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與梁山伯的纏綿愛情故事】
緣起與悲劇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山伯與英台的愛情始於三人窗下的青梅竹馬,止於命運的捉弄和父母的阻隔。
錯認性別的結拜


英台女扮男裝求學途中偶遇山伯,二人相處融洽,結為異姓兄弟。山伯不知英台身世,對其懷揣無限愛慕。
暗通心意的思念
臨別之際,英台將玉扇墜贈予山伯,並請師母牽線。然而,在得知英台是女兒身後,山伯竟遲遲未赴約。英台日夜翹首,卻換來失望與心碎。
迫於現實的婚約
迫於家庭壓力,英台被許配他人。她苦苦哀求父母,卻終究無力迴天。心灰意冷之下,英台選擇赴死,化身悲泣的冤禽。
山伯錯失的緣分
當山伯終於登門尋英台時,才得知她已許配他人。錯失緣分的他痛徹心扉,終生不娶。
永恆的相思與懷念
英台之死讓山伯痛不欲生。他將自己的墓穴改為蓮花狀,以永恆的相思懷念自己的摯愛。兩人的愛情故事千古傳唱,感人肺腑。
人物信息表
角色 | 性別 | 經歷 |
---|---|---|
祝英台 | 女 | 女扮男裝求學,被迫婚配,化身冤禽 |
梁山伯 | 男 | 錯認英台性別,求親未果,終生不娶 |
馬家人 | 男 | 英台的未婚夫,因家世富貴而獲英台父母青睞 |
樓台會之良朋:歷代文人雅士的聚會盛宴
在歷朝歷代的文人墨客之間,”樓台會之良朋”一詞頻頻出現,描繪出一幅幅詩情畫意的聚會景象。這些聚會往往聚集了一羣志同道合的文士,他們吟詠詩詞、揮毫潑墨,留下了一篇篇傳世佳作。
樓台會的起源與發展
“樓台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漢代的”白馬會”。當時,一羣文人雅士聚集在洛陽的白馬寺,討論學術,吟誦詩賦。隨著時間的推移,”白馬會”演變成了”樓台會”,並逐漸成為了文人之間的常態聚會形式。
隋唐時期,樓台會尤為盛行。著名的”蘭亭雅集”就是一次典型的樓台會。當時,王羲之與41位名士聚會於紹興蘭亭,飲酒賦詩,留下了傳世名篇《蘭亭集序》。
宋元時期,樓台會繼續發展,出現了”花間派”、”西昆派”等文學流派。這些流派通過樓台會的形式,切磋技藝,推廣自己的文學主張。
明清時期,樓台會仍然是一種重要的社交活動。當時的文人雅士經常在特定的地方聚會,如北京的”蓮花池”、南京的”秦淮河”等。
樓台會的構成與特點
樓台會的參加者一般為文人雅士,包括詩人、詞人、書法家、畫家等。他們聚會於特定的樓台或園林,飲酒賦詩,談論時事,交流思想。
樓台會的特點有:
- 自由性:樓台會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可以隨時隨地舉行。
- 雅緻性:樓台會的環境通常優美雅緻,如亭台樓閣、花前月下,營造出詩情畫意的氛圍。
- 志趣相投:參加樓台會的文人雅士往往志趣相投,他們可以暢所欲言,交流彼此的文學見解。
- 創作性:樓台會是一個激發文人創作靈感的場所,許多傳世佳作就是在樓台會上誕生。
樓台會與文學創作
樓台會對文學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文人雅士在樓台會上的交流與切磋,促進了文學思想的碰撞與融匯。許多樓台會上創作的詩詞作品,成為後世文學寶庫中的珍貴遺產。
例如,李白《將進酒》一詩,就是他在一次樓台會上所作。在這首詩中,李白豪情萬丈,借酒澆愁,表達了他對現實的不滿與對理想的追求。
蘇東坡《赤壁賦》一文,也是他參加樓台會時所作。在這篇文章中,蘇東坡借景抒情,寫出了人生的哲理與曠達之情。
延伸閲讀…
《樓台會之良朋》林家聲李寶瑩附曲詞
樓台會之良朋:林家聲.李寶瑩(字幕工尺譜版)
樓台會不但是文人雅士交流與創作的場所,更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道獨特風景,留下了無數不朽的文學篇章。
歷代樓台會大事記
朝代 | 樓台會名稱 | 舉辦地點 | 參加者 | 代表作品 |
---|---|---|---|---|
漢代 | 白馬會 | 洛陽白馬寺 | 曹植、王粲等 | 無 |
隋代 | 蘭亭雅集 | 紹興蘭亭 | 王羲之、謝安等 | 《蘭亭集序》 |
唐代 | 玉山觀之會 | 武夷山玉山觀 | 孟浩然、李白等 | 《玉山觀詩二十首》 |
宋代 | 花間派 | 洛陽、開封等地 | 李煜、晏殊等 | 《花間集》 |
元代 | 西昆派 | 北京、大都等地 | 楊維楨、張羽等 | 《西昆集》 |
明代 | 蓮花池 | 北京蓮花池 | 李東陽、徐禎卿等 | 《蓮花池酬唱集》 |
清代 | 秦淮河 | 南京秦淮河 | 冒闢疆、李香君等 | 《秦淮八艷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