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結的形成、消除及預防
1. 氣結簡介
氣結,又稱「筋結」,是一種身體氣血或肌肉筋膜不通暢、堵塞的節點。當身體長期緊繃或受到外傷、壓力影響時,就會形成氣結,造成痠痛、痠痛或腫脹等不適。


氣結特徵 | 原因 | 常見位置 |
---|---|---|
痠痛、腫脹 | 氣血不通、肌肉筋膜緊繃 | 肩頸、小腿脛骨、背部、頭皮等 |
2. 治療方法
氣結的消除方法包括針灸、推拿、刮痧、拔罐和艾灸薰療。其中,針灸是最推薦的,能有效鬆開肌肉、調節筋膜張力。推拿需要較大的力道,不建議自行操作,以免二度傷害肌肉。而刮痧是比較容易上手的方式,在家中即可進行。
3. 預防措施
預防氣結產生,可以透過伸展運動、按摩放鬆肌肉和熱敷來促進血液循環,使氣血回歸正常。避免長期肌肉緊繃、久坐不動、姿勢不良和壓力過大等誘因。
4. 頸肩痠痛的緩解動作
臨牀常見的頸肩痠痛,可分為頸部、肩上、背部和肩胛部四區塊,可依序進行「縮下巴、歪頭、低頭、轉肩膀」四招動作緩解疼痛。
5. 複雜化的氣結
某些情況下,氣結疼痛位置與實際病灶位置可能不同。這是由於神經傳導造成的大腦誤認。檢查時可透過特定肌肉的轉移痛模式,判斷真正的氣結所在位置,避免治療上的誤判。
氣節不順,百病滋生
氣節不順,是指人體氣機運轉失調的狀態,表現為氣鬱不舒,或氣滯氣結,或氣虛氣喘等。氣節不順不僅會影響情緒,還會誘發各種疾病。
- 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規律睡眠。
- 避免過度勞累,勞逸結合。
- 飲食均衡,避免偏食挑食。
- 適當運動,增強身體機能。
- 適時宣洩情緒,避免內鬱傷身。
- 定期進行中醫調理,預防氣節失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