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15 2 月, 2024

五味調和,臟腑安康

中醫強調「謹和五味」,意指五味(酸、苦、甘、辛、鹹)應均衡攝取,避免過偏。過度食用酸味,會傷及肝脾,導致肝氣太盛,影響脾胃功能。過食苦味,則會傷及肺心,導致心火內盛,甚至損傷脾胃。因此,飲食中應適度攝取酸苦,避免偏嗜。

甘味滋養脾胃,但過食會導致痰濕,影響消化,甚至引發肥胖。偏好辛味,會耗損肺氣,導致氣機耗散,出現疲憊、頭昏等症狀。過食鹹味,會傷及腎心,加重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酸苦甘辛鹹 Play

五味與臟腑對應

酸味入肝,苦味入心,甘味入脾,辛味入肺,鹹味入腎。五味與五臟相互對應,均衡攝取有利於臟腑安康。適度食用酸味,有助滋陰潤肺,但過度攝取會損傷肝脾;苦味清熱解毒,但過量會傷及肺骨;甘味補益滋養,但過量會導致肥胖;辛味宣散行氣,但過量會耗損肺氣;鹹味軟堅散結,但過量會傷及腎心。

酸苦甘辛鹹

飲食均衡,健康之本

總之,飲食應均衡攝取五味,避免過偏。過度食用酸苦甘辛鹹,都會對應的臟腑造成不良影響。遵循中醫的五味調和原則,適度攝取各類食物,有利於維持臟腑平衡,促進整體健康。

五味 對應臟腑 過食影響
肝氣太盛,損傷脾胃
心、肺 心火內盛,損傷脾胃
痰濕,影響消化,肥胖
氣機耗散,疲憊、頭昏
腎、心 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

酸苦甘辛鹹:味覺探索之旅

酸、苦、甘、辛、鹹,這五種基本味覺體驗定義了我們對食物的感知。從令人垂涎欲滴的酸橘子到苦澀的咖啡,從甜美的蜂蜜到辛辣的辣椒,以及鹹香的起司,這些味道塑造了我們的飲食文化。

味覺感受:

味道 描述 受體 來源
刺激性、鮮明的味道 酸味受體 水果、醋、乳製品
不愉快的、收斂性的味道 苦味受體 咖啡、茶、蔬菜
甜美、令人愉悦的味道 甜味受體 水果、糖、蜂蜜
刺激性的、灼熱性的味道 帽細胞 辣椒、芥末、生薑
鹹鮮、刺鼻性的味道 鈉離子信號 鹽、醬油、海帶

味覺的生理機制:

味覺是由舌頭上的味蕾感知的。每個味蕾包含約 50-100 個味覺細胞,它們具有對特定味道敏感的受體。當食物接觸舌頭時,其化學物質會與受體結合,產生生物信號,傳遞到腦部,並被我們感知為不同的味道。

味覺偏好:

味覺偏好是個人化的,受到文化、遺傳和經驗的影響。例如,某些文化可能偏好辛辣的食物,而另一些文化則可能更喜歡苦味。遺傳也可以影響我們對不同味道的敏感度。

味覺與健康:

味覺在我們的健康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 酸味可以幫助刺激食慾和消化。
  • 苦味可以警告我們有毒或腐敗的食物。
  • 甘味提供能量來源並帶來愉悦感。
  • 辛味可以殺死口腔細菌並減輕充血。
  • 鹹味有助於維持身體的體液平衡。

味覺障礙:

味覺障礙,如味覺喪失或改變,可能是由各種因素引起的,包括藥物、疾病或年齡相關變化。味覺障礙會影響我們的飲食享受和營養攝取。

味覺應用:

延伸閲讀…

五味對五臟,按古法飲食,吃對“酸苦甘辛鹹”

酸苦甘辛鹹,五種口味揭示五臟健康,總偏好這個口味

味覺在許多領域都有應用,包括:

  • 食品工業:創造具有吸引力的口味和質地
  • 藥學:開發具有更佳口味的藥物
  • 營養學:制定均衡的飲食,滿足不同的味覺偏好
  • 牙科:評估牙膏和漱口水等口腔產品的味道

你會在2020年走大運嗎?

超詳細免費2020年生肖運程大分析

免費訂閱即時發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