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台灣文青圈掀起一股「丞幾畫」風潮,這種結合書法與現代插畫的創作方式,讓傳統藝術變得超接地氣。走在台北赤峰街或台中審計新村,常常能看到年輕人拿著毛筆在咖啡廳角落專注地「丞幾畫」,把日常小確幸變成超有fu的藝術品。
說到「丞幾畫」的起源,其實是從日本傳來的「禪繞畫」改良版。台灣創作者加入毛筆筆觸和中文元素後,意外爆紅成為IG打卡新寵。這種畫法最特別的是不用打草稿,隨手幾筆就能勾勒出獨特韻味,完全符合現代人追求隨性又要有質感的生活態度。
丞幾畫工具清單 | 價格區間 | 哪裡買 |
---|---|---|
狼毫小楷毛筆 | NT$150-300 | 文具行/書局 |
水彩宣紙本 | NT$200-500 | 美術社 |
墨條+硯台 | NT$350-800 | 傳統書畫店 |
隨身墨水匣 | NT$100-250 | 連鎖文具店 |
很多台灣咖啡廳現在都開設「丞幾畫」工作坊,像是台北的「小日子商號」就固定每周三晚上有教學。參加過的網友都說,原本以為很難,結果老師會從最基礎的「一筆畫」教起,連手殘黨都能在半小時內畫出能po上IG的作品。這種低門檻高成就感的藝術形式,特別適合壓力大的上班族當作療癒興趣。
台中最近還出現「丞幾畫」結合珍珠奶茶的創意課程,學員先用毛筆畫出奶茶杯輪廓,再用吸管沾墨汁點出珍珠效果,成品超適合當手機桌布。這種把台灣元素融入傳統筆墨的玩法,讓更多年輕人願意接觸書畫藝術。甚至有手作市集攤主把「丞幾畫」運用在春聯、紅包袋上,過年期間賣到缺貨。
最近在台灣的書法圈跟姓名學討論區,常常看到「丞幾畫到底是什麼?台灣人最常問的5個問題」這個話題被熱烈討論。其實「丞」這個字在台灣真的很常被拿來當例子,因為它筆畫數的計算方式常常讓人搞不清楚,特別是幫小孩取名字或學書法的時候,總會遇到這個困擾。
首先最常被問到的就是「丞」字到底算幾畫?根據教育部標準楷書的寫法,「丞」總共是6畫。但很多人會誤以為是7畫,因為把最後的「㇏」捺筆拆成兩筆來寫。其實正確的筆順應該是:橫、豎、橫折、橫、豎鉤、捺,這樣加起來剛好6畫。這個差異在姓名學計算筆畫時特別重要,因為筆畫數會影響名字的吉凶判斷。
第二個常見問題是「丞」字的部首是什麼?這個字的部首是「一」,屬於「一部」,但很多人會誤以為是「亅」部或「丨」部。其實查字典時要找「一部」才能快速找到這個字。另外在電腦輸入時,用注音打「ㄔㄥˊ」就能找到,但手寫輸入時要注意筆順才容易辨識成功。
以下是台灣人最常問的5個問題整理:
問題排序 | 常見問題 | 簡要解答 |
---|---|---|
1 | 丞字總筆畫數是多少? | 標準楷書6畫 |
2 | 丞字的部首是什麼? | 屬於「一部」 |
3 | 為什麼有人算7畫? | 把捺筆誤拆為兩畫 |
4 | 姓名學怎麼計算筆畫? | 以標準楷書為準 |
5 | 電腦怎麼輸入這個字? | 注音ㄔㄥˊ或正確筆順手寫 |
還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台灣人在寫「丞」字時,常常會把最後一筆的捺寫得太長,變成像是「水」字的右邊部件。其實標準寫法這個捺筆要稍微短一些,不能超過上面橫畫的長度。這個細節在書法比賽或是正式文書寫作時特別需要注意,因為評審老師真的會仔細檢查這些筆畫的規範。
另外在姓名學應用上,「丞」字因為有輔佐、幫助的意思,是很多父母喜歡用在名字中的字。但要注意的是,這個字的五行屬性是「金」,如果孩子的八字缺金就很適合,但如果八字忌金的話就要避免使用。這些細節都是台灣家長在取名時會特別請教老師的重點,也讓「丞」字的筆畫和意義討論度一直很高。
最近FB、IG都被「丞幾畫」洗版,為什麼大家都在搜『丞幾畫』?2025最新趨勢解析?原來是新一代年輕人瘋迷的「隨機藝術創作」啦!這種玩法超簡單,只要隨手畫幾筆線條或形狀,AI就會自動幫你生成完整畫作,完全不用繪畫基礎也能當藝術家,難怪從學生到上班族都搶著玩。
現在最紅的幾款丞幾畫APP功能比一比:
APP名稱 | 特色功能 | 熱門程度 | 適合族群 |
---|---|---|---|
DoodleMagic | 3秒生成動態GIF | ★★★★★ | 社群小編 |
ArtChaos | 支援AR虛擬畫廊展示 | ★★★★☆ | 文青族群 |
SketchAI | 可輸出高清印刷品質 | ★★★☆☆ | 設計師 |
其實這種趨勢去年在韓國就已經爆紅,今年透過TikTok挑戰賽傳到台灣後徹底發酵。很多網紅會先用手繪畫出抽象線條,再讓粉絲猜AI生成後的樣子,互動率超高。像最近很紅的「#丞幾畫挑戰」,隨便一個影片都有破萬讚,還有人靠這個接到商業合作案呢!
不過要提醒大家,雖然AI幫你完成大部分工作,但原始的手繪線條才是靈魂所在。建議可以多練習不同筆觸,比如用蠟筆質感畫粗線條,或是簽字筆畫細緻紋路,生成出來的效果會差很多。台北最近還有咖啡廳舉辦實體丞幾畫工作坊,現場提供特製感壓畫筆,玩過的都說比單純滑手機更有fu。
最近好多朋友在問「丞幾畫怎麼寫才正確?一筆一畫教你寫」,其實這個字雖然看起來簡單,但筆順還是有不少細節要注意的。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正確的寫法,讓你不會再寫錯啦!
首先要注意「丞」字的結構,它是由「氶」和「⺼」兩個部分組成。寫的時候要先寫左邊的「氶」,再寫右邊的「⺼」。很多人會先寫右邊,這樣整個字的比例就會跑掉,看起來就不太對勁了。
下面這個表格幫大家整理出每個筆畫的順序和方向,照著寫保證不會錯:
筆畫順序 | 筆畫說明 | 注意事項 |
---|---|---|
1 | 先寫左邊的「氶」,從上往下的撇 | 力道要輕,角度約45度 |
2 | 接著寫橫折 | 折角要明顯,不要太圓滑 |
3 | 再寫豎鉤 | 鉤要短而有力 |
4 | 最後寫右邊的「⺼」,先橫後豎 | 橫要平,豎要直 |
寫的時候記得要保持手腕放鬆,不要太用力。每個筆畫之間的連接要自然,特別是「氶」和「⺼」之間的間距要適中,太開或太近都會影響字的美觀。建議可以先用鉛筆練習幾次,熟悉筆順後再用鋼筆或原子筆寫。
另外要提醒的是,台灣小學教的標準字體和香港有些微差異。台灣的寫法會比較注重筆畫的起承轉合,特別是「丞」字最後一筆的豎要寫得挺直有力,這樣整個字才會站得穩。平時練習時可以多觀察教科書或字典上的印刷體,慢慢就能掌握要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