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藏傳佛教注重象徵思維,以唐卡畫、壁畫、酥油花等媒介闡述佛理,其中《生死流轉圖》居於重要地位,揭示了「生死輪迴」的重要概念。


流轉門
「流轉門」闡述六道輪迴之因,緣於眾生無明導致妄識(即識陰六識),隨後引發識陰執著於名色(色身與心識),構成流轉生死之根源。此外,十二因緣法中由無明引致行的流轉,也説明瞭眾生因業力積聚流轉生死。
還滅門
「還滅門」則揭示了滅除妄識的途徑,即斷除十二因緣中的妄識,而非滅除十因緣法中的入胎識(即根本識、如來藏)。滅除妄識可斷除我見與我執,從而獲得覺悟與解脱。
無因論、無窮過與斷滅論
若不以十因緣為前提探究十二因緣,將導致「無因論」(無明被視為流轉起點)、「無窮過」(探究無明源頭陷入邏輯困境)和「斷滅論」(無視十因緣中的入胎識,導致滅無明後陷入斷滅空無)。
十因緣的黑品法與緣起性空
十因緣亦為「黑品法」,因其揭示了眾生因無明業力積聚而流轉生死之黑業。如以緣起性空(十二因緣皆為無常法)來考察十二因緣,若脱離入胎識之因,將墮入斷滅見。
十二因緣的生死流轉原理
十二因緣法揭示了眾生由於無明愚痴,造作善惡業,積聚成識,進而感應出名色、六入、接觸、感受、愛憎取捨、果報、新生、衰老死亡的「流轉門」因果定律。此因果循環生生不息,稱為「純大苦聚集」。
流轉門圖:一個系統思維的工具
流轉門圖是一種系統思維工具,用於分析和改善流程。它提供了一個視覺化方式來追蹤系統的輸入、輸出、流程和反饋迴路。
流轉門圖有助於識別系統的瓶頸、低效率和改進領域。它可以用於各種應用中,包括流程優化、產品開發和組織改進。
流轉門圖的元素
流轉門圖包含以下元素:
元素 | 描述 |
---|---|
輸入 | 進入系統的原材料、信息或資源。 |
流程 | 系統將輸入轉換為輸出的步驟。 |
輸出 | 系統產生的產品或結果。 |
反饋迴路 | 將輸出信息傳回系統並影響輸入或流程的循環。 |
流轉門圖的步驟
創建流轉門圖遵循以下步驟:
- 定義系統的邊界。確定系統的範圍和關注領域。
- 識別輸入和輸出。列出系統的輸入和輸出。
- 繪製流程。用箭頭連接輸入、輸出和流程步驟。
- 標識反饋迴路。繪製箭頭從輸出連回輸入或流程。
- 分析流轉門圖。識別瓶頸、低效率和改進領域。
流轉門圖的用途
流轉門圖可用於多種用途:
- 流程優化:分析流程中的浪費和瓶頸並確定改進領域。
- 產品開發:瞭解產品開發生命週期並識別改進設計和功能的機會。
- 組織改進:審查組織的運作並識別流程和結構的改進領域。
- 策略規劃:制定和評估策略並瞭解其對系統的潛在影響。
流轉門圖範例
下表提供了一個流轉門圖範例,説明客户服務流程:
延伸閲讀…
第九課十二因緣 – 星雲大師
流轉門與還滅門
元素 | 描述 |
---|---|
輸入 | 客户查詢 |
流程 | 查詢接收、查詢分類、查詢分配、查詢處理、查詢關閉 |
輸出 | 解決的查詢 |
反饋迴路 | 客户滿意度反饋影響查詢處理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