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象:中華玄秘與神獸傳承
在中國的神秘文化中,”四象”一詞佔有重要的地位,其淵源可溯及《周易繫辭傳》的哲學概念。易經認為:”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而後世對”四象”的解釋眾説紛紜,主要分為以下幾種説法:
首先,虞氏認為四象代表季節,並與震、離、兑、坎四卦相配。孔氏則認為四象代表五行,即木、火、金、水,而土則居中,不列入四象。朱氏則提出,四象代表陰陽變化,即少陽、老陽、少陰、老陰。


而更為廣為流傳的”四象”概念,則與中國神話中的四方星宿相關,分別為青龍、白虎、朱雀、玄武。這四種神獸原本是天空中特定的星象,後被道教尊奉為守護四方的天神。道教經典《北帝經典》中,更將其冠以尊號:青龍為”孟章神君”,白虎為”監兵神君”,朱雀為”陵光神君”,玄武為”執明神君”。
在中國文化中,四象不เพียง是星宿的化身,更是一種玄秘的符號,被運用於各種領域,如占卜、風水、道教祈福等。它們各自擁有不同的五行屬性,也代表著不同的方位和職能,在構建中國人的宇宙觀和精神信仰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四象與星宿
四象 | 星宿 | 五行屬性 | 方位 |
---|---|---|---|
青龍 | 角、亢、氐、房、心、尾、箕 | 木 | 東方 |
白虎 | 奎、婁、胃、昴、畢、觜、參 | 金 | 西方 |
朱雀 | 井、鬼、柳、星、張、翼、軫 | 火 | 南方 |
玄武 | 鬥、牛、女、虛、危、室、壁 | 水 | 北方 |
四象與道教
道教認為四象是天地四方的守護神,具有辟邪、調和陰陽的功效。歷代道士在行法時,常以四象作為護衞,請求其協助。
四象與中國文化
四象的概念深入中華文化的各個層面,成為中國人認識世界、理解自身的重要符號。它不僅體現在神話傳説、道教信仰中,更廣泛運用於建築、藝術、服飾等領域,為中華文化增添神秘而豐富的色彩。
四神獸的由來
在中國神話中,四神獸是代表四方和季節的神聖動物,分別為青龍、白虎、朱雀和玄武。其由來與中國古代的陰陽五行思想息息相關:
起源
東漢末年,陰陽五行思想盛行,人們認為宇宙萬物皆由金、木、水、火、土五種元素構成,且相生相剋。而這五種元素又與四方和季節相配,由此誕生了四神獸的概念。
四方和季節
四神獸與方位和季節的對應關係如下:
方位 | 季節 | 神獸 | 元素 | 顏色 |
---|---|---|---|---|
東 | 春 | 青龍 | 木 | 青 |
西 | 秋 | 白虎 | 金 | 白 |
南 | 夏 | 朱雀 | 火 | 赤 |
北 | 冬 | 玄武 | 水 | 黑 |
象徵意義
四神獸不僅代表了四方和季節,還賦予了不同的象徵意義:
- 青龍:代表東方,象徵生機、繁榮。
- 白虎:代表西方,象徵威嚴、殺伐。
- 朱雀:代表南方,象徵炎熱、火烈。
- 玄武:代表北方,象徵穩重、長壽。
傳説
關於四神獸的由來,還有許多傳説:
- 創世傳説:相傳在天地初開之時,四神獸是由天地間的靈氣所化,維護天地之間的平衡。
- 黃帝傳説:傳説黃帝與蚩尤大戰時,四神獸曾現身助戰,協助黃帝取得勝利。
文化影響
延伸閲讀…
四象-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四大神獸- 抖音百科
四神獸的意象在中國文化中被廣泛應用:
- 建築:四神獸常被用於廟宇、宮殿和其他建築的裝飾,象徵著吉利和保護。
- 藝術:四神獸出現在繪畫、雕刻、工藝品等藝術作品中,寓意吉祥和祥瑞。
- 信仰:民間信仰中,四神獸被視為神靈,人們會祈求其保佑平安和福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