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鎮:居宅鎮宅祈福之寶
在台灣,山海鎮是常見的鎮宅吉祥物,其上繪有八卦太極圖、日、月、三山五嶽、五湖四海等元素,象徵著化煞辟邪、招祥納福。


山海鎮之妙用
山海鎮用途廣泛,能化解多種煞氣,諸如天斬煞、反弓煞、尖角煞、凹風煞、巷衝、壁刀煞等。此外,其上書寫的「我家如山海,對我正生財」一語,亦表達了宅主祈求平安順遂、財源廣進的願望。
懸掛山海鎮之要領
懸掛山海鎮時,應避開直接安置在門户上,以免受門户開關影響。選擇背景為鏡子的山海鎮,可增強其化煞效果,但需注意避免反射到他家。安置前,建議請教專業人士開光,以發揮最大效力。
煞氣類型 | 山海鎮之化解方法 |
---|---|
天斬煞 | 安置在窗口或門前,正對著煞氣衝處 |
反弓煞 | 掛置在反弓處,正對著煞氣衝處 |
尖角煞 | 懸掛在尖角正對面,以化解煞氣 |
凹風煞 | 安裝在凹風煞處,以消弭煞氣 |
巷衝 | 掛置在巷衝處,以阻擋煞氣 |
壁刀煞 | 安放於壁刀煞切入處,以化解煞氣 |
明堂見高樓、高山 | 安置在面對高樓或山脈處,以化解煞氣 |
明堂見大樹 | 安掛在樹木衝門或陰氣過重處,以化解煞氣 |
小人探頭煞、電燈柱煞 | 懸掛在煞氣處,以抵禦煞氣 |
掛山海鎮:歷史悠久的邊境要塞
掛山海鎮,位於雲南省麻栗坡縣南部,中越邊境,是一個歷史悠久的邊境要塞。
歷史沿革
掛山海鎮始建於明朝萬曆年間,時稱「掛山壩」。清康熙年間改名「掛山海鎮」,並設鎮守通判。
明清時期:
| 年份 | 事件 |
|—|—|
| 萬曆年間 | 設立「掛山壩」 |
| 康熙年間 | 改名「掛山海鎮」 |
| 乾隆年間 | 設鎮守通判 |
民國時期:
| 年份 | 事件 |
|—|—|
| 1912年 | 掛山海鎮屬雲南省建水縣 |
| 1935年 | 改隸麻栗坡縣 |
地理位置與環境
掛山海鎮地處雲南省西南部,屬麻栗坡縣南部,與越南老街省接壤。鎮域面積約5.2平方公里,人口約1萬餘人。
掛山海鎮地勢險要,背靠青山,面臨河谷。鎮北有一座海拔700餘米的大青山,扼守中越邊境要衝。鎮內河谷地帶平坦開闊,是重要的農業生產區。
人口與民族
掛山海鎮是多民族聚居的邊境小鎮,主要居住著壯族、苗族、彝族、漢族等民族。其中,壯族人口最多,約佔總人口的50%。
經濟與文化
掛山海鎮的經濟以農業為主,糧食作物有水稻、玉米、甘蔗等。鎮內還有少量工業,主要以食品加工和建材加工為主。
掛山海鎮是一個文化底藴深厚的邊境小鎮,保留著眾多的傳統文化習俗。壯族的「跳銅鼓」和苗族的「耍花鼓」等傳統民間舞蹈在當地廣為流傳。
旅遊資源
掛山海鎮不僅是一個歷史悠久的邊境要塞,還是一個旅遊勝地。鎮內有清代古城牆、古炮台等歷史遺址,以及大青山風景區等自然景觀。
主要旅遊景點:
| 景點 | 簡介 |
|—|—|
| 清代古城牆 | 長約3公里,由土牆、石壁和城門組成 |
| 古炮台 | 保留有8門古炮,見證了邊境歷史 |
| 大青山風景區 | 海拔700餘米,可俯瞰中越邊境風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