把「棟」當作獨棟建築來用,所以實際情況還是要看建案的規劃。
在實際看房時,這種編號方式影響蠻大的。像我有次去找朋友,他住在「5幢3棟」,結果我跑到第5棟去了,繞了好久才發現原來是要先找到第5幢建築,再找裡面的第3個區塊。所以現在看房都會特別注意這個細節,免得跑錯地方浪費時間。
說到這個,前陣子去參觀一個新建案,他們的編號方式更有趣,是用「座」來代替「幢」,變成「1座2棟」。現場的代銷小姐解釋說這是為了讓住戶更好分辨,因為「座」聽起來比較明確。不過這種用法比較少見,大部分還是維持「幢」和「棟」的傳統用法。
1. 台灣人買房必知!1幢2棟到底差在哪?
最近在看房的朋友一定常聽到「1幢2棟」這種說法,但到底差在哪裡?其實這跟建築結構和產權劃分有很大關係,搞懂這些才不會買到不適合的房子。今天就來幫大家整理幾個重點,讓你看房時更有概念!
首先要知道的是,「幢」和「棟」在建築法規裡是有明確定義的。簡單來說,「幢」指的是從地基到屋頂完全獨立的建築物,而「棟」則是在同一個建築基地內,結構上可以分開的區塊。舉個例子,像那種一整排的透天厝,雖然外觀連在一起,但如果每戶都有獨立出入口和結構,就可以算是一幢幢的建築。
這邊幫大家整理一個對照表,看完就秒懂:
比較項目 | 幢 | 棟 |
---|---|---|
結構獨立性 | 完全獨立,有自己的地基和結構 | 結構上可分離,但可能共用部分結構 |
產權登記 | 通常單獨登記 | 可能和其他棟一起登記 |
常見類型 | 獨棟別墅、獨立透天 | 連棟透天、社區大樓的不同區塊 |
改建限制 | 自主性高,較少限制 | 可能受社區規約或其他棟影響 |
實際看房時要注意,有些建商會把「棟」當成「幢」來宣傳,尤其是預售屋最常出現這種話術。建議可以直接調閱建照圖說,看看上面怎麼標示。另外要特別留意的是,如果是「棟」的產品,未來要改建或裝修時,可能會需要其他住戶同意,這點在買房前一定要問清楚。
再來談談貸款和稅務的差異。銀行對「幢」的產品通常比較願意放貸,因為產權單純、價值明確。而「棟」因為可能涉及共有部分,銀行評估時會比較謹慎。地價稅和房屋稅的計算方式也有差,這些都會影響到長期持有的成本,建議買房前要找代書仔細試算。
2. 建案廣告寫『幢』和『棟』原來是這個意思
最近看房時發現建案廣告很愛用「幢」和「棟」,這兩個字到底差在哪?其實台灣建築業界習慣用「幢」來稱呼整片社區或大型建物群,而「棟」通常指單一建築物。舉例來說,一個有10座大樓的社區,廣告可能會寫「全社區共10幢」,但實際每幢裡面可能有3棟不同高度的建築。
用字 | 常見用法 | 實際案例 |
---|---|---|
幢 | 整體建築群 | 「本案規劃5幢電梯華廈」 |
棟 | 單一建築物 | 「A棟面公園、B棟近捷運」 |
有趣的是,這個用法其實跟中文傳統不太一樣。古時候「幢」是指旗幟或帳篷,後來才被建築業借來用。現在建商喜歡用「幢」聽起來比較氣派,感覺整個社區規模很大。不過要提醒大家,有些建案會刻意混用這兩個字,像是把一棟大樓裡的不同單元也稱作「幢」,這種時候就要特別注意實際規劃內容了。
另外在契約書上看到的用字也要留意,通常政府登記會用「棟」為主。我朋友就遇過廣告寫「豪墅3幢」,結果權狀上登記是「3棟」,其實是一樣的東西只是說法不同。建議看房時可以直接問銷售人員具體是指什麼,才不會被文字遊戲搞混。
3. 房仲最常被問:1幢跟2棟有什麼不同?原來差在這裡!
每次陪朋友看房子,總會聽到有人問「這社區是1幢還是2棟啊?」其實這問題連很多房仲新手都會被考倒呢!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兩個詞到底差在哪裡,下次看房時就不會霧煞煞啦。
先講最簡單的分辨方式:「幢」通常是指整棟獨立建築物,像是獨棟別墅或單一建築的大樓;而「棟」則常用在社區型建案,用來區分不同單元的建築。舉例來說,信義區那棟知名豪宅「陶朱隱園」就是1幢,因為它是獨立建築;但如果是大型社區像「遠雄九五」,裡面可能會有A棟、B棟這樣區分。
這邊幫大家整理成表格更清楚:
比較項目 | 幢 | 棟 |
---|---|---|
常見用途 | 獨立建築物 | 社區內建築單元 |
使用情境 | 獨棟別墅、單一建築 | 多棟式社區、集合住宅 |
舉例 | 陽明山獨棟別墅 | 重劃區新建案A棟/B棟 |
產權特性 | 通常為單一產權 | 可能分屬不同持有人 |
不過要提醒的是,實際用法還是要看建商怎麼規劃啦!有些建案明明只有一棟也會自稱「1幢」來顯得更高級,這就跟買飲料要說「大杯」還是「特大杯」一樣,都是行銷話術的一種。我朋友之前就遇過一個案子,明明是同棟大樓卻硬要分成「前幢」和「後幢」,搞得大家很混亂。所以看房時記得要問清楚建築執照上的登記方式,這才是最準確的依據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