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15 7 月, 2025

最近在整理歷史資料時,發現「閻錫山評價」這個話題在網路上討論度意外地高。這位曾經主政山西38年的軍閥,有人說他是「山西王」,也有人稱他是「模範省長」,評價相當兩極。今天就來聊聊這位傳奇人物,看看他在不同面向的表現如何。

閻錫山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他在山西推行的建設。當時中國軍閥混戰,他卻能在山西搞出不少現代化設施,像是修鐵路、辦學校、發展工業,甚至還弄出個「山西幣」自己發行貨幣。這種「關起門來搞建設」的做法,讓山西在亂世中相對穩定,老百姓生活也比其他省份好一些。不過也有人批評,這些建設說穿了都是為了鞏固他的權力,根本不是真心為民。

評價面向 正面說法 負面批評
治理能力 山西建設有成,民生相對安定 獨裁統治,打壓異己
經濟政策 發展實業,自給自足 壟斷經濟,中飽私囊
教育文化 普及義務教育,推動掃盲 思想控制,灌輸個人崇拜
軍事實力 保境安民,抵禦外敵 投機取巧,左右逢源

說到閻錫山的為人處世,那可真是個「老狐狸」。他能在軍閥混戰中屹立不搖,靠的就是那套「中的哲學」——不左不右,見風轉舵。抗戰時跟共產黨合作,戰後又轉向國民黨,這種牆頭草作風讓他在政治上始終能保住地盤。但也因為這樣,國共兩黨對他評價都不高,國民黨覺得他不可靠,共產黨認為他反動。

教育方面,閻錫山倒是做了些實事。他在山西大力推行義務教育,還搞了個「民智漸開」運動,讓識字率提升不少。不過這些教育內容充滿了他個人的思想,說穿了就是洗腦教育。現在山西有些老人家回憶起來,還會說當年讀書都要背「閻主任語錄」,跟後來文革背毛主席語錄有異曲同工之妙。

軍事上,閻錫山最出名的就是那支「晉綏軍」。這支部隊裝備不怎麼樣,但靠著山西易守難攻的地形,硬是讓他當了38年的土皇帝。有趣的是,他打仗很會算計,常常是「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談」,這種務實作風讓他在軍閥混戰中存活最久。不過也因為太會算計,關鍵時刻總是不肯全力相助,導致後來在國共內戰中失去蔣介石信任。

閻錫山評價

閻錫山是誰?這位山西王的一生簡介,讓我們一起來認識這位民國時期的重要人物。他是山西五台人,生於1883年,從小就展現出過人的才智,後來更成為統治山西長達38年的地方軍閥,在動盪的民國時期寫下屬於自己的傳奇篇章。

閻錫山年輕時就讀於山西武備學堂,後來赴日本留學,這段經歷讓他接觸到新式軍事思想。回國後正值辛亥革命爆發,他率領新軍響應革命,從此開啟了政治生涯。在軍閥混戰的年代,他憑藉出色的政治手腕和軍事才能,逐步掌控山西全境,成為名副其實的”山西王”。

時期 重要事件
1883-1911 出生於山西五台,赴日留學
1911-1927 參與辛亥革命,逐步掌控山西
1927-1937 建設山西,推行”模範省”政策
1937-1949 抗日戰爭與國共內戰時期
1949-1960 隨國民政府遷台,晚年生活

在統治山西期間,閻錫山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興辦教育、發展實業、修建鐵路等,讓山西成為當時中國相對富裕穩定的省份之一。他特別重視基層建設,首創”村本政治”,這些政策讓他在民間獲得不少支持。不過他同時也是個精於算計的政治人物,在各大勢力間巧妙周旋,維持山西的相對獨立地位。

抗日戰爭爆發後,閻錫山一方面配合國民政府抗日,另一方面又要防範共產黨勢力的擴張,處境相當艱難。這段時期他的政策經常搖擺不定,反映出亂世中地方軍閥的生存困境。1949年國民政府撤退來台,他也隨之離開大陸,晚年定居陽明山,直到1960年病逝。

閻錫山何時主政山西?他的統治時期解析

講到民國時期嘅山西,就不得不提「山西王」閻錫山呢位傳奇人物。佢從1911年辛亥革命後就開始掌握山西實權,直到1949年國民政府撤退台灣,前後統治山西長達38年,可以話係中國近代史上地方軍閥中在位最耐嘅一位。咁長時間嘅統治,閻錫山喺山西建立咗一套獨特嘅治理模式,甚至被稱為「山西模式」。

閻錫山嘅統治可以分為幾個重要時期:

時期 年份 主要事蹟
崛起期 1911-1927 辛亥革命後掌握山西軍政大權,推行「村本政治」
黃金期 1928-1937 建設山西實業,發展教育,修建同蒲鐵路
抗戰期 1937-1945 與共產黨合作抗日,但同時保持獨立性
衰落期 1945-1949 國共內戰中節節敗退,最終失去山西

佢喺山西推行嘅政策好有特色,例如「六政三事」運動,包括禁煙、剪辮、天足等改革。仲有建立咗一套完整嘅基層行政體系,令到山西喺軍閥混戰時期保持相對穩定。經濟方面,佢大力發展實業,開辦西北實業公司,仲興建咗山西第一條鐵路——同蒲鐵路,令山西嘅工業基礎喺當時全國都算係數一數二。

教育方面閻錫山都落足心機,佢建立咗山西大學堂(後來嘅山西大學),仲推行義務教育,令山西嘅識字率喺全國名列前茅。不過佢嘅統治都有陰暗面,比如打壓異己、控制思想,同埋為咗維持統治不擇手段。特別係後期為咗對抗共產黨,實施「兵農合一」政策,加重咗老百姓嘅負擔。

閻錫山嘅統治風格好實際,佢成日話「存在就是真理」,為咗保住權力可以隨時改變立場。抗戰初期同共產黨合作,後期又轉為敵對,呢種靈活嘅政治手腕令佢喺亂世中屹立不倒。不過最終都敵不過歷史潮流,1949年後黯然離開山西。

閻錫山評價

今天我們來聊聊「閻錫山在山西做了什麼?建設與事蹟盤點」這個話題。這位民國時期主政山西38年的軍閥,雖然評價兩極,但確實留下不少影響深遠的建設。他用「保境安民」的口號經營山西,讓這個內陸省份在動盪年代相對穩定,甚至被稱作「模範省」。

閻錫山最為人稱道的是推動基礎建設,特別是把山西從傳統農業社會帶向工業化。他成立「西北實業公司」,一口氣蓋了鋼鐵廠、水泥廠、紡織廠等現代工廠,還引進德國技術打造太原兵工廠。更厲害的是,他早在1920年代就開始修鐵路,像是同蒲鐵路就是當時的重要工程,雖然是用窄軌省成本,但確實改善了山西交通。

在教育方面,老閻也下了不少功夫。他推行義務教育,據說當時山西學齡兒童入學率是全中國最高。還創辦了山西大學、川至醫專等學校,培養本地人才。不過他同時也搞「洗心社」這種思想控制組織,要求公務員和學生參加,這部分就比較有爭議了。

以下是閻錫山主政期間的主要建設整理:

建設領域 具體項目 實施時間
工業發展 西北實業公司、太原兵工廠 1930年代
交通建設 同蒲鐵路(窄軌) 1928-1933年
教育措施 義務教育、山西大學 1920-1930年代
農業改良 推廣棉花種植、興修水利 1920年代起
金融改革 山西省銀行、發行晉鈔 1919年

在農業方面,他推動種植經濟作物如棉花,還修建滹沱河灌溉工程。金融上則成立山西省銀行,發行地方貨幣「晉鈔」。這些措施讓山西經濟在軍閥混戰時期還能維持運轉,不過後期通貨膨脹問題也蠻嚴重的。總的來說,閻錫山的建設確實改變了山西面貌,但同時也透過「村本政治」加強控制,形成獨特的治理模式。

你會在2020年走大運嗎?

超詳細免費2020年生肖運程大分析

免費訂閱即時發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