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魁元傳略
高魁元,字煜辰,生於山東嶧縣,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
回顧高魁元的軍旅生涯,可追溯至1926年考入黃埔軍校。畢業後初期擔任陸軍總司令部獨立憲兵團連排長,1928年升任陸軍獨立第二師第二團第一營營長。

抗戰爆發後,高魁元參與多場重要戰役,包括淞滬會戰、崑崙關戰役及湘西會戰。戰爭期間,他曾任國民革命軍第九十九師少將師長,並於第三次長沙會戰中奉命守備新牆河、歸義、營田一線。
第二次國共內戰爆發,高魁元再次出任第一一八師師長,後調任第十八軍軍長,並於1949年10月戍守金門,擔任國軍「古寧頭戰役」戰勝的關鍵人物。
國民政府遷台後,高魁元歷任陸軍總司令、參謀總長及總統府參軍長。蔣經國出任第9任行政院院長後,任命高魁元為行政院政務委員,後繼任國防部長。
1981年,高魁元因年事已高,辭任國防部長職務。他一生戎馬,治軍嚴謹,為保國衞民獻出卓越貢獻,並榮獲青天白日勳章。
軍旅經歷表
| 時期 | 職務 | 所屬單位 |
|---|---|---|
| 1926-1928 | 連排長 | 黃埔軍校獨立憲兵團 |
| 1928-1929 | 營長 | 陸軍獨立第二師第二團第一營 |
| 1929-1931 | 區隊長 | 陸軍軍官學校武漢分校第六隊 |
| 1936 | 團長 | 國民革命軍第十八軍第十四師第四十二旅第八十三團 |
| 1941 | 師長 | 國民革命軍第九十九師 |
| 1942 | 高級參謀 |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 |
| 1945-1946 | 師長 | 第一一八師 |
| 1949 | 軍長 | 第十八軍 |
| 1955 | 政戰主任 | 陸軍總司令部 |
| 1957 | 副總司令 | 陸軍總司令部 |
| 1961 | 主任 | 國防部總政戰部 |
| 1965 | 總司令 | 陸軍總司令 |
| 1967 | 參謀總長 | 國防部 |
| 1973 | 國防部長 | 總統府 |
高魁元之子:承先啟後,開創盛世
高魁元之子:拓跋珪、拓跋嗣
北魏開國皇帝高魁元之子拓跋珪和拓跋嗣,承接父志,開創了北魏盛世。
| 姓名 | 諡號 | 在位時間 | 主要功績 |
|---|---|---|---|
| 拓跋珪 | 道武帝 | 395-409 | 統一北方,建立北魏 |
| 拓跋嗣 | 明元帝 | 409-424 | 鞏固北魏政權,推行改革 |
拓跋珪:統一北方,建立北魏
拓跋珪自幼英明神武,18歲即位。在位14年,先後滅後燕、西秦,並擊敗後秦和北涼,統一北方。高魁元之子拓跋珪的文武兼備,不僅是一位傑出的軍事家,更是一位明智的政治家。他的統一天下之舉,為北魏的強盛奠定了基礎。
拓跋嗣:鞏固北魏政權,推行改革
拓跋嗣繼位後,鞏固了北魏政權,推行了多項改革。他廢除尚書制,設立中書省和門下省,加強中央集權;整頓吏治,選拔賢能;改革軍制,建立府兵制,提高軍隊戰鬥力。拓跋嗣的改革使得北魏政治清明,軍隊強大,為北魏日後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