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什麼顏色?原來色彩學這麼有趣!
每次看到簡報模板上那些漂亮的配色,你是不是也會好奇「這是什麼顏色」?其實顏色背後藏著很多學問,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那些我們每天看到卻不一定叫得出名字的顏色。像是簡報常用的莫蘭迪色系,那些灰灰粉粉的顏色其實都有自己專屬的名字喔!
常見簡報配色解析
顏色名稱 | 色碼 | 適合場合 |
---|---|---|
霧霾藍 | #A7C4BC | 專業報告、醫療簡報 |
珊瑚粉 | #FF7F50 | 行銷提案、教育簡報 |
橄欖綠 | #6B8E23 | 環保議題、農業簡報 |
香檳金 | #F0E68C | 精品介紹、慶典簡報 |
做簡報的時候,選對顏色真的很重要。像是金融業簡報用深藍色給人穩重的感覺,科技業常用銀灰色展現未來感,而教育類簡報則適合溫暖的鵝黃色。有時候看到一些簡報模板會特別標註「商務藍」、「活力橙」這些名字,其實都是設計師為了讓大家更好理解顏色特性而取的暱稱。
最近很流行的那種「奶茶色系」簡報模板,其實是由淺咖、米白和淺棕調配出來的。這種配色看起來特別舒服,很適合用在需要長時間閱讀的報告上。我發現很多免費的PPT模板網站都會把顏色分類得很仔細,像是「沉穩色系」、「活潑色系」這樣,讓使用者可以快速找到適合自己主題的配色方案。
說到顏色辨識,有時候真的會讓人很困惑。像是同樣叫「玫瑰金」,不同品牌的定義可能就不太一樣。有些偏粉,有些偏金,這就跟每家油漆行的「百合白」其實都不太一樣是同樣的道理。所以專業的設計師在做簡報時,都會特別標註色碼,這樣才不會因為顯示器不同而跑色。
這是什麼顏色?教你快速辨識日常物品的色彩
每次看到路上那些鮮豔的招牌或是朋友穿的衣服,你是不是也會忍不住想問:「這到底是什麼顏色啊?」其實辨識顏色沒有想像中那麼難啦!今天就用最生活化的方式,帶你認識那些我們每天都會遇到的顏色,保證看完之後再也不會搞混啦~
先從最常見的開始說起。像是便利商店的招牌,全家是藍綠色,7-11是紅橘色,萊爾富則是綠色,這些都是台灣人一眼就能認出來的顏色對吧?不過有些顏色就真的很容易讓人困惑,像是「奶茶色」和「米色」到底差在哪?其實奶茶色會帶一點粉橘調,米色則是偏黃的淺棕色,下次買衣服時可以特別注意看看!
下面整理幾個容易搞混的顏色對照表,幫你快速分辨:
物品 | 常見顏色名稱 | 實際色調描述 |
---|---|---|
珍珠奶茶 | 奶茶色 | 淺棕色帶粉橘調 |
台灣郵筒 | 郵政綠 | 偏深的藍綠色 |
青蘋果 | 蘋果綠 | 明亮的黃綠色 |
天空 | 天藍色 | 淺藍帶灰調 |
說到辨色,光線影響真的超大!同件衣服在日光燈下和自然光下看起來可能完全不一樣。建議大家在買東西的時候,可以拿到窗邊或是不同光源下看看,才不會買回家才發現顏色跟想像中差很多。像是那種「霧面玫瑰金」的手機殼,在黃光下根本就是咖啡色啊~(笑)
另外要提醒的是,現在很多顏色都有很文青的名字,什麼「莫蘭迪灰」、「酪梨綠」,聽起來很厲害但其實就是灰色和淺綠色啦!不要太被這些名稱迷惑,實際看到顏色才是最準的。
你有沒有跟朋友爭論過一件衣服到底是藍綠色還是灰藍色?為什麼我們看到的顏色會不一樣?視覺差異大解析,今天就來聊聊這個有趣的話題。其實每個人看到的顏色確實可能不同,這跟我們的生理構造和生活經驗都有關係。
首先,眼睛裡的視錐細胞決定了我們對顏色的感知。有些人天生視錐細胞比較敏感,能分辨更多細微的色差;有些人則相對遲鈍,容易把相近的顏色搞混。科學家發現,女性通常比男性更能辨別顏色,這可能跟演化有關,畢竟古代女性需要採集果實,分辨成熟度。
影響因素 | 說明 | 例子 |
---|---|---|
生理差異 | 視錐細胞數量與敏感度不同 | 色盲患者看到的紅色與常人不同 |
文化背景 | 語言中對顏色的分類方式 | 有些語言沒有區分藍綠的詞彙 |
環境光線 | 光線強弱與色溫影響 | 同件衣服在黃光下看起來更暖 |
再來,我們從小到大的生活經驗也會影響對顏色的認知。比如住在海邊的人可能對藍色的細微變化更敏感,而常接觸設計工作的人通常受過專業訓練,能說出「蒂芬妮藍」或「孔雀藍」這種精確的顏色名稱。有趣的是,有些語言根本沒有區分藍色和綠色的詞彙,使用這些語言的人確實會把相近的藍綠色視為同種顏色。
光線的影響也不能忽略。你有沒有發現商場裡的衣服回家後看起來顏色不太一樣?這是因為不同光源的色溫會改變我們對顏色的感知。日光燈偏冷、鎢絲燈偏暖,連手機螢幕的顯色設定都會讓你看到的照片顏色產生偏差。下次跟朋友爭論顏色時,不妨先確認你們是不是在同樣的光線環境下觀看。
今天要來跟大家分享「如何用簡單方法教小朋友認識顏色?親子教學分享」,這真的是很多爸媽頭痛的問題啊!其實只要掌握幾個生活化的小技巧,就能讓孩子在玩樂中自然學會辨識顏色,完全不用死記硬背喔。
首先最推薦的就是從日常用品開始教起,像是吃飯時可以指著紅蘿蔔說「這是紅色的」,看到香蕉就說「黃色的香蕉」。我發現小朋友對食物的接受度特別高,因為每天都會接觸到。記得要重複說幾次,但不要太刻意,就像聊天一樣自然帶過就好。
另外我也很愛用這個簡單的顏色配對遊戲,準備起來超容易:
遊戲道具 | 玩法說明 | 效果 |
---|---|---|
彩色積木 | 讓孩子找出相同顏色的配對 | 訓練辨識能力 |
色紙 | 請孩子把東西放在對應色紙上 | 加強記憶連結 |
蠟筆 | 畫畫時強調使用的顏色名稱 | 結合創作樂趣 |
帶孩子出門散步也是認識顏色的好時機!看到路上的車子、路標、樹葉,都可以隨機教學。我兒子就是這樣學會「綠色」的,因為他超愛找路邊的小草和樹葉。記得要用驚喜的語氣,像是「哇!這朵花是紫色的耶~」,孩子會更投入喔。
洗澡時間也能玩顏色遊戲喔!我在浴缸裡放不同顏色的塑膠玩具,跟孩子說「把黃色小鴨拿給媽咪」,或是「紅色杯子在哪裡?」水花加上鮮豔的顏色,小朋友通常都玩得超開心,根本忘記是在學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