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環風水大戰
中銀大廈,矗立於香港中環之地,拔地而起,直衝雲霄,其建築外形猶如一柄寒光四射的三稜鋼刀,令周遭為之咋舌。時人傳言,此大廈的方位與設計,天降煞氣,威震港島。
環顧中銀大廈四周,匯豐銀行屹立對面,風水佈局巧奪天工。雄獅鎮守,公園緩衝,明堂貫通,煞氣盡避,財源滾滾。然而,中銀大廈的出現,打破了這片祥和。


面對中銀大廈的威脅,匯豐銀行毫不示弱。樓頂架起兩門大炮,直指中銀,形成了一場曠世奇觀的「刀炮對決」。更有傳聞,中銀大廈的設計,有意避開煞氣,騎於「風水寶龍」之上,獨佔鰲頭。
另一邊廂,李嘉誠的長江中心大廈,卻極盡信奉風水之術。方方正正的外觀,醜陋不堪,卻被譽為「堅固之盾」。三家巨頭,在寸土寸金的中環,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風水角力。
從古代風水之術至今,堪輿之説深入人心。在香港這座繁華都市,風水學更是深受推崇。中銀大廈、匯豐銀行、長江中心大廈,三足鼎立,成就一段傳奇佳話,成為港島風水 lore 中津津樂道的逸事。
匯豐銀行巧避煞氣,化煞為財
匯豐銀行地處中環尖沙咀,坐擁維多利亞港之畔,氣勢磅礴。其建築設計巧妙,避開尖沙咀直射的煞氣。門前公園,樹木參天,煞氣緩解。兩隻雄獅鎮守,威風凜凜,煞氣消弭。
一樓大堂空曠無物,前門後門展開,煞氣直穿而過,避而不擋。天井中空,煞氣循環,不聚不散。由此,匯豐銀行巧妙化解煞氣,吸納財源,穩立不敗之地。
更為奇特的是,匯豐銀行面對尖沙咀,實為後門。大廈整體騎臨「萬均之龍」之上,形成「騎龍格」,風水大成,財運亨通。
中銀拔地而起,劍指四方
中銀大廈落成於1982年,位於中環核心地段。其設計獨特,外觀猶如一把三稜鋼刀,直衝雲天。三面刀刃,寒光逼人,分別指向匯豐銀行、駐港部隊和港督府。
傳聞,中銀大廈建造之初,有風水師預言,此大廈煞氣沖天,必將帶來災難。果不其然,時任港督不久後便因心臟病去世。此後,港督換人,風水迷們更是添油加醋,將意外與中銀大廈聯繫在一起。
李嘉誠堅信風水,長江中心醜出天際
李嘉誠旗下長江中心大廈,坐落於中銀大廈之畔。李氏極信風水,故而建築設計醜陋不堪,方方正正,卻暗藏玄機。據説,此大廈旨在化解中銀大廈的煞氣,庇佑長江集團。
三座大廈,各據一方,構成了一幅迷人的風水畫卷。民間傳聞和各種坊間説法,更為這段故事增添了幾分神秘色彩。如今,中環風水大戰早已遠去,但其傳奇佳話仍然流傳不息。
香港風水大戰
香港風水大戰,是指香港在1997年回歸中國前夕掀起的一連串風水爭議事件。這些爭議涉及多個大型建築項目,這些項目被認為破壞了香港的風水格局,並導致一系列不幸事件的發生。
建築項目 | 所謂風水問題 | 傳聞後果 |
---|---|---|
中銀大廈 | 三角形結構沖煞港督府 | 港督彭定康病重、財政司司長腳傷 |
長江中心 | 半弧形結構剋制中銀大廈 | 中銀大廈內電腦系統失靈、員工接連離職 |
香港國際機場 | 跑道指向北方,違反風水「坐北朝南」原則 | 飛機事故頻發、旅客迷路 |
滙豐總行大廈 | 屋頂象徵「斬龍脈」 | 香港經濟不景氣、房地產市場下跌 |
太古廣場 | 尖鋭造型沖煞鯉魚門 | 太古集團財運受損、員工流失 |
這些風水爭議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並導致了政府成立「風水委員會」進行調查。調查發現,上述建築項目的風水問題並無科學依據,但這些傳聞對香港社會造成了負面影響。
香港風水大戰事件反映了香港社會在回歸前夕複雜的政治和文化心態。面對中國這個強大的鄰國,一些香港人感到不安,並尋求藉助風水信仰來獲得心理安慰。然而,這些風水爭議也暴露了香港社會中迷信與科學之間的矛盾,以及其在面對現代化挑戰時所面臨的傳統與進步的衝突。
延伸閲讀…
香港中環風水大戰
【古今奇談】香港中環的“風水大戰” – 上海城隍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