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3 3 月, 2024

序言 正文
九州,漢族先民自古以來的民族地域概念,最早見於先秦時期典籍《尚書·禹貢》。戰國以來,九州成為了古代中國的代稱,漢朝起成為漢族地區的代稱,又稱為“漢地九州”。後世提到“九州”時,通常指的是《禹貢》九州。 《禹貢》載大禹時期,天下分為“九州”,分別為豫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梁州、雍州、冀州、兗州。各州名稱、範圍雖大致相同,但相互之間存有差異。九州產生時間雖有爭議,但產生於先秦時期己成為學界的共識。
自漢武帝時,依據《禹貢》九州和《周禮》九州,將京畿地區之外的疆域劃分為十三個刺史部。但魏晉以後隨着行政州份增多以致行政區劃與九州完全脱鈎,《禹貢》九州成為中國古代的人們理解現實世界的地理座標之一。 東漢時期,刺史的職權不斷擴張,開始介入地方行政,從而多次出現將刺史改為州牧的現象。刺史向州牧的轉化並非一蹴而就,曾多次出現反覆。
“星野”説是在春秋戰國時期通過整合天文學、地理學和占卜學理論創造的,通過將天文的二十八星宿和地理的九州諸國相聯繫,以日月星辰的變動來辨別各地吉凶的一種占卜方式。 元始五年(公元5年),王莽主持進行了一次州制改革,提到當時十二個州的州名和轄區有很多不符合經典的地方,但考慮到漢朝的疆域遠大於“二帝三王”時期的,因此九州的劃分不能滿足現實需求,應按照《堯典》的記載,使用十二州。
東漢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東漢政府在曹操的主導下再次以《禹貢》九州為基礎調整全國各個郡國所屬州域,將當時的十四州歸併為九州。此次改制的目的主要是希望通過擴大冀州刺史部的轄區,來增強身兼冀州牧的曹操的實力。 王莽纂漢建立新朝之後,在很多領域均進行託古改制,始建國四年(公元12年)時曾下詔將全國按照《禹貢》劃分為九州,但由於缺乏史料記載,具體改革措施不詳。
魏晉時期,“九州”逐漸與行政區劃的州制脱鈎,對實際政區的影響力迅速降低。脱離經典設置州份,最早可追溯到東漢興平元年新置的“雍州”,該州州名雖舊,但設置的原因與行政區劃卻與“九州”無關。 漢末以來,州牧的權利過大且各州幅員遼闊不僅易形成割據局面,對行政管理也造成極大挑戰,因此從漢末開始,不斷有新設州府,其設立和下轄區劃均為按當時政治軍事形勢或者行政管理需要而確定,不再依循經典。
到公元440年,南北共有州份38個,為西晉兩倍,到公元580年,南北所設州份已達275個。最後一次依據“九州”説調整區劃發生在公元319年,當時正值東晉與五胡十六國時期,漢趙權臣石勒與劉姓皇族決裂,稱王建國,並領冀州牧,打算效法曹操以《禹貢》冀州作為冀州牧的轄區。 在今天,我們仍然習慣用九州指代中國。逢盛大節日,我們説“九州同慶”;讚美祖國遼闊疆域,我們説“九州四海”;生逢盛世,國泰民安,我們説“九州攸寧”;讚頌中華大一統,我們説“九州共貫”。

九州是哪九州?

九州,日本本州島西南部的一個大島,是日本四個主要島嶼之一,與本州島、四國島和北海道島並列。

九州名稱由來

「九州」這個名字的由來有多種説法:

九州是哪九州 Play

説法 解釋
島嶼數量説 九州由九個小島嶼組成,因此得名。
九州山脈説 九州中央貫穿一條名為九州山脈的山脈,因此得名。
九個大名説 江户時代初期,九州分為九個大名領地,因此得名。

不過,較為可靠的説法是「九州山脈説」,因為九州山脈是九州島的一大地理特徵,自古以來就有人居住。

九州是哪九州

九州地理

九州面積約 36,760 平方公里,在日本島嶼中排名第三。海岸線長約 1,480 公里,地形多樣,包括山脈、平原和火山。九州山脈貫穿島嶼中部,將九州分為南九州和北九州。

九州有許多火山,其中最著名的是阿蘇山,是一座巨大的破火山口。此外,九州還有許多温泉和熱泉,是著名的温泉旅遊勝地。

九州氣候

九州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炎熱潮濕,冬季温暖乾燥。九州南部氣候較為温暖,北部則較為寒冷。

九州經濟

九州是日本經濟發達的地區之一,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工業基礎。九州主要產業包括汽車製造、電子業和旅遊業。

九州文化

九州有悠久的歷史和文化,是日本古代文明發祥地之一。九州有許多歷史遺跡和文化古蹟,其中最著名的是太宰府天滿宮,是供奉日本學問之神菅原道真的神社。

此外,九州料理也很有名,以新鮮海鮮、拉麵和甜品聞名。

九州人口

截至 2023 年,九州人口約 1,280 萬人,在日本島嶼中排名第五。九州人口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區,其中福岡市是九州最大城市和經濟中心。

你會在2020年走大運嗎?

超詳細免費2020年生肖運程大分析

免費訂閱即時發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