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性質 | 值 |
---|---|
視星等 | 2.6 |
距離 | 185 光年 |
光譜分類 | B8V |
光度 | 太陽的 130 倍 |
有效温度 | 12,300 K |
自轉速度 | 250 km s–1 |
角直徑 | 0.801 毫角秒 |
半徑 | 太陽半徑的 4.9 倍 |
質量 | 太陽質量的 3.5 倍 |
顏色 | 白色或淺藍色 |
天秤座中,比氐宿一稍亮的一顆恆星是如何被稱為”綠寶石”?
科學家們堅持認為,我們看不到綠色的恆星。恆星會釋放出彩虹般,包括綠色的光譜,但是綠色與其他顏色的光線混合,導致其呈現白色。恆星顏色從低温到高温按照紅色、橙色、黃色、白色、藍色的順序變化。


然而,許多天體愛好者堅信氐宿四是例外。他們建議用雙筒望遠鏡觀察,並比較不同觀察者的視覺。在北半球夏季,氐宿四在南部天空閃耀,比其姐妹星氐宿增七略亮。儘管氐宿增七被指定為天秤座α星,但氐宿四由於其獨特的綠色描繪而更引人注目。
“Zubeneschamali”和”Lanx Australis”是天文學史上用於描述氐宿四的拉丁語名稱。歷史上,這兩顆恆星屬於天蠍座,代表蠍子的爪子。後來,希臘人和羅馬人重新劃定了星座,創造了天秤座,將其放置於秋分時太陽的位置。時至今日,秋分依舊位於處女座前,但氐宿四仍然被認為是天秤座的一部分。
氐宿四:天空中閃耀的恆星
氐宿四(α Tau),又稱金牛四,是金牛座中亮度僅次於畢宿五的第二亮星。這顆恆星以其温暖的橘紅色光澤而聞名,在夜空中極具辨識度。
物理性質
特徵 | 數值 |
---|---|
視星等 | 0.87 |
光度 | 太陽光度的 130 倍 |
半徑 | 太陽半徑的 35 倍 |
質量 | 太陽質量的 2.3 倍 |
表面温度 | 約 4,400 K |
光譜類型 | K5 III |
氐宿四是一顆光譜型為 K5 III 的巨星,這表示它比主序帶恆星更大、更亮,且已耗盡其核心的氫氣。該恆星的表面温度相對較低,因此光譜顯示出顯著的吸收線,特別是氫和鈣的譜線。
運動學
氐宿四的徑向速度為每秒 +16.9 公里,表示該恆星正以這個速度向我們靠近。它以每秒約 20 公里的速度自轉,這比太陽的速度要慢得多。該恆星的自行運動為每年 6.4 角秒,表明它在天空中以這個速度移動。
天文觀測
氐宿四在天空中非常容易觀測。在北半球,它在冬春兩季可見,在南半球則全年可見。這顆恆星是金牛座的亮星,可以用肉眼或小型望遠鏡觀測它的顏色和自轉。
文化意義
氐宿四在許多文化中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中國,它被稱為「觜宿四」,是東方玄武七宿之一。在古希臘,它被稱為「金牛座的角」,代表金牛星座傳説中牛角的位置。在印度教中,它與月亮女神拉克希米有關,並被稱為「Laxmi Tara」。
總結
氐宿四是一顆醒目且美麗的恆星,具有獨特的物理和運動學性質。它在天空中易於觀測,並在許多文化中具有重要的象徵意義。深入瞭解這顆恆星有助於我們更深入地理解恆星演化和浩瀚的夜空。
延伸閲讀…
North Scale 氏宿四
氐宿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