醜的詮釋
在形態上,醜陋是指形體卑微、不堪入目,令人感到不悦。古代《南史》記載,張邵身材矮小,容貌醜陋,但精神卻十分敏鋭。


在性格上,醜惡是指卑劣、可恥的行為。如《史記》記載,項羽將各國君王流放到偏遠的醜陋之地,意在羞辱和貶低他們。
在倫理上,醜指汙穢,有損禮儀。如《文選》所言,辱沒祖先比受宮刑還要屈辱。
在社會上,醜陋形容社會風氣低落,德行衰敗。如《孟子》中提到,當時社會風氣敗壞,人人趨炎附勢,沒有人願意崇尚高尚的道德準則。
在感情上,醜惡指憎恨、鄙視某人。如《左傳》中提到,那些討厭正直之人,打擊正派言論,其實是因為自己內心邪惡。
在相貌上,醜陋本意是低賤,後來引申為容貌不美。如《詩經》中提到,古人築起土冢,用來保衞外來的侵略者。
在家庭中,醜事指令人蒙羞的秘密或行為。如《新序》記載,劉向希望找到賢能之士輔佐國家,以消除朝廷的腐敗之風。
此外,醜陋還可以指奸詐、狡猾之人,如《晉書》中記載,陶侃率領偏師對抗強敵,戰無不勝,消滅了所有的奸賊。
醜的造詞:探索令人不快的概念
醜陋、猙獰、鄙陋、難看、不堪入目,這些詞彙都是形容外觀或內在特質不符合美學標準的貶義詞。醜的造詞繁多,每一個詞都帶有獨特的含義,反映了「醜」的廣泛面向。
常見的醜的造詞
詞彙 | 解釋 | 例句 |
---|---|---|
醜陋 | 外表極其不美觀 | 他那醜陋的容貌讓人難以忘懷。 |
猙獰 | 面容扭曲可怕 | 他的臉上佈滿猙獰的表情。 |
鄙陋 | 行為或言語粗俗下賤 | 他的鄙陋行徑讓人不齒。 |
難看 | 外表不雅觀 | 她穿著一件難看的衣服。 |
不堪入目 | 外觀或行為極其不雅 | 這個房間裡滿是令人不堪入目的景象。 |
醜怪 | 長相或姿態令人感到噁心或恐懼 | 這個醜怪的生物嚇壞了旁人。 |
醜態 | 不雅觀的姿態或行為 | 他喝醉後醜態百出,令人難堪。 |
醜聞 | 惡劣的行為或事件,引起公眾的反感或譴責 | 這個醜聞玷污了他的聲譽。 |
醜惡 | 內心邪惡敗壞 | 他的醜惡行徑令人髮指。 |
醜化 | 故意使某人或某事物顯得不雅或貶值 | 別人的惡意醜化並不能抹煞我的努力。 |
醜的造詞延伸
除了上述常見的醜的造詞外,還有許多其他與「醜」有關的詞彙:
- 貶義的詞彙:
- 猥瑣、邋遢、齷齪、污穢、不堪回首
- 中性的詞彙:
- 普通、平庸、一般、不突出
- 正面的詞彙:
- 特殊、另類、標新立異、離經叛道(在某些場合下)
醜與美的辯證
「醜」的主觀性和相對性一直是美學領域的重要議題。「醜」往往與「美」的概念形成對照,但兩者的界線並非絕對。在不同的文化和歷史時期,對於醜與美的標準有著不同的詮釋。
某些在過去被視為醜的事物,在現代社會可能被認為是另一種形式的美。例如,哥德式的建築風格在中世紀被視為醜陋,但如今卻被讚譽為建築傑作。同樣地,巴洛克藝術中的矯揉造作,在當時被認為是過於花哨,但現在則成為這段藝術時代的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