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mobile01上看到很多人在討論「車位選擇mobile01」這個話題,發現原來選車位學問這麼大啊!特別是買預售屋的時候,車位位置真的會影響以後的生活便利性。我自己也研究了好久,整理一些實用資訊給大家參考。
首先要注意車位跟電梯的距離,這個真的超重要!像我朋友買了離電梯最遠的位子,每次採買完都要走超久,夏天搬東西搬到滿頭大汗。建議可以優先選擇靠近電梯的位子,特別是家裡有老人小孩的話。另外也要注意車位旁邊有沒有柱子,有些位子雖然便宜但很難停車,技術不好的人可能會常常A到。
車位類型 | 優點 | 缺點 | 適合對象 |
---|---|---|---|
靠電梯位 | 搬東西方便 | 價格較高 | 家庭主婦/長輩 |
靠牆位 | 通常較便宜 | 開門空間小 | 預算有限者 |
獨立車位 | 兩邊都可開門 | 價格最高 | 新車車主 |
轉角位 | 進出方便 | 容易被打擾 | 常加班晚歸者 |
再來就是車位大小問題,現在很多建商為了多賣幾個位子,把車位做得超剛好。建議一定要實際丈量看看,特別是如果你開的是休旅車或七人座,有些車位根本停不進去。mobile01上就有人分享買了車位才發現車子停不進去,最後只能轉賣的慘痛經驗。
另外也要注意車位上方有沒有管線或消防設備,這些雖然不影響停車,但萬一漏水或需要維修就很麻煩。特別是機械車位更要小心,之前看過有人分享機械車位故障導致車子卡住的狀況,維修費用驚人。所以如果預算允許,平面車位還是首選啦!
最近「新手買房該如何挑選車位?Mobile01網友熱議」這個話題在論壇上討論超熱烈!買房已經夠頭痛了,車位怎麼選更是讓很多首購族霧煞煞。今天就來分享網友們的實戰經驗,幫大家整理幾個挑車位的重要眉角,看完保證讓你少走很多冤枉路。
首先一定要看車位位置,網友們最推「獨立柱邊」或「靠牆」的車位,因為這種通常比較好停,開門也不怕A到隔壁的車。反而是中間夾心餅乾的車位最NG,遇到旁邊停休旅車的話,連下車都困難。另外記得實際走一趟停車場,看看車道轉彎處會不會太窄,有些建案的車道設計真的很考驗技術,每天這樣進進出出會很崩潰。
再來就是車位大小,標準車位至少要250×550公分才夠用。現在很多新車越做越大,網友特別提醒要留意「機械車位」的尺寸限制,像有些只能停1500公斤以下的車,買了才發現愛車超重就尷尬了。以下是常見車位類型比較:
車位類型 | 優點 | 缺點 | 適合對象 |
---|---|---|---|
平面車位 | 好停、保養簡單 | 價格較高 | 預算充足者 |
機械車位 | 價格較便宜 | 限高限重、維修麻煩 | 小車車主 |
坡道車位 | 進出方便 | 可能有積水問題 | 常開車通勤者 |
最後別忘了確認產權問題!有些建案的車位是「公設」不能單獨買賣,要特別注意。網友分享最好選擇「獨立權狀」的車位,以後要轉手也比較有彈性。另外車位管理費也要問清楚,有些豪宅社區的車位管理費貴得嚇人,這些隱形成本都要算進去才不會吃虧。
最近在找車位時,發現身邊朋友都推薦B1車位,到底為什麼大家都説B1車位比較好?實際使用心得分享來告訴你!我自己租了B1車位快兩年,真心覺得比B2或其他樓層方便很多。首先最明顯的就是進出快速,不用在停車場繞來繞去,尤其下班累得要死時,少繞一圈都覺得謝天謝地。而且B1通常離電梯或樓梯間比較近,買完東西大包小包時,這個優勢直接放大100倍!
另外很多人沒講到的是,B1的空氣品質通常比較好。我自己觀察過,B2以下濕氣重又悶,尤其夏天根本像在蒸籠裡,車子放久了還容易有霉味。B1因為靠近地面,通風好很多,連帶車子內裝也比較不會受潮。不過缺點就是B1車位價格通常貴一點,但長期用下來真的值得。
這邊整理幾個B1和其他樓層的比較給大家參考:
比較項目 | B1車位 | B2以下車位 |
---|---|---|
進出時間 | 快(少繞圈) | 慢(要多繞) |
離電梯距離 | 通常較近 | 通常較遠 |
空氣品質 | 較乾燥通風 | 較潮濕悶熱 |
價格 | 較高 | 較低 |
安全性 | 監視器較完善 | 死角可能較多 |
說到安全性,B1還有一個隱藏優點是監視器通常比較多,畢竟是主要出入口嘛!我之前住的地方B3車位被刮到,調監視器才發現畫質超糊根本看不清楚,但B1的鏡頭就明顯好很多。雖然說停車技術好最重要,但有多一層保障總是安心點。還有啊,B1的燈光普遍比較亮,晚上取車時不用摸黑找車,對女生來說特別重要。
最近在找車位的朋友一定很糾結「機械車位VS平面車位怎麼選?過來人經驗談」這個問題。我自己也是換過三次房子、用過不同車位的老司機了,今天就來分享一些實際使用心得,讓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做選擇。
先說機械車位,它的最大優勢就是價格親民,通常比平面車位便宜2-3成。像我在台北市區的第一個家,就是買機械車位,畢竟預算有限嘛。不過要注意的是,機械車位有分好幾種,最常見的是升降橫移式,這種要特別注意車高限制,我的休旅車就曾經卡到頂棚,後來只好換車…而且機械結構久了難免會有故障問題,我們社區就遇過幾次停電或機械故障,車子卡在上面下不來的窘境。
平面車位雖然貴一些,但真的方便很多。現在住的社區就是平面車位,不用等機械運轉,隨時想出門就出門。特別是家裡有老人小孩的話,平面車位的安全性高很多,不用擔心機械故障或操作失誤的問題。而且平面車位通常空間比較大,像我鄰居開貨車的,就只能選平面車位才停得下。
這邊幫大家整理一個簡單比較表:
比較項目 | 機械車位 | 平面車位 |
---|---|---|
價格 | 較便宜(約市價7-8折) | 較貴 |
使用便利性 | 需等待機械運轉 | 隨停隨走 |
維護成本 | 每月需分攤機械保養費 | 幾乎無額外費用 |
車型限制 | 限高1.55-1.7米 | 無特殊限制 |
轉手難易度 | 較難 | 較容易 |
另外要提醒的是,買機械車位一定要確認產權登記方式。有些是獨立權狀,有些是持分共有,這會影響到未來轉賣的難易度。我朋友就遇過想賣房時,因為車位是持分式,導致買方意願降低的狀況。還有就是要考慮社區的管委會運作狀況,機械車位很依賴定期保養,如果社區管理不佳,後續問題會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