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人口,2022年總人口達4693萬人,比去年增加3萬人。這個具有豐富多樣文化背景的省份,城鎮化率也在持續提高,達到51.72%。作為西南部邊疆地區的省份之一,雲南以其迤東道、迤西道、迤南道三迤而聞名,在中國有著重要的地位。佔中國面積4.11%的雲南省,同樣在人口數上也佔有重要位置,佔全國人口3.35%。雲南省確實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地方。


人口情況
2022年,雲南省總人口達到4693萬人,較上年增加了3萬人。出生人口為38.2萬人,出生率為8.14‰;死亡人口為38.5萬人,死亡率為8.21‰;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07‰。全省城鎮人口為2427萬人,鄉村人口為2266萬人,城鎮化率為51.72%,較上年提高了0.67個百分點。雲南省簡稱雲或滇,因清代境內有迤東道、迤西道、迤南道三迤,故又簡稱迤,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西南邊疆的重要省份,省會為昆明市。雲南省總面積約39萬平方公里,佔全國總面積的4.11%,在全國各省份中排名第八。2020年常住人口為4858.3萬人,佔全國總人口的3.35%,排名第十二。雲南省與四川省、貴州省、廣西壯族自治區及西藏自治區相鄰,同時與緬甸、老撾和越南三國接壤。此外,北迴歸線穿越雲南省南部。
雲南是早期人類活動的地區之一,其中最著名的發現是生活在約170萬年前的元謀猿人,這是目前中國乃至亞洲發現的最古老的直立人化石之一。
西漢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漢武帝在今祥雲縣境內設置雲南縣,自此“雲南”一詞開始出現在歷史上。對於“雲南”這個名稱的來源,後世提出了多種猜測,目前有“彩雲之南”、“縣在雲山之南”以及“少數民族地名改易”等説法。
前3世紀,楚國大將莊蹻進入滇池地區,建立了滇國。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在雲南東北部設立郡縣,並開闢了連接內地的五尺道。前109年,漢武帝派將軍郭昌征服西南夷,設益州郡和24個縣,郡治位於滇池縣(今晉寧區),同時開通了通往緬甸和印度的商道,並派唐蒙修復擴建五尺道,改名為“西南夷道”。漢朝征服西南夷的過程中,發現了來自“身毒”(今印度)的商人。三國時期,雲南地區被稱為“南中”。225年,蜀漢丞相諸葛亮率軍降服“南中”的領袖孟獲。
320年代,爨琛在昆川(今晉寧區)稱王,爨氏在雲南的統治持續了約400年。
隋朝末年,中原地區動亂頻繁,而包括巴蜀和滇在內的西南地區經濟社會相對穩定。
唐初,在雲南地區設置姚州,664年設立姚州都督府。唐朝時期,雲南洱海地區出現了六個原始社會部落,稱為“六詔”,分別是蒙舍詔、越析詔、鄧賧詔、施浪詔、浪穹詔、蒙嶲詔。其中,“詔”是當地語言,意為“王”或“首領”。
雲南人口統計與特點
雲南是中國的一個多民族省份,也是中國人口分佈最集中的省份之一。雲南的人口總數約為4800萬人,其中漢族是主要民族,佔總人口的87%。除了漢族外,雲南還有許多少數民族,如彝族、白族、哈尼族、傣族等。
雲南的人口結構相對複雜,各個民族的人口分佈不均勻。雲南的大城市如昆明、大理等常常吸引著大量的人口湧入,尤其是來自農村地區的農民工。這造成了雲南的城市化進程加快,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如城市交通擁堵、住房短缺等。
雲南的人口還具有一些特點。首先,雲南的人口結構年輕化嚴重,年輕人口比例高於全國平均水平。這可能與雲南的經濟發展水平和教育水平有關。其次,雲南還有一部分人口是外來人口,如學生、外籍人士等。這些外來人口的存在豐富了雲南的文化多樣性,同時也給雲南帶來了一些挑戰。
總之,雲南的人口結構多樣化,年輕化和城市化是其中的兩個主要特點。藉著合理規劃和政策的引導,希望可以解決雲南人口結構不平衡以及相應的社會問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