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地理概況
香港坐落於中國南部沿海,擁有遼闊的海岸線,連接廣東省深圳市和珠海市萬山羣島。其領土面積達1110.18平方公里,包括水域總面積為2754.97平方公里。
香港地理上區分為香港島、九龍半島、新界三大區塊,以及263個島嶼。維多利亞港將九龍半島和香港島分隔,形成了著名的天然良港。


行政區劃
香港的行政區劃並未劃入落馬洲河套區。2024年,獅子山磁偏西角為3°23’,每年遞增約5’。
時區和經緯度
香港位於時區UTC+8,比世界協調時間快8小時。其緯度範圍為北緯22°08′至35′,經度範圍為東經113°49′至114°31′。
歷史背景
19世紀,香港因其優越的地理位置而吸引了英國人。清朝末年,英國通過戰爭取得了香港的主權,促進了港口的開通和航海貿易的發展。
經濟意義
至今,香港的地理位置仍然為其經濟帶來巨大的益處,尤其是轉口貿易和旅客中轉。
地理特徵
香港由以下部分組成:
區域 | 面積 (平方公里) |
---|---|
香港島 | 78.55 |
九龍半島 | 48.83 |
新界* | 973.79 |
水域 | 1644.79 |
*不包括落馬洲河套區
香港地理
在東南亞沿海,香港是一座繁華的國際大都會,也是全球主要的金融和商業中心之一。其獨特的地理環境塑造了其經濟和文化的多樣性。
地理位置和地貌
香港位於中國大陸南端的珠江口東側,由香港島、九龍半島和新界組成。香港島和九龍半島被維多利亞港分隔,而新界則位於其北部,與中國深圳接壤。
香港擁有崎嶇的地形,山地和丘陵佔其領土的70%以上。最高峯大帽山海拔984米,而最低點則是海平面的維多利亞港。
氣候
香港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炎熱潮濕,冬季温和乾燥。平均氣温為22.8°C,年降雨量約為1,300毫米。由於頻繁的熱帶氣旋,夏季和秋季經常會出現強降雨和暴風。
水資源
香港的水資源主要來自淡水湖和水庫。其最大的淡水湖是船灣淡水湖,而主要的供水水庫則包括東江水庫和萬宜水庫。近年來,香港積極採取措施,如海水淡化和雨水收集,以應對用水增長的需求。
行政區劃
香港分為18個區,每區均有其獨特的地理特徵和行政職能。主要區域包括:
總結
香港的地理環境具有獨特的優勢,包括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多樣化的地貌、適宜的氣候、充足的水資源以及發達的交通網絡。這些因素共同造就了香港經濟和文化上的蓬勃發展,使其成為世界舞台上的重要參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