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易經》中的萬象
九、漢代學者京房創八宮卦
八卦伏羲所造,漢代學者李君明創八宮卦,影響後世預測學。五行與後天八卦關聯如下:震(雷)、巽(風)屬木,離為火(日),坤(地)、艮(山)屬土,兑(澤)、乾(天)屬金,坎為水(月)。
十、後天八卦與自然現象
後天八卦反應四季變遷,與農業生產息息相關。表現為五行相生、變易發展之道,符合自然現象。


十一、先天八卦與後天八卦
先天八卦,由伏羲所造,反映世界生成前景象。後天八卦,傳為周文王所制,反映立體垂直空間和平面時間概念。
十二、八卦方位大不同
先天八卦方位:乾上坤下,震東離南,兑西坎北。後天八卦方位:震東離南,兑西坎北,巽東南,坤西南,艮西北,乾東北。
十三、八卦與太極
八卦符號常與太極圖並置,象徵儒、道終極真理「道」。
十四、八卦與後世學説
八卦衍生六十四卦,涵蓋萬象。影響文學、武術、中國音樂等領域。
十五、八卦起源
易經八卦起源於河圖、洛書、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
十六、八卦基本概念
八幡《易經》中的基本概念,代表自然現象的動靜狀態。八卦為「天、地、水、火、雷、風、山、澤」。
十七、八卦與人物
周文王認為八卦分別代表天地子女:震為長男,坎為中男,艮為少男;巽為長女,離為中女,兑為少女。
十八、八卦與陰陽
八卦源自陰陽學説。陰陽代表萬物根本,其變化推動萬物。
十九、八卦符號
「爻」為八卦的組成符號,象徵交錯。奇畫為陽爻(「⚊」),偶畫為陰爻(「⚋」)。兩陰爻為四象,四象加一陰爻為八卦。
二十、八卦元素
四象再加一爻為八卦,象徵「天人地」,自下而上排列。八卦原指八卦象,宋朝學者將其稱為「先天八卦」。
八卦由來:中華文化符號的起源與演變
「八卦」之名源遠流長,其起源眾説紛紜,但普遍認為與中華文化中對天地運行的觀察與思考密不可分。以下整理幾個流傳較廣的「八卦由來」説法:
1. 神話説
相傳伏羲氏觀伏羲仰觀天象,俯察地理,受天地萬物的啟發,創造了八卦,象徵著天地萬物生生不息的變化。
2. 自然説
八卦符號形似河圖洛書等自然現象,代表天地自然運行規律。如:
– 河圖:傳説為洛水神龜背負的一副圖案,分有九個區域,中間一格為「黃」,周圍八格為黑。
– 洛書:傳説為黃河神龜背負的一副圖案,分有九個區域,中心五個點組成一個「X」形,稱為「五」。
河圖 | 洛書 | 八卦 |
---|---|---|
![]() |
![]() |
![]() |
3. 八風説
八卦符號與八個風向對應,形成風水學的理論基礎。八風分別為:乾卦(西北風)、坎卦(北風)、艮卦(東北風)、震卦(東方風)、巽卦(東南風)、離卦(南方風)、坤卦(西南風)、兑卦(西方風)。
4. 陰陽五行説
八卦中藴含陰陽五行學説,乾、兑為陽,坤、巽為陰;乾為金,兑為澤,坤為土,巽為木,震為雷,坎為水,艮為山,離為火。陰陽五行相生相剋,組成萬物迴圈不息。
八卦的演變
自伏羲氏創造八卦以來,其符號和涵義不斷演變:
延伸閲讀…
「八卦新聞」一詞的由來
八卦新聞-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先天八卦:又稱「伏羲八卦」,由陰陽二爻組成,順時針排列。
- 後天八卦:又稱「文王八卦」,據説為周文王所推演,由三爻組成,逆時針排列。
- 連山八卦:相傳為夏禹所傳,以艮卦(山)為首卦。
- 歸藏八卦:相傳為商朝所傳,以坤卦(地)為首卦。
八卦的應用
八卦在中華文化中廣泛應用,包括:
- 道教:八卦為道教重要符號,代表天地運行之道。
- 風水學:八卦用於尋找吉凶之地,佈局住宅、墓地等。
- 中醫:八卦代表人體五臟六腑的運行規律。
- 易經:八卦為易經的基礎,用於卜筮占卜。
- 八極拳:八卦拳的步法和招式源自八卦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