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是什麼年?對台灣人來說,這一年充滿了許多值得回憶的大小事。從國際大事到在地生活,2008年就像一個轉折點,許多現在我們熟悉的科技和服務,都是從那時候開始萌芽的。
說到2008年,不得不提智慧型手機開始普及的浪潮。那時候iPhone 3G剛推出,Google也正式發表了Android系統,讓手機上網變得更容易。現在大家每天都要用的Google Maps,在2008年也有了重大更新,開始支援街景服務和手機定位導航,徹底改變了我們找路的方式。還記得以前出門都要印紙本地圖,現在想想真是不可思議!
那年台灣也發生了不少重要事件:
事件類別 | 具體內容 |
---|---|
政治 | 馬英九當選總統,兩岸關係進入新階段 |
經濟 | 全球金融風暴波及台灣,股市大跌 |
科技 | 3G網路普及,YouTube在台灣爆紅 |
體育 | 王建民在大聯盟拿下8勝,台灣棒球熱潮 |
運動方面,2008年北京奧運讓全世界印象深刻。雖然高爾夫還沒被列入奧運項目,但PGA巡迴賽在那年特別精彩,老虎伍茲雖然受傷但依然保持強勢。台灣的高爾夫選手也在國際賽事上開始嶄露頭角,帶動了一股高爾夫熱潮。現在回頭看,很多現在當紅的選手,都是從2008年開始累積經驗的。
娛樂圈在2008年也很熱鬧,周杰倫的《魔杰座》專輯大賣,偶像劇《命中注定我愛你》創下超高收視率。那時候還沒有Netflix,大家都要守在電視機前等首播,或是去租DVD來看。現在年輕人可能很難想像,但那時候的追劇方式就是這麼單純。
科技改變生活的速度真的很快,2008年我們還在用MSN傳訊息,Facebook才剛在台灣流行起來。現在回頭看,那一年就像是數位時代的轉捩點,許多現在習以為常的服務,都是從那時候開始慢慢發展起來的。
2008年發生了哪些重大事件?台灣人最記得這些事,那一年真的發生了好多讓人印象深刻的大事,不管是國際還是台灣本地,都有好多話題在街頭巷尾被熱烈討論。現在回想起來,這些事件不只影響當時,有些甚至改變了我們後來的生活。
先講台灣人最有感的幾件事,2008年馬英九當選總統絕對是重磅新聞,那時候整個社會氛圍都很熱鬧,支持者歡欣鼓舞,街頭到處都是選舉旗幟。同一年還發生了轟動全台的毒奶粉事件,大家突然發現連嬰兒奶粉都不安全,超市貨架上的中國製奶粉被搶著下架,很多媽媽們到處打聽哪裡能買到安全的奶粉,現在想起來還是覺得很誇張。
國際上也有好多大事,最讓人難忘的就是北京奧運了,雖然是在對岸舉辦,但台灣人也看得很投入,特別是中華隊出賽的時候,整個辦公室或餐廳都會突然安靜下來盯著電視看。還有美國金融風暴爆發,雷曼兄弟倒閉的消息讓全球股市大跌,台灣的股市也跟著慘綠一片,很多投資人的臉色比盤面還難看。
這邊整理幾個2008年台灣人最記得的大事:
事件類型 | 具體事件 | 影響程度 |
---|---|---|
政治 | 馬英九當選總統 | ★★★★★ |
食安 | 中國毒奶粉事件 | ★★★★☆ |
國際 | 北京奧運舉辦 | ★★★★☆ |
經濟 | 全球金融危機 | ★★★★☆ |
娛樂 | 海角七號爆紅 | ★★★☆☆ |
說到娛樂圈,2008年台灣電影《海角七號》突然爆紅,創下國片票房紀錄,那時候幾乎每個人都會哼幾句「國境之南」,電影裡的對白也變成流行語。這部片不只帶動恆春觀光,還讓大家重新對台灣電影產生信心,後來好多國片都跟著受惠。
科技方面,雖然現在看起來很普通,但2008年iPhone 3G在台灣上市可是造成轟動,那時候拿著iPhone走在路上都會被行注目禮,智慧型手機開始改變大家的生活習慣。現在回頭看,真的會發現2008年發生的事情,好多都成為後來的重要轉折點。
2008年誰當選台灣總統?馬英九上任帶來的改變確實讓台灣社會經歷了一段特別的時期。那時候整個台灣都瀰漫著一股期待改變的氛圍,馬英九以壓倒性票數當選,成為第12任中華民國總統。大家最記得的就是他那口標準的國語跟總是梳得整整齊齊的油頭,還有那句「準備好了」的競選口號,到現在都還讓人印象深刻呢。
馬英九上任後最明顯的改變就是兩岸關係的緩和,他推動了很多跟中國大陸的交流政策。像是開放陸客來台觀光,那時候夜市跟景點突然多了好多大陸遊客,賣鳳梨酥的店家生意好到不行。還有直航航班的增加,讓台商往返兩岸變得方便很多。不過這些政策也引發不少討論,有人覺得經濟變好了,也有人擔心台灣的主體性會受到影響。
除了兩岸政策,馬英九政府也做了不少民生方面的改革。像是推動二代健保、調漲基本工資,還有那個引起很大爭議的油電雙漲。記得那時候加油站總是排滿要加油的車子,大家都想在漲價前趕快把油箱加滿。馬英九的作風比較一板一眼,有時候會被說太拘泥於程序,但不可否認他確實帶來了一些結構性的改變。
主要政策 | 具體措施 | 社會反應 |
---|---|---|
兩岸關係 | 開放陸客來台、增加直航航班 | 觀光業受惠,主權爭議 |
經濟政策 | 油電雙漲、調漲基本工資 | 民生物價上漲壓力 |
社會福利 | 推動二代健保 | 醫療負擔更公平 |
那幾年的台灣真的變化很大,路上開始出現簡體字的招牌,西門町到處都聽得到大陸口音。馬英九任內也發生過不少大事,像是簽署ECFA、廢除死刑的爭議,還有那個讓很多公務員頭痛的18%優存利率改革。每個政策都牽動著台灣社會的神經,到現在都還有人在討論這些決策的影響。不過說實在的,那時候的氛圍跟現在真的很不一樣,光是看新聞的熱門話題就能感受到時代的變遷。
2008年金融風暴怎麼影響台灣?股市房市全解析
2008年那場金融風暴真的讓全球都嚇出一身冷汗,台灣當然也沒能躲過。雷曼兄弟倒閉那刻起,整個市場就像被丟進洗衣機一樣天旋地轉。當時台股從9千多點直接跳水到4千點,散戶們哀鴻遍野,連菜市場阿姨都在問「股票還能抱嗎?」。外資瘋狂撤離台灣,光是2008年9月到12月就賣超超過2千億台幣,台幣匯率也從30.5貶到33.5,進口商叫苦連天。
房市更是上演冰火兩重天,原本2007年還熱到不行的預售屋市場,2008下半年突然急凍。建商推案量直接腰斬,台北市豪宅開價每坪砍20萬都沒人接手,中古屋市場更出現「砍價3成起跳」的慘況。不過有趣的是,風暴過後的低利率環境反而讓2009年開始出現報復性買盤,那些撐過風暴的投資客後來都賺翻了。
影響層面 | 2008年狀況 | 2009年後續發展 |
---|---|---|
股市表現 | 加權指數跌52% | 反彈68% |
房市交易量 | 全年衰退38% | 回升25% |
外資動向 | 淨匯出約120億美元 | 重新流入90億美元 |
失業率 | 衝破6%歷史新高 | 緩降至5.8% |
金融業當時也是傷亡慘重,連台灣的銀行都踩到雷曼連動債地雷,光是消金業務的呆帳就暴增3成。很多企業突然借不到錢,科技業開始放無薪假,竹科工程師們突然多了時間陪小孩寫作業。政府緊急端出消費券和降息救市,但老百姓還是緊縮荷包,百貨公司週年慶業績直接掉2成,旅行社倒閉潮從台北蔓延到高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