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型抑鬱症:假面下的悲傷
從外表來看,陽光型抑鬱症患者與常人無異,甚至更加開朗積極。他們周身散發著陽光,給周圍的人帶來歡樂,然而,這只是他們精心偽裝的面具。
一旦遠離人羣,患者便褪去陽光的表象,心中的悲痛如潮水般襲來。他們無法宣洩情緒,因為他們認為表現出脆弱是軟弱的,會讓他人負擔沉重。在這樣的困擾下,患者的負面情緒不斷積累,形成巨大壓力,甚至危及生命。
陽光型抑鬱症患者往往具有討好型或完美主義人格。討好型人格渴望他人的認可,害怕表達負面情緒會招致厭惡。完美主義人格則對自己要求極高,無法接受任何瑕疵,用虛假的陽光將自己與外界隔絕。
這種虛假的陽光對患者的身心造成雙重傷害。一方面,它壓抑了患者的真實感受,使他們無法尋求幫助。另一方面,它塑造了一個虛幻的自我,讓患者在陶醉中逐漸自我毀滅。
善待陽光型抑鬱症患者

面對陽光型抑鬱症患者,旁人能做的就是善待他們。由於他們善於掩飾自己的感受,我們需要對他們的需求更加敏感,主動提供支持。
鼓勵他們與他人分享感受,重視自己的需求,並與父母或伴侶等親密關係中劃清界限。正念練習、户外活動或身體活動都有助於舒緩患者的情緒,讓他們逐漸找回自我。
生命珍貴,自殺無法解決問題。如果您或身邊的人有抑鬱症傾向,請尋求專業幫助。讓我們攜手消除陽光型抑鬱症患者的悲傷,讓他們在陽光下真正綻放。
憂鬱症患者自殺風險
陽光型抑鬱症患者的自殺風險相對較高。一方面,他們擁有精力和動力去執行自殺計畫。另一方面,他們往往隱藏自己的痛苦,使得旁人難以發現並提供及時幫助。因此,對陽光型抑鬱症患者的關心尤為重要。
陽光型抑鬱症特徵
相較於典型抑鬱症患者的精力低落,陽光型抑鬱症患者的精力水平通常不受影響,或者只在獨處時表現出低落。此外,他們可能會因為表現出抑鬱情緒而感到內疚,從而更加努力地保持陽光的表象。
醫學定義
醫學界中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尚未將陽光型抑鬱症列為正式診斷,但患者可能會被診斷為具有「非典型特徵」的重度抑鬱症。
陽光型抑鬱症形成原因
導致陽光型抑鬱症形成的原因可能是受虐待家庭或缺乏關注的童年經歷。患者可能會無意識地選擇偽裝自己的情緒,以避免懲罰或獲得認可。
與喜劇演員的關聯
研究發現,喜劇演員往往同時具有抑鬱質和外向特質。他們可能通過搞笑和取悦他人來逃避內心的抑鬱。
名人案例
荷里活著名笑匠羅賓·威廉斯 (Robin Williams) 和台灣歌手李玟都曾受到陽光型抑鬱症困擾。他們生前表現積極向上,卻在多年後離世,讓人們意識到陽光型抑鬱症的隱蔽性和嚴重性。
| 陽光型抑鬱症特徵 | 非典型特徵 | 自殺風險 |
|---|---|---|
| 偽裝陽光 | 表現出隱藏的情緒 | 高 |
| 害怕表現脆弱 | 認為需要取悦他人 | 能量水平不受影響 |
| 負面情緒積累 | 以陽光的表象自我毀滅 | 虛假的自我可能會加劇抑鬱 |
| 陽光憂鬱 | 特徵 |
|---|---|
| 在陽光曝曬後加劇 | 情緒低落、憂鬱、焦慮 |
| 在室內時間較長後改善 | 疲勞、嗜睡 |
| 與季節變化有關 | 食慾不振或體重增加 |
| 睡眠障礙 | 頭痛、肌肉痠痛 |
陽光憂鬱:夏季的隱藏憂鬱
陽光憂鬱是一種與季節變化相關的情緒障礙,在陽光曝曬後症狀會加劇。不同於典型的情緒障礙,陽光憂鬱通常在春季或夏季出現,並在秋季或冬季改善。
症狀
陽光憂鬱的症狀可能包括:
- 情緒低落、憂鬱
- 焦慮
- 疲勞、嗜睡
- 食慾不振或體重增加
- 睡眠障礙
- 頭痛、肌肉痠痛
成因
陽光憂鬱的確切成因尚未完全瞭解,但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
- 血清素濃度降低:陽光可刺激血清素的產生,血清素是一種與情緒調節有關的神經傳遞物質。在陽光曝曬後,血清素濃度可能會下降,導致情緒低落。
- 褪黑激素節律失調:褪黑激素是一種在夜間釋放的荷爾蒙,可幫助調節睡眠週期。陽光曝曬會抑制褪黑激素的產生,影響睡眠並導致情緒障礙。
- 太陽紫外線:陽光中的紫外線會產生自由基,損害細胞並可能引發炎症,進而影響情緒。
治療
陽光憂鬱的治療通常包括:
延伸閲讀…
李玟、羅賓威廉斯的呼喊,藏在微笑開朗背後的「陽光憂鬱症」
【陽光抑鬱症】看似快樂滿足常以笑容掩飾
- 光照療法:使用專門的燈具提供明亮的光照,以調節血清素濃度。
- 藥物治療:抗憂鬱劑或褪黑激素補充劑可幫助改善症狀。
- 認知行為療法(CBT):協助個體識別和改變與陽光憂鬱相關的消極想法和行為。
- 生活方式調整:避免在陽光高峯期外出、使用防曬霜和穿戴遮陽帽等措施可有助於預防症狀。
結語
陽光憂鬱是一種可能影響許多人的隱藏憂鬱,但透過適當的治療和自我照顧,個體可以管理症狀並享受陽光季節的樂趣。如果您懷疑自己或親友可能患有陽光憂鬱,請尋求醫療專業人士的協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