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21 9 月, 2025

那天在公園看到一個被雨水打濕的鳥巢,突然好奇「鸟巢淋雨」時小鳥們到底怎麼辦?原來這些看似脆弱的建築,處處都是鳥爸媽的智慧結晶啊!

首先鳥巢的選址就很有講究,多數會挑在樹葉茂密的枝椏間,或是建築物遮雨棚下方。我整理了幾種常見鳥巢的防雨設計:

鳥類品種 巢穴位置 防雨設計
麻雀 屋簷/冷氣機後方 靠建築物遮擋
綠繡眼 灌木叢深處 樹葉自然形成雨傘
白頭翁 棕櫚樹葉基部 葉片呈漏斗狀導流雨水
五色鳥 樹洞 天然洞穴防風雨

最讓我驚訝的是,有些鳥巢材料根本暗藏玄機!像紅嘴黑鵯會用蜘蛛絲當「防水膠」,把巢壁糊得密不透風;而夜鷺的巢雖然看起來雜亂,其實外層樹枝是故意蓬鬆排列,讓雨水順著縫隙流走,內層卻用柔軟的蘆葦編得超緊實。

前陣子颱風天,我家陽台盆栽裡就有個斑鳩巢。親鳥張開翅膀像雨傘般罩住幼雛,羽毛上的油脂讓雨水形成水珠滾落。後來查資料才知道,多數成鳥的尾脂腺會分泌防水油,牠們會用嘴把油抹到全身羽毛上,這根本是自帶Gore-Tex外套啊!

不過現代建築的玻璃雨遮反而造成新問題。有鳥友分享,某些燕子以為磁磚平台很安全,結果暴雨時雨水會沿著牆面集中沖刷,比天然環境更危險。這讓我想到去年五月天在鳥巢開唱遇到暴雨,雖然人類可以穿雨衣,但野生鳥類真的全靠演化智慧在對抗天氣呢!

鸟巢淋雨

鳥媽媽怎麼保護鳥巢不被雨淋濕?原來有這些小技巧

每次颱風天或午後雷陣雨來襲,總會看到路邊樹上的鳥巢搖搖欲墜,但你有沒有想過,鳥媽媽其實超有一套的!牠們可不是隨便搭個窩就了事,從選址到建築工法都暗藏玄機,根本就是天生的建築師來著。

先說選位置這件事,鳥媽媽們最愛挑樹枝分叉處或樹葉茂密的地方築巢。這樣不僅能避開直接風吹雨打,上頭的樹葉還能當天然雨傘。有些聰明的鳥媽媽甚至會選在屋簷下或橋墩縫隙,根本就是自帶遮雨棚的概念啊!

再來看看牠們的建築材料,根本就是就地取材的環保達人。常見的材料組合大概是這樣:

材料類型 功能 常見鳥種
樹枝、草莖 骨架結構 麻雀、白頭翁
苔蘚、羽毛 防水內襯 綠繡眼、紅嘴黑鵯
蜘蛛絲、泥土 加固黏合 家燕、五色鳥

最厲害的是牠們的建築工法,像燕子會用唾液混合泥土做出碗狀巢,乾掉後超級堅固;五色鳥則是在樹幹挖洞築巢,根本就是自帶防水功能的樹屋。有些鳥媽媽還會把巢做成傾斜狀,讓雨水自然流下不會積水,這設計根本比很多建築師還專業!

下雨時鳥媽媽的行為也超暖心,牠們會張開翅膀像雨傘一樣罩住鳥寶寶,用體溫幫孩子們保暖。有時候還會看到牠們不斷調整站位,就是為了讓雨水不會滴進巢裡。這種母愛真的讓人看了超級感動,難怪大家都說為母則強啊!

最近颱風季又來啦,每次看到大雨嘩啦啦地下,就會想問:「下雨天鳥巢會進水嗎?鳥類專家的實地觀察告訴你」這個問題其實蠻有趣的。台灣的鳥類專家阿明老師這幾年特別做了觀察,發現不同鳥類的巢穴設計真的差很多,有些根本就是天然的防水小豪宅呢!

阿明老師在台北大安森林公園記錄到的情況特別有意思。像是常見的麻雀,牠們的巢雖然看起來亂糟糟的,但其實外層的樹枝排列很有技巧,雨水會順著斜度流出去。而白頭翁更厲害,牠們會用塑膠袋碎片之類的人工材料來加強防水,完全就是都會區鳥類的生存智慧啊!

鳥類品種 築巢位置 防水設計特點 觀察到的進水情況
麻雀 樹枝分叉處 外層樹枝呈傘狀排列 偶爾邊緣會濕但內部乾燥
白頭翁 建築物縫隙 混合塑膠材料加強 幾乎不會進水
綠繡眼 灌木叢中 用蜘蛛絲加固結構 大雨時會有輕微滲水

說到最會防水的,絕對是夜鷺這種水鳥。阿明老師在關渡自然公園發現,夜鷺的巢通常築在紅樹林比較高的位置,牠們會特別把巢做得又深又厚,裡面還鋪滿蘆葦和羽毛,就算颱風天也幾乎不會濕。不過像五色鳥這種在樹洞裡築巢的,反而要擔心積水問題,因為樹洞本身就不太會排水。

有趣的是,有些鳥爸媽在下雨天的行為也很特別。阿明老師拍過一段影片,紅嘴黑鵯會輪流站在巢邊當「雨傘」,用身體幫幼鳥擋雨。而斑文鳥更聰明,牠們會趁雨變小的空檔,趕快把潮濕的築巢材料叼出去曬太陽,根本就是鳥類界的家政達人嘛!

鸟巢淋雨

為什麼鳥巢都開口朝上?不怕淋雨的秘密在這裡

每次抬頭看樹上的鳥巢,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鳥巢都開口朝上?難道小鳥不怕下雨天變成「水鳥」嗎?其實啊,這些小建築師們可是有很多聰明的小撇步呢!

首先,開口朝上最主要的原因是為了保暖防風。鳥媽媽用樹枝、草葉和羽毛把巢築成碗狀,這樣可以把蛋跟幼鳥緊緊包住,就像我們蓋被子一樣。而且巢的邊緣通常會稍微往內彎,這樣即使颳風也不容易把蛋吹出去。

說到防水,鳥巢的建材才是真正的黑科技!來看看常見的築巢材料跟它們的功能:

材料種類 特殊功能
樹枝草莖 底部支架,留縫隙排水
蜘蛛絲 天然防水膠,固定結構
苔蘚羽毛 吸水後會膨脹堵住縫隙
泥巴唾液 乾燥後形成防水層

更厲害的是,很多鳥巢其實是有隱藏式排水設計的。仔細觀察會發現,巢底的材料排得比較鬆散,雨水會從縫隙流出去,不會積在裡面。而且鳥爸媽選位置也很講究,通常挑樹葉茂密的地方,或是把巢築在樹枝分叉處,這樣就算下大雨也有天然雨傘擋著。

有些鳥類還會隨天氣調整巢的角度,像台灣常見的綠繡眼,牠們會用蜘蛛絲把巢固定在隨風搖擺的細枝上,風大時整顆巢會像搖籃一樣晃動,反而能把雨水甩出去呢!下次看到鳥巢,不妨多觀察幾眼,這些小細節都是鳥類千百萬年進化來的生存智慧喔。

你會在2020年走大運嗎?

超詳細免費2020年生肖運程大分析

免費訂閱即時發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