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16 4 月, 2024

水龍獸:二疊紀的頑強生存者

這是一種體型笨重、中等大小的草食性動物,生存於二疊紀晚期到三疊紀早期,約2.5億年前。化石分佈於南極洲、印度、南非等地。水龍獸的學名為 Lystrosaurus,意為「鏟子蜥蜴」。

概述

水龍獸是已知三疊紀早期的最常見陸地脊椎動物,其化石遍及全球各地。牠們在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中存活下來,可能是因為其祖先體型嬌小、動作靈活且居住在地下,比其他大型動物更能適應環境巨變。

水龍 Play

主要特徵

  • 體型: 小型種類接近現代的豬,大型種類甚至有 6 米長。
  • 食性: 草食性,嘴裡只有兩顆長牙,用於切碎植物。
  • 步態: 採取往兩側半延展的步態,前肢比後肢粗壯,擅長挖掘。
  • 分佈: 化石分佈於南非、印度、中國等地。

化石發現

水龍獸的第一個化石由傳教士兼業餘化石挖掘者 Elias Root Beadle 發現,並由古動物學家 Edward Drinker Cope 於 1870 年命名。在 1969 年到 1970 年,埃德温·科爾伯特團隊在南極洲發現了水龍獸化石,有助於證實大陸漂移學説。

水龍

大陸漂移的證據

水龍獸的廣泛分佈被視為大陸漂移學説的證據之一。由於其化石在南非、印度、中國等不同地區發現,而這些地區在二疊紀晚期時處於不同的位置,因此推測這些地區曾經連接在一起,隨著時間推移才逐漸分開。

滅絕事件的倖存者

水龍獸是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中少數存活下來的物種之一。其可能的生存原因包括體型嬌小、動作靈活以及居住在地下。

分類

水龍獸屬於獸孔目二齒獸下目,曾被歸類為多個種類,但目前僅有 4 到 6 個已承認種。

研究意義

水龍獸是研究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和早期三疊紀動物演化的重要化石材料。其化石記錄和生物學特徵提供了 valuable insights into the resilience and adaptability of life in the face of mass extinction events.

特徵 描述
學名 Lystrosaurus
生存年代 二疊紀晚期-三疊紀早期
體型 小型種類接近現代的豬,大型種類有 6 米長
食性 草食性
分佈 南極洲、印度、南非等地
大陸漂移證據 化石分佈於不同地區
滅絕事件倖存 可能是因為其祖先體型嬌小、動作靈活且居住在地下
分類 獸孔目二齒獸下目
研究意義 研究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和早期三疊紀動物演化的重要化石材料

水龍:神話與傳説的守護者

水龍,一種存在於神話與傳説中的神奇生物,在全球各地的文化中均有其身影。它們被認為是水域的守護者,擁有強大的力量和神秘的魅力。

水龍的形象

水龍的形象在不同文化中有所差異,但通常都具有以下特徵:

延伸閲讀…

生物多樣性- 濕地動植物- 水生植物- 水龍

水龍獸屬 – 維基百科

特徵 描述
身軀 巨大、蛇形
頭部 龍頭,通常帶有角或冠
四肢 有些水龍擁有四肢,有些則沒有
鱗片 覆蓋全身的鱗片,提供保護
顏色 多樣,常見的有綠色、藍色、金色等

水龍

你會在2020年走大運嗎?

超詳細免費2020年生肖運程大分析

免費訂閱即時發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