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14 7 月, 2025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萱 漢字」這個充滿詩意的字,它不僅是一個美麗的漢字,更承載著深厚的文化意涵。在台灣,我們常常能在詩詞、書法或是命名中見到這個字,它給人一種溫暖又優雅的感覺。

說到「萱」字,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它的讀音和意思。其實「萱」讀作「ㄒㄩㄢ」,是一種植物的名稱,在古代被稱為「忘憂草」。這種植物不僅外觀優美,還被賦予了特殊的文化意義。下面用一個簡單的表格來介紹「萱」字的相關資訊:

項目 內容
讀音 ㄒㄩㄢ
部首 艸(草字頭)
筆畫數 12畫
常見詞語 萱草、萱堂(指母親的居室)、椿萱(父母代稱)
文化意涵 象徵母愛、忘憂、孝道

在台灣的傳統文化中,「萱」字經常被用來表達對母親的思念與感恩。比如「椿萱並茂」這個成語,就是用來祝福父母健康長壽的。而「萱堂」這個詞,更是直接指代母親的居所,充滿溫馨的意味。現代人取名時也喜歡用「萱」字,像是「芷萱」、「雨萱」這些名字都給人清新脫俗的感覺。

除了文化意義,「萱」字在藝術創作中也很有魅力。很多書法愛好者喜歡寫這個字,因為它的結構優美,筆畫流暢。在Hobby Lobby這類手工藝品店裡,你也可以找到以「萱」字為靈感的裝飾品或DIY材料,像是刺繡圖案、木雕字畫等等。這些作品不僅能增添居家美感,還能讓人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韻味。

說到這裡,不得不提「萱草」這種植物本身。它的花朵呈橘黃色,形狀優雅,在園藝界很受歡迎。有些人會在家裡種植萱草,不僅因為它好看,更因為它所代表的「忘憂」寓意。在繁忙的現代生活中,能有這樣一株代表寧靜與美好的植物相伴,確實是件很幸福的事。

萱 漢字

萱字怎麼寫?教你一筆一畫正確書寫

最近好多朋友在問「萱」這個字要怎麼寫才漂亮,其實這個字筆畫雖然有點多,但只要掌握幾個重點就能寫得很工整。萱字總共有12畫,屬於上下結構的字,上面是「艹」部,下面是「宣」字。寫的時候記得先寫草字頭,再寫下面的部分,這樣結構才會穩。

先來看看萱字的筆順分解表:

筆畫順序 書寫要點 常見錯誤
1-2畫 先寫草字頭的兩撇,從左到右,短撇略斜 兩撇長度差距太大
3畫 左邊豎撇,稍微帶點弧度 寫得太直像棍子
4畫 橫折,轉折處要圓潤 轉角太尖銳
5畫 短橫,與上筆平行 歪斜或過長
6畫 豎勾,注意勾的方向 忘記出勾或勾太大
7-12畫 下面「宣」字的六筆,注意寶蓋頭要包住下面 寶蓋頭寫太小包不住

寫這個字的時候要特別注意,草字頭要寫得小巧一點,大約佔整個字高度的1/3就好。下面的「宣」字要寫得穩重,尤其是最後一筆的豎勾要乾脆俐落。很多小朋友會把寶蓋頭寫得太大,結果下面的「旦」字就被擠得歪七扭八,看起來就不太協調。

建議剛開始練習的時候可以用米字格紙,把每個部件的位置先標出來。比如草字頭要對齊上半格的中間,下面的「宣」字要居中對齊。寫慢一點沒關係,重點是要把每個筆畫的長短和角度都抓準。多寫幾次就會發現,其實這個字的結構很有規律,掌握訣竅後就能越寫越漂亮啦!

為什麼台灣人喜歡用『萱』字取名?

每次翻開新生兒名冊,總會發現好幾個「萱」字輩的小朋友,為什麼台灣人喜歡用『萱』字取名?其實這個現象背後藏著不少有趣的文化意涵跟時代背景。「萱」這個字在台灣父母心中特別討喜,不只因為讀音好聽,更因為它承載了許多美好的寓意。

首先從字義來看,「萱」指的是萱草,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金針花。在傳統文化裡,萱草被視為「忘憂草」,古人認為它可以讓人忘卻煩惱。對父母來說,幫孩子取這個名字,就是希望寶貝能像萱草一樣無憂無慮地長大。而且「萱」字本身帶有花草的意象,給人溫柔婉約的感覺,特別適合女孩子的名字。

再來看看發音的部分,「萱」的台語發音是「suan」,國語念「xuān」,都屬於柔和的音調,不會太尖銳也不會太沉悶。台灣人取名很重視「音韻美」,這個字剛好符合大家喜歡的溫柔路線。搭配其他字也都很順口,像是「雨萱」、「芷萱」、「怡萱」都是熱門組合。

下面整理幾個台灣常見的「萱」字名字組合,可以發現父母們真的很會搭配:

名字組合 出現頻率 寓意解析
芷萱 ★★★★★ 芷是香草,搭配萱草更有清新脫俗感
雨萱 ★★★★☆ 雨水滋潤萱草,象徵被愛呵護成長
怡萱 ★★★★ 怡然自得的萱草,希望孩子快樂
心萱 ★★★☆ 把萱草放在心裡,代表珍視之意

除了字義優美,流行文化也影響了「萱」字的普及。這20年來不少偶像劇女主角都叫「X萱」,無形中加深大家對這個字的好感。再加上演藝圈有好幾位叫「萱」的女明星,像是早期的演員李萱,或是歌手蕭亞軒的本名蕭雅之(小名雅萱),都讓這個字更有明星光環。

有趣的是,「萱」字在姓名學裡也算是不錯的選擇。雖然每個老師說法不同,但普遍認為這個字對女生的人際關係和氣質養成有加分效果。筆畫數適中(12畫),寫起來不會太複雜,在各種命理系統中都沒有明顯的忌諱,算是安全牌中的優質選擇。

萱 漢字

今天我們來聊聊「萱草的由來:這個漢字背後的故事」。萱草這個名字聽起來很詩意,其實它跟我們日常生活關係可密切了,就是台灣人常說的金針花啦!這種花不僅好看,背後的文化意涵更是有意思,讓我們一起來挖寶吧。

說到萱草,最早可以追溯到《詩經》裡記載的「焉得諼草,言樹之背」,這裡的「諼草」就是萱草的古稱。古人認為這種花可以讓人忘憂,所以又叫忘憂草。有趣的是,在台灣我們更習慣叫它金針花,因為它的花蕾曬乾後就像一根根金色的小針,拿來煮湯特別鮮甜。這種植物在台灣東部的赤柯山、六十石山一帶開得特別燦爛,每年夏天都會吸引大批遊客去賞花呢!

萱草在漢字文化裡可是很有地位的,我們來看看它的一些有趣小知識:

項目 內容
別名 忘憂草、金針花、黃花菜
花期 6-8月(台灣東部最盛)
食用部位 花蕾(需經加工處理)
文化意涵 象徵忘憂、母親花(古時遊子遠行會種萱草讓母親觀花忘憂)

這種花跟台灣的淵源可深了,日治時期就開始大量種植,現在更是台灣重要的農特產之一。大家去餐廳常喝的金針排骨湯,用的就是我們台灣本土種的萱草花蕾。不過要提醒一下,新鮮的萱草含有秋水仙鹼,一定要經過曬乾或高溫處理才能吃,不然可能會中毒喔!下次看到金針花開的時候,不妨仔細觀察它的樣子,六片花瓣展開的模樣真的很療癒呢。

你會在2020年走大運嗎?

超詳細免費2020年生肖運程大分析

免費訂閱即時發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