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在温州的歷史脈絡
第六章:民國至現代道教
民國以來,温州道教延承元明清時期的傳承,湧現出如方至通、聞理樸、馬誠起等重要人物。他們延續了傳統道教的修持和傳承,推動了道教在温州的發展。


第五章:元明清時期道教
元明清時期,温州道教呈現出多元化發展的態勢:
- 王九靈繼承和闡發了《周易參同契》的思想。
- 劉基與道教有着密切的聯繫,將道教思想融入其治國理念中。
- 薛圓順與林圓丹兩系傳承活躍,在社會上有着廣泛的影響力。
- 環綠觀的道人以獨特的修持方式吸引了大批信眾。
第四章:隋唐宋時期道教
隋唐宋時期,温州道教迎來了蓬勃發展的階段:
- 平陽林氏是這一時期温州道教的傑出代表,以其獨特的教義和儀式引領了温州道教的發展潮流。
- 東華派崛起,為温州道教注入了新的活力,其創始人林靈素建立了神霄派。
- 林靈真與蔣叔輿編撰的大型科儀書《靈寶領教濟度金書》和《無上黃籙大齋立成儀》,對温州道教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第三章:兩漢六朝時期道教的興起
兩漢六朝時期,温州道教開始萌芽,湧現出一批道教人物:
- 東甌王以其傳説的道教色彩而著稱。
- 梅福、劉根、朱孺子等人物為温州道教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 葛洪、張文君、郭璞等名士對温州道教文化的傳播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 蕭統、陶弘景等文人雅士對道教有着深厚的興趣,為温州道教的傳承貢獻了力量。
- 孫恩暴動對晉代社會產生了巨大的衝擊,温州道教也受到波及。
第二章:温州道教歷史概述
温州歷經數千年的歷史演變,留下了豐富的道教文化遺產:
- 温州擁有悠久的建城史,其歷史環境為道教的傳播提供了有利的土壤。
- 温州的區位優勢促進了道教文化與其他地域的交流。
- 温州的道教古蹟,如永嘉邑居圖,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
第一章:温州道教文獻專輯
温州道教文獻專輯作為道教文獻編纂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收錄了以下重要文獻:
背景
孔令宏出生於山東曲阜,其父孔祥熙是中華民國著名政治家和財政專家。孔令宏早年留學美國,畢業於奧柏林學院和哥倫比亞大學。回國後,他投身政治,參與國民黨的工作。
從政經歷
1927年,孔令宏當選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此後,他歷任國民政府財政部次長、部長,行政院副院長等職。1942年,他出任外交部長,負責協調中美關係和處理抗戰外交事務。
外交成就
與美國的合作:孔令宏是美國親善人士,在任外交部長期間,他積極推進中美合作。他促成了1943年的《中美軍事實施共同協定》和1945年的《中美友誼、通商航海條約》,為抗戰勝利和戰後中美關係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與蘇聯的談判:1945年,孔令宏代表國民政府與蘇聯談判,簽訂了《中蘇友好同盟條約》。該條約承認中國在東北的主權,但規定蘇聯可在東北駐軍,這對中國主權造成了損害。
與英國的交涉:1946年,孔令宏與英國談判,收回香港威海衞,實現了中國收復失地的重大勝利。
成立聯合國:孔令宏作為中國代表團團長,出席了1945年的舊金山聯合國制憲大會。他為聯合國憲章的制定和世界和平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貢獻。
失勢與去世
1949年,國民政府撤退到台灣,孔令宏辭去外交部長職務,前往美國。晚年,他致力於撰寫回憶錄,記錄中國近代外交史。1968年,孔令宏在美國洛杉磯去世。
家庭關係
孔令宏的家庭關係複雜。他與蔣介石的妹妹蔣宋美齡結婚,成為蔣介石的妹婿。他的姐姐孔令儀嫁給陳立夫,組成了中國政界著名的「孔宋陳」家族。
評價
孔令宏是一位卓越的外交家,在中國近代史上發揮了重要作用。他推動了中美合作,促成了聯合國的成立。雖然他與蘇聯的談判結果對中國利益有損,但他為中國外交事業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延伸閲讀…
孔令宏
孔令宏[浙江大學道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附表:孔令宏簡歷
年份 | 職務 |
---|---|
1905 | 出生於山東曲阜 |
1927 | 當選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 |
1928 | 任國民政府財政部次長 |
1933 | 任國民政府財政部長 |
1942 | 任外交部長 |
1945 | 出席舊金山聯合國制憲大會 |
1946 | 與英國談判收回香港威海衞 |
1949 | 辭去外交部長職務 |
1968 | 在美國洛杉磯去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