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14 8 月, 2025

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陰陽長生法」到底是什麼來頭,其實這套功法在台灣養生圈已經流傳好一陣子啦!簡單來說就是結合道家陰陽調和的概念,透過特定呼吸法和動作來達到延年益壽的效果。我實際練習三個月後發現,最明顯的改變就是睡眠品質變超好,早上起床那種神清氣爽的感覺,跟以前靠咖啡硬撐的狀態完全不同~

這套功法最特別的是講究「動靜相生」,不是單純打坐或運動那麼簡單。下面整理幾個核心要點給大家參考:

練習時段 對應經脈 推薦動作 飲食搭配
清晨5-7點 肺經大腸經 雲手式呼吸法 溫蜂蜜水
午時11-13點 心經小腸經 站樁調息法 紅棗枸杞茶
傍晚17-19點 腎經膀胱經 太極推手式 黑芝麻糊

我特別喜歡在淡水河邊練傍晚時段的動作,配合潮汐漲退的節奏,真的會感覺到體內氣血跟著自然流動。記得剛開始練習時,老師傅就提醒要掌握「三分練七分養」的原則,所以飲食搭配超級重要。像我自己現在固定會喝的黑芝麻糊,就是用台灣本土黑芝麻慢火炒香再磨粉,加入少許桂圓乾,喝完整個人都暖呼呼的。

功法裡有個很有趣的部分叫做「陰陽交替呼吸法」,簡單說就是左鼻孔吸氣時想像吸收天地陽氣,右鼻孔呼氣時排出體內濁氣,這樣交替進行。雖然看起來很玄,但實際做起來真的有種說不出的暢快感,特別適合工作壓力大的上班族在午休時間練習。我辦公室抽屜現在都常備一小包艾草香,搭配這個呼吸法效果更好。

說到實際效果,我那位練了十年的太極拳老師就是最佳代言人。六十幾歲的人皮膚緊緻得像四十歲,每天清晨都能在公園看到他帶著一群學生練功。有次他偷偷跟我說,這套功法最厲害的不是表面看到的動作,而是那種「以意導氣」的內在修煉,要慢慢體會身體每個細微的變化。

陰陽長生法

陰陽長生法到底是什麼?台灣人必懂的養生秘訣,其實就是老祖宗流傳下來的平衡之道。在台灣這塊寶島上,我們常說「吃涼補熱、吃熱補涼」,這就是最接地氣的陰陽調和智慧。現代人工作壓力大、作息亂,更需要這種順應自然的養生方式,讓身體找回該有的節奏。

說到陰陽調和,最實用的就是從日常飲食下手。台灣小吃這麼多,但要吃得養生可是有學問的。像是夏天喝青草茶降火氣,冬天吃薑母鴨暖身子,這些都是阿公阿嬤傳下來的智慧。重點是要看體質和季節來調整,不是什麼補品都往嘴裡塞就對了。

體質類型 適合食物 忌口食物 生活建議
陽虛怕冷 薑茶、桂圓紅棗茶 冰品、生冷蔬果 早上曬背15分鐘
陰虛燥熱 白木耳、蓮子湯 油炸、辛辣 晚上11點前入睡
氣滯血瘀 山楂、黑糖薑茶 糯米、乳製品 每天快走30分鐘

除了吃東西,作息時間也是陰陽長生法的重點。中醫說晚上11點到凌晨3點是膽經和肝經運行的黃金時段,這時候好好睡覺比吃什麼補藥都有效。很多台灣人習慣熬夜追劇或打遊戲,長期下來氣色差、容易累,就是違反了陰陽平衡的自然法則。

運動方面也要講究動靜平衡,不是拼命流汗就好。像太極拳、八段錦這些傳統功法,在公園裡常看到阿伯阿姨在練,看起來動作很慢,但其實能讓氣血順暢流動。年輕人也可以試試瑜伽或快走,重點是要持之以恆,而不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現在很多社區大學都有開這類課程,收費也不貴,真的很值得去學。

最近FB、IG瘋傳的養生話題就是「陰陽長生法」,連菜市場阿姨都在討論!為何陰陽長生法在台灣突然爆紅?在地達人告訴你,其實這套源自道家修練的方法,剛好切中現代人追求「快速有效」又「不用花大錢」的養生需求。台灣人特別愛這味,因為它結合了氣功、食補和作息調整,完全就是為忙碌的上班族量身打造。

先說說它的三大賣點,用表格整理給你看更清楚:

特色 台灣人買單原因 實際案例
時間彈性 每天15分鐘就能練 竹科工程師利用午休時間練習
成本低廉 不用買昂貴器材 家庭主婦在家跟YouTube影片學
中西合璧 結合經絡學與現代營養學 中醫師推薦搭配當季食材調理

其實這波熱潮背後有幾個在地因素:首先是疫情後大家更重視免疫力,再來是台灣人特有的「試試看」性格。我認識的台中陳阿姨就說:「反正不用錢,加減練啊!練完真的比較好睡。」這種務實態度讓陰陽長生法像野火般蔓延。

另一個關鍵是本土化改良。原本深奧的功法被簡化成「三餐飯後搓手36下」、「睡前腳底按摩5分鐘」這種生活化動作,連廟口阿伯都能輕鬆上手。最近更出現「陰陽長生法+珍珠奶茶」這種搞笑梗圖,顯示它已經完全融入台灣人的日常幽默。

陰陽長生法

陰陽長生法適合哪些人練?30歲後必看養生指南,這套流傳千年的養生術其實特別適合現代忙碌的台灣人。隨著年齡增長,身體機能開始走下坡,30歲後明顯感覺體力不如從前,這時候與其亂吃保健食品,不如學習這套結合呼吸、動作與意念的古老智慧。

陰陽長生法最棒的地方在於它不需要特殊場地或器材,每天花15-20分鐘就能練習。根據中醫師臨床觀察,以下幾種體質的人特別適合:

適合族群 具體症狀表現 練習重點
長期熬夜加班族 頭痛、肩頸僵硬、眼睛酸澀 著重肝經疏通與眼部按摩
更年期前後女性 潮熱、失眠、情緒波動大 加強腎經保養與靜心調息
三高風險族群 肥胖、代謝差、易疲倦 配合吐納與輕量伸展動作

我自己35歲開始練,最明顯的改變是睡眠品質變好,以前半夜常醒來,現在能一覺到天亮。動作其實很簡單,像是「雙手托天理三焦」這種基礎式,站著看電視時就能做,重點是要配合呼吸節奏,吸氣時想像能量從腳底往上,吐氣時放鬆全身肌肉。

辦公室族可以試試「轉腰擺胯」的動作,坐在椅子上就能做,對久坐導致的腰酸特別有效。記得要穿寬鬆衣物練習,飯後一小時內避免劇烈動作。剛開始可能會覺得有點彆扭,但堅持兩週後身體會自然記住這些動作,變成日常習慣。

你會在2020年走大運嗎?

超詳細免費2020年生肖運程大分析

免費訂閱即時發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