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台灣掀起一股「五行瑜伽」熱潮,不少瑜伽教室都開設了相關課程,連我那個從來不運動的閨蜜都開始天天打卡練習。這種結合中醫五行理論的瑜伽練習,跟傳統瑜伽不太一樣,特別適合我們這種整天坐辦公室、氣血循環差的上班族。五行瑜伽最特別的地方在於它會針對金、木、水、火、土五種能量,設計不同的體位法和呼吸法,幫助疏通對應的經絡。
說到五行瑜伽的動作設計,真的超有意思!比如屬「木」的肝經對應春天生發的能量,就會多做開髖、伸展側腰的動作;而屬「金」的肺經則會搭配擴胸、後彎來強化呼吸系統。我自己最愛做的是「土」系列的脾胃經動作,那些扭轉和腹部按摩做完,整個消化系統都舒服多了,連便祕問題都改善不少。
五行屬性 | 對應經絡 | 推薦體式 | 最佳練習時段 |
---|---|---|---|
木 | 肝膽經 | 三角式、側角伸展式 | 清晨5-7點 |
火 | 心小腸經 | 後彎、倒立 | 中午11-13點 |
土 | 脾胃經 | 坐姿扭轉、船式 | 上午7-9點 |
金 | 肺大腸經 | 貓牛式、橋式 | 凌晨3-5點 |
水 | 腎膀胱經 | 前彎、蝴蝶式 | 傍晚17-19點 |
練習五行瑜伽這半年來,最明顯的感受是身體變得特別敏感。有時候做著做著,突然發現某個部位特別緊繃或痠痛,原來那就是對應經絡堵塞的地方。像上個月連續加班後,做屬「火」的心經動作時,明顯感覺胸口悶悶的,跟著老師的引導深呼吸幾次,那種緊繃感就慢慢化開了。現在我都會根據當天身體狀況,選擇相對應的五行序列來練習。
台灣潮濕悶熱的天氣特別容易讓人氣滯血瘀,五行瑜伽裡那些針對經絡的按壓和伸展真的幫了大忙。記得剛開始練的時候,光是簡單的「金」系列呼吸法就讓我咳嗽老半天,老師說這是肺經在排毒的正常反應。現在做完整套「水」系列的陰瑜伽動作後,常常會覺得後腰微微發熱,晚上睡眠品質也變好了,不再像以前那樣翻來覆去睡不著。
最近聽到好多朋友在討論五行瑜伽,到底五行瑜伽是什麼?3分鐘帶你搞懂基本概念。其實這是把中國傳統五行理論和瑜伽結合的養生方式,用五種對應元素(金、木、水、火、土)的體位法來調節身體能量,台灣現在超多瑜伽教室都有開這種課,特別適合想同時顧身心靈的人。
五行瑜伽最特別的是每個動作都對應不同臟器跟情緒,像金屬性的動作能強化肺部、木屬性幫助肝臟排毒。我自己上過幾次課,老師會搭配呼吸法和冥想,做完真的感覺整個人從裡到外都被梳理了一遍,尤其長期坐辦公室的上班族,練完肩頸整個鬆開超舒服!
這裡整理個簡單對照表給大家參考:
五行屬性 | 對應器官 | 代表體位法 | 最佳練習時段 |
---|---|---|---|
金 | 肺、大腸 | 駱駝式、魚式 | 清晨 |
木 | 肝、膽 | 樹式、弓式 | 早上 |
水 | 腎、膀胱 | 嬰兒式、坐姿前彎 | 傍晚 |
火 | 心、小腸 | 太陽禮拜、戰士式 | 中午 |
土 | 脾、胃 | 山式、蝴蝶式 | 飯後1小時 |
要注意的是五行瑜伽不追求高難度動作,重點是配合呼吸找到身體跟元素的平衡。很多台灣老師會加入在地化調整,比如用台灣常見的植物意象來引導冥想,讓練習更貼近我們的生活經驗。初學者建議從土的穩定性動作開始,慢慢再加入其他元素,才不會一下子負荷太大。
坊間有些課程會把五行概念延伸到手印、唱誦或精油使用,這些都是加分項但不是必要。其實只要掌握基本原則,在家鋪個瑜伽墊就能練習,最近梅雨季在房間做水屬性的動作特別有感覺,搭配雨聲根本天然白噪音!
最近走在台北街頭,發現好多瑜伽教室都掛上了「五行瑜伽」的招牌,連社群媒體也常看到朋友打卡分享。為什麼台灣越來越多人開始練五行瑜伽?其實這股風潮跟現代人追求身心平衡的需求超級契合。五行瑜伽結合了傳統中醫五行理論和瑜伽體位法,不僅能伸展筋骨,還能調理五臟六腑,特別適合整天坐在辦公室的上班族,或是被3C產品綁架的現代人。
五行瑜伽最吸引人的地方在於它的「個人化」特性,老師會根據學員的體質狀況調整練習重點。比如說火氣大的時候多練屬水的動作,精神不濟時加強屬火的體式,這種「對症下藥」的感覺讓很多台灣人覺得很受用。以下整理幾個常見的五行對應練習重點:
五行屬性 | 對應臟腑 | 推薦體式 | 最佳練習時段 |
---|---|---|---|
木 | 肝膽 | 樹式、側彎系列 | 清晨 |
火 | 心小腸 | 後彎、開胸動作 | 中午前後 |
土 | 脾胃 | 扭轉、核心訓練 | 飯後1小時 |
金 | 肺大腸 | 呼吸法、擴胸動作 | 傍晚 |
水 | 腎膀胱 | 前彎、髖部打開 | 睡前 |
不少練習者分享,五行瑜伽不像傳統瑜伽那麼強調高難度動作,反而更注重呼吸與經絡的流動感。台北某瑜伽教室的學員阿明就說:「以前練瑜伽總覺得要凹來凹去很吃力,現在跟著五行節奏走,反而更容易進入狀況,連長期失眠都改善了。」這種溫和卻有效的特性,特別受到30-50歲族群歡迎,他們通常工作壓力大,又不想做太激烈的運動。
另一個關鍵是五行瑜伽很「接地氣」,很多老師會用台灣人熟悉的養生觀念來解說。比如「肝火旺」要練什麼動作、「脾胃虛寒」該注意哪些細節,這種說法讓大家特別有共鳴。台中一位瑜伽老師甚至開發了「五行蔬果瑜伽」,結合當季台灣食材建議,課後還會分享養生茶飲配方,這種貼近日常生活的設計讓學員黏著度超高。
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五行瑜伽適合什麼樣的人練習?新手也能上手嗎?」其實五行瑜伽是一種結合中醫五行理論的溫和瑜伽,特別適合想調理身心、又怕太激烈運動的台灣朋友。它的動作不會太難,節奏也比較緩和,就算是完全沒接觸過瑜伽的上班族或銀髮族都能輕鬆入門。
五行瑜伽最棒的地方在於它能針對不同體質設計動作。比如說容易緊張的上班族可以多練屬「木」的伸展動作,而經常手腳冰冷的女生則適合屬「火」的活絡動作。下面這個表格簡單整理了五行對應的練習重點:
五行屬性 | 適合族群 | 主要功效 | 代表動作 |
---|---|---|---|
木 | 壓力大的上班族 | 舒緩肩頸、改善焦慮 | 樹式、貓牛式 |
火 | 循環不佳的女生 | 促進血液循環、溫暖手腳 | 橋式、太陽致敬式 |
土 | 消化系統弱的人 | 強化脾胃、幫助消化 | 坐姿扭轉、嬰兒式 |
金 | 容易感冒的過敏兒 | 強化肺部、提升免疫力 | 魚式、擴胸動作 |
水 | 睡眠品質差的人 | 安定神經、改善失眠 | 躺姿蝴蝶式、大休息式 |
很多瑜伽教室現在都有開設五行瑜伽的體驗課程,建議新手可以先從每週1-2次開始練習。記得剛開始不要太勉強自己,動作做到有感覺就好,重點是配合呼吸慢慢來。像我們辦公室的小美就是完全沒基礎,上了三堂課後現在都能自己在家練習基礎動作了呢!
如果是筋骨比較硬的初學者也不用擔心,老師通常會準備瑜伽磚、伸展帶這些輔具。像我阿嬤70幾歲了,跟著社區課程練了半年五行瑜伽,現在彎腰摸腳趾都沒問題,還說比去國術館推拿還有用。重點是要找到適合自己的節奏,不要跟別人比較,畢竟每個人的身體狀況都不一樣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