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元,素有”川北門户”之稱,乃四川北隅之重鎮,山環水繞,風姿綽約。
歷史演變
2008年,汶川地震重創青川,留下刻骨銘心的傷痛。
2007年,市中區易名利州區,承繼悠久的歷史。
1989年,元壩區分設朝天、元壩兩區,擴大了城市版圖。
1985年,廣元縣升格為地級廣元市,開啟新篇章。
1968年,綿陽專區更名綿陽地區,廣元縣置身其中。
1959年,昭化縣併入廣元縣,版圖有所縮減。
1935年,蘇維埃政府於廣元等地建政,掀起革命浪潮。
1913年,廣元縣歸屬川北道,後更名嘉陵道。


地理概況
廣元位於秦巴蜀三省交界,扼守米倉山與大巴山,嘉陵江流經境內。全市面積逾16,000平方公里,人口約230萬。
人口構成
2020年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廣元常住人口230餘萬,較前十年下滑逾17萬。其中,男性略多,佔比略超過50%。0至14歲人口佔比15%左右,60歲及以上人口佔比約25%。城鎮人口佔比近半。
行政區劃
廣元市轄有1市轄區、3縣,其中市轄區為利州區,原名為市中區。3縣分別為青川縣、旺蒼縣、劍閣縣。
文化特色
廣元文化底藴深厚,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有豐富的歷史遺跡和自然景觀。廣元人性格勤奮樸實,民風淳樸好客。
| 人口 | 性別 | 年齡 | 户籍 | 居住地 |
|---|---|---|---|---|
| 2,305,657 | 男: 50.02% | 0-14歲: 15.37% | 城鎮: 47.04% |
| | 54,922 |
| | 女: 49.98% | 15-59歲: 60.13% | 鄉村: 52.96% |
| | 60歲以上: 24.5% |
四川廣元: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
四川廣元,位於四川省東北部,嘉陵江上游,素有「蜀道第一城」之稱。自古以來,廣元是四川通往陝西、甘肅的重要門户,也是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
歷史沿革
廣元歷史悠久,早在春秋戰國時期,這裡就有人類活動。秦漢時期,廣元成為巴郡治所,是巴蜀地區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魏晉南北朝時期,廣元先後為蜀漢、曹魏、西魏、北周統治。隋唐時期,廣元成為廣元郡治所,是唐朝「蜀道三難」之一「劍門關」的所在地。
宋元時期,廣元是四川北部重要的軍事重鎮。明清時期,廣元是四川省的北部重鎮,也是茶馬古道的要衝。太平天國時期,廣元發生了著名的「廣元之戰」,是太平天國起義在四川的轉折點。
自然風光
四川廣元地處秦嶺山脈和盆地過渡地帶,境內山巒起伏,河流穿插,自然風光優美。主要山峯有閬中古城的大佛寺、皇澤寺、閬中古城,昭化古城的大佛寺、皇澤寺、閬中古城。主要河流有嘉陵江、白龍江、涪江。境內有眾多自然保護區和國家地質公園,如劍門關國家地質公園、皇澤寺國家森林公園、閬中古城國家遺址公園。
文化旅遊
四川廣元文化底藴深厚,擁有豐富的旅遊資源。主要景點有:
景點 | 簡介 |
---|---|
劍門關 | 「蜀道第一關」,素有「天下雄關」之稱 |
皇澤寺 | 唐代古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千佛崖 | 隋唐時期石窟,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閬中古城 |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中國詩城」之稱 |
昭化古城 |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川西第一古戰場」之稱 |
經濟發展
四川廣元經濟發展迅速,產業結構多元。主要產業有機械製造、電力、化工、建材、食品加工、旅遊業等。廣元是中國重要的汽車零部件生產基地,也是四川省重要的能源基地。
四川廣元是四川省東北部重要的歷史文化名城,擁有豐富的自然風光和文化旅遊資源。近年來,廣元經濟發展迅速,產業結構多元。隨著基礎設施建設的完善和旅遊業的發展,廣元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