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堯【 醜集中 】【 土部** ]
引言:
堯,上古傳説中的聖明君主,德行崇高,功績卓著,被後世尊為典範。
生平事蹟:
堯山
相傳堯曾在堯山封地,故名。


人名
《前漢·高帝紀》記載,漢高祖封趙堯為御史大夫。
《宋史》記載了三兄弟堯叟、堯諮、堯佐,皆有盛名。
姓氏
魏晉時期有堯暄,以武功聞名於世。
諡號
《諡法》記載,擁有卓越功德者,可諡為「堯」。
高遠之義
「堯」字從「垚」演變而來,加「兀」表示高聳之意。意指高大、遠遠的。
古唐帝
《尚書·堯典》記載了堯帝的治世功績。
語源考究
「嶢」有高聳貌的意思,堯與「嶢」音近,故有「至高」之解。
異體字
堯的異體字有「㚁」,表示累積高高的土堆。
堯(繁體)
堯(繁體),中國上古傳説中一位德才兼備的聖明君主,被尊為「五帝」之一。
生平概述
堯,姓伊祁,名放勳,生於唐侯部落。傳説他生而神聖,早慧仁厚,深受百姓愛戴。40歲受禪登基,開創了堯帝時代。
在位功績
- 制定曆法:堯任命羲仲(繁體)氏掌管天文,制定了「璇璣曆」,統一曆法。
- 治水平洪:堯派鯀、禹父子治水,疏浚河道,解決了洪水氾濫的災害。
- 選賢授能:舜、禹等賢能之士在堯帝統治下得到重用,為國家治理事業貢獻力量。
- 禪讓王位:堯帝年老後,以公正無私的精神,經過試驗,將王位禪讓給了賢明的舜帝。
德行典範
堯帝不僅以治國功績著稱,更因其崇高的品德而受後人敬仰。
堯帝的德行 | 具體表現 |
---|---|
仁愛 | 愛惜百姓,施惠於民 |
勤政 | 勤於政事,任勞任怨 |
謙和 | 虛懷若谷,聽取羣臣意見 |
公正 | 賞罰分明,不偏私 |
誠信 | 言出必行,深得臣民信賴 |
歷代評價
後世對堯帝的評價極高,歷代帝王都尊奉他為治國楷模。
- 孔子:「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
- 司馬遷:「堯帝者,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雲。」
- 唐太宗:「堯帝者,千載聖王,萬代楷模。」
相關史料
- 《史記·五帝本紀》
- 《禮記·堯典》
- 《尚書·堯典》
後世傳説
- 堯舜禹治水:堯帝派鯀、禹父子治水的故事,演變為治國安民的象徵。
- 堯帝點穴:傳説堯帝具有「點穴」的本領,能點化凡人成為仙者。
- 帝堯求賢:堯帝廣納賢才,任用賢良的故事,激勵後人學習古聖先賢的治國之道。
堯(繁體),作為一位傳奇的聖明君主,其品德和功績在中國歷史上熠熠生輝,成為後世君王治國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