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馗:著名的驅邪神祇
鍾馗,唐代傳説中叱吒風雲的鬼首,其貌不揚,卻有斬妖除魔之能。相傳,唐玄宗夢見小鬼盜走玉笛,鍾馗捉拿小鬼,消彌玄宗疾病。玄宗喚畫家吳道子描繪鍾馗形象,諭令懸於朝野,以闢邪祟。


鍾馗法力無邊,能應萬靈之求。民間常貼其畫像,祈求祛災避禍。除夕、端午皆為鍾馗節慶,喚醒其驅邪逐瘟之功力。傳言,鍾馗手執聖劍或靈扇,身邊伴有五鬼,寓意運財賜福,威震四方。
鍾馗緣由眾説紛紜。「蕈類説」認為鍾馗應是菌類名,「唐玄宗夢仙説」傳述玄宗夢中得見鍾馗捉鬼,「唐德宗進士説」則道鍾馗自盡而化神。此等説法傳奇色彩濃厚,並無確切依據。
鍾馗故事演變數千載,民間傳聞不勝枚舉。其形象屢經更迭,由藍袍破帽轉為朱袍烏紗,演繹出豐富多姿的傳説繪畫。至今,鍾馗仍是重要的民間神祇,寄託著人們對平安吉祥的美好祈願。
事項 | 描述 | 細節 |
---|---|---|
身世 | 奇貌異貌的唐代秀才 | 相貌醜陋,才高八斗 |
功績 | 捉鬼驅邪的守護神 | 應萬靈之求,保佑安康 |
節日 | 除夕、端午 | 懸掛畫像,驅邪避禍 |
形象 | 朱袍烏紗,威猛尊貴 | 手執聖劍或靈扇,身旁有五鬼 |
流傳 | 民間傳説流傳千古 | 形象變遷,故事豐富 |
職能 | 斬五毒天師,門神 | 懲奸除惡,守護平安 |
鍾馗是神嗎?
引言
鍾馗這個角色在中國民間傳説和戲曲文化中廣為流傳,其斬妖除魔的形象深深植入人心。然而,關於鍾馗是否為神,一直存在著不同的看法。本文將從歷史記載、民間傳説和學術研究等角度探討這一問題。
歷史記載
最早記載鍾馗的故事出現在唐代段成式的《酉陽雜俎》中。據記載,鍾馗本是唐玄宗年間的一位進士,因相貌醜陋而落第,憤而自殺。死後,玄宗夢見鍾馗手持寶劍,斬殺了侵擾宮廷的惡鬼。於是,玄宗下令將鍾馗畫在宮門上,以驅邪避鬼。
民間傳説
在民間傳説中,鍾馗是一位面目可怖、手持寶劍的鬼神。傳説他原本是人間一介書生,因不受朝廷重用,受盡白眼,遂自刎而死。死後被玉帝封為「驅魔大帝」,負責捉拿妖魔鬼怪,保護百姓安寧。
學術研究
從學術研究的角度來看,關於鍾馗是否為神的問題存在爭議。一些學者認為,鍾馗在漢族民間信仰中具有神格,被視為驅邪鎮宅的神靈。而另一些學者則認為,鍾馗只是民間傳説中的虛構人物,屬於半神或人神的範疇。
表格總結
來源 | 觀點 |
---|---|
《酉陽雜俎》 | 鍾馗是死後被封為鬼神的進士 |
民間傳説 | 鍾馗是玉帝封的驅魔大帝,具有神格 |
學術研究 | 存在爭議,有的認為鍾馗是神,有的認為只是民間傳説人物 |
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