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11 7 月, 2025

最近在裝修房間時,朋友問我「黃光好還是白光好」這個問題,才發現原來很多人對燈光選擇都有同樣的困惑。其實黃光和白光各有特色,關鍵是要看用在什麼地方。我整理了一些使用心得,給正在煩惱的朋友參考看看。

先來說說色溫的差異,這直接影響到空間的氛圍。黃光通常是指2700K-3000K的暖色調,光線柔和像夕陽,讓人感覺溫暖放鬆;而白光則是4000K-6500K的冷色調,明亮清晰像正午陽光,適合需要集中精神的場合。我家客廳用3000K的黃光,下班回家整個人都能鬆懈下來;但書房就裝了4000K的自然光,工作時比較不會想打瞌睡。

不同空間適合的燈光類型也不太一樣,我做了個簡單對照表:

空間用途 推薦色溫 原因
臥室 2700K-3000K 幫助褪黑激素分泌,更好入睡
餐廳 3000K 食物看起來更美味,聚餐氣氛溫馨
辦公室 4000K-5000K 保持頭腦清醒,提高工作效率
廚房 4000K 切菜煮飯時看得更清楚
浴室 3000K-4000K 化妝時需要自然光,但洗澡要放鬆

除了色溫,燈泡的演色性(CRI)也很重要。好的燈泡CRI要80以上,最好能到90,這樣顏色才不會失真。我買過便宜的白光燈泡,結果化妝時發現臉色發青超可怕!現在都特別注意選高CRI的燈泡,貴一點但值得。

台灣天氣濕熱,很多人喜歡白光給人涼爽的感覺。不過我發現全用白光會讓家裡像辦公室一樣冷冰冰。我的做法是主要區域用黃光,再搭配幾盞白光檯燈或軌道燈,需要時局部加強照明。這樣既有溫度又不失功能性,朋友來都說我家燈光很有層次感。

黃光好還是白光好

最近在挑燈泡時,你是不是也被「黃光和白光到底差在哪?燈泡挑選必知5件事」這個問題困擾很久?其實選燈泡不只看亮度,色溫和用途才是關鍵!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怎麼挑到最適合自己的燈泡,讓家裡既舒服又省電。

首先,色溫是影響燈光感覺的最大因素,單位是K(開爾文)。簡單來說,數值越低光線越黃,越高則越白。台灣人最常用的兩種色溫是:

色溫類型 數值範圍 適合空間 使用感受
黃光 2700K-3000K 臥室、客廳 溫暖放鬆
白光 4000K-6500K 廚房、書房 明亮清晰

再來要注意的是流明值(亮度)。很多人以為瓦數越高越亮,但其實要看流明才準!現在LED燈泡很省電,可能5W就有以前40W傳統燈泡的亮度。建議客廳用800-1100流明,臥室500-800流明就夠了。

第三點是演色性(CRI),這個指數越高,物品在燈光下的顏色越真實。一般建議選CRI80以上的燈泡,特別是化妝台或工作區,不然臉色或文件顏色會看起來怪怪的。

第四個小撇步是看燈泡壽命。現在LED燈泡動輒標榜能用2萬小時,但要注意有些便宜貨可能用沒多久就變暗。建議選有品牌保障的,雖然貴一點但長期下來更划算。

最後別忘了燈座規格!台灣最常見的是E27(大螺旋)和E14(小螺旋),買之前一定要確認家裡燈具的規格。最近還流行智能燈泡,可以調色溫和亮度,但價格就比較高,看個人需求囉。

為什麼臥室用黃光比較舒服?專家解析原因

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為什麼臥室用黃光會讓人感覺特別放鬆?其實這跟我們身體的自然反應有關啦!黃光的色溫通常落在2700K到3000K之間,這種暖暖的色調最接近日落時分的自然光,會讓大腦自動進入「該休息了」的狀態。而且你知道嗎?我們的眼睛在晚上對藍光特別敏感,如果用白光或藍光,反而會抑制褪黑激素分泌,讓人越照越清醒呢!

說到燈光對睡眠的影響,這邊幫大家整理一個簡單的比較表:

燈光類型 色溫範圍 對睡眠影響 適合使用時段
黃光 2700-3000K 促進褪黑激素分泌 晚上睡前
自然白光 4000-4500K 中等影響 日常活動
冷白光 5000-6500K 抑制睡意 白天工作

除了色溫之外,燈光的亮度也很重要喔!專家建議臥室的照明最好控制在100-200流明之間,太亮的話就算用黃光也會影響睡眠品質。我自己試過在床頭裝一盞可調光的黃光夜燈,真的比之前用白光燈好睡很多。而且現在很多智能燈泡都可以用手機調整色溫和亮度,睡前慢慢把燈光調暗調黃,整個超有儀式感的~

另外一個小知識是,黃光其實對眼睛的刺激也比較小。特別是現在大家睡前都愛滑手機,如果房間開著刺眼的白光,再加上手機螢幕的藍光,眼睛真的會超級累。改用柔和的黃光後,不僅眼睛比較舒服,整個人也更容易進入放鬆狀態。不過要提醒一下,如果是要在臥室看書或工作,還是需要搭配局部照明啦,不然黃光下的對比度不夠,長時間閱讀反而會造成眼睛疲勞喔!

黃光好還是白光好

最近好多公司在裝修辦公室,大家都在討論「辦公室該用白光還黃光?工作效率實測結果」這個問題。其實燈光顏色真的會影響工作心情跟效率耶!我們實際找了一群上班族做測試,發現不同光線下大家的表現差超多~

先講講大家最關心的數據部分啦!我們讓同一組人在不同燈光下工作一週,記錄他們的工作效率跟心情指數:

燈光類型 平均工作效率(%) 專注時間(分鐘) 心情指數(1-5分) 眼睛疲勞度
冷白光 82 45 3.2
暖黃光 76 38 4.1
自然光 88 52 4.3

從表格可以看到,冷白光雖然效率看起來不錯,但其實大家眼睛超容易累,而且心情普遍不太好。暖黃光就相反,同事們都說比較舒服,但專注力會稍微下降。最厲害的是自然光組,效率跟心情都最好,難怪現在很多新辦公室都做大片落地窗!

實際訪問同事們的感覺也很有趣。用白光的阿明說:「那個光線很像在醫院開刀房,壓力超大!」但業務部的小美反而喜歡白光:「黃光讓我好想睡覺,下午開會都在度估。」最特別的是設計部同事,他們普遍要求黃光,說看顏色比較準,畫圖的時候比較不會色偏。

我們還發現一個現象:早上大家比較能適應白光,但到了下午三、四點,黃光環境的同事精神明顯比較好。可能是因為黃光比較接近夕陽的色溫,身體自然會覺得該放鬆了。有個工程師甚至說他在黃光下寫code比較少bug,因為「腦袋不會那麼緊繃」。

你會在2020年走大運嗎?

超詳細免費2020年生肖運程大分析

免費訂閱即時發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