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時鐘與排毒時序
時間段 | 器官 | 排毒功能 |
---|---|---|
00:00~06:00 | 肺部 | 咳嗽發作,避免用藥。促進呼吸代謝。 |
06:00~09:00 | 大腸 | 排毒期,養成定時排便習慣。 |
09:00~12:00 | 脾臟 | 維持脾經運作,避免冰品導致脾臟損壞。 |
12:00~15:00 | 小腸 | 飲食過度會阻礙排毒。 |
15:00~17:00 | 膀胱經 | 冥想、按摩、遠紅外線照射有助能量流動。 |
17:00~19:00 | 腎臟 | 選擇清淡食物,避免不健康油脂。 |
19:00~21:00 | 心血管 | 補充魚油、脂肪酸、B羣,有助睡眠。 |
21:00~23:00 | 免疫系統 | 靜下心來,避免焦慮,適宜緩和運動。 |
23:00~01:00 | 身體 | 務必入睡,避免進食。 |
01:00~03:00 | 肝臟 | 重要排毒期,避免熬夜,防止貧血。 |
03:00~05:00 | 肺部 | 深度睡眠,促進造血機能。 |
生物生理時鐘的發現與機制


隨著生物體研究的進展,科學家發現植物、動物甚至人類都具有類似的生理時鐘。這種現象也被稱為晝夜節律。
18世紀,天文學家 Jean Jacques d’Ortous de Mairan 研究發現,含羞草的葉子在白天向著陽光,晚上關閉,即使置於黑暗環境,葉子仍會遵循相同時間開啟和關閉。這暗示著含羞草擁有一個內在的生理時鐘。
後續研究表明,調節生理時鐘的基因被命名為「週期」(period),該基因轉錄而成的 PER 蛋白質會在特定時間累積和降解。透過負回饋機制,PER 蛋白質會抑制「週期」基因的轉錄和轉譯,從而形成穩定的生理時鐘循環。
此外,另一段關鍵基因「永恆」(timeless)被發現,其產生的 TIM 蛋白質與 PER 蛋白質結合後,能進入細胞核從而完成負回饋機制。
生理時鐘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生理時鐘對我們的身體健康至關重要。它調節著許多生理功能,包括睡眠模式、荷爾蒙分泌、體温和新陳代謝。
當我們的外部環境和內部生理時鐘不一致時,會引發許多健康問題。例如,長期失眠或輪班工作等因素會使身體難以適應其自然的生理週期,增加肥胖症、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風險。
時區變換對生理時鐘的影響
時差會干擾我們的生理時鐘,導致一系列生理症狀,如失眠、疲勞和注意力不集中。當我們穿越時區時,我們的生理時鐘需要適應新的時區,這可能會導致短暫的調整時期。
尋求平衡:遵循生理時鐘
尊重我們的生理時鐘,遵循其自然週期是維持健康和幸福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立規律的睡眠模式、選擇健康的飲食習慣、並適度運動,都能幫助我們保持生理時鐘的平衡,從而促進整體健康。
身體時鐘:維持生理機能的內部指揮家
身體時鐘,也稱作生理時鐘,是一種內建於我們體內的 24 小時節律,負責協調我們許多生理機能,包括睡眠-清醒週期、荷爾蒙分泌、代謝和體温調節。身體時鐘對於我們的健康和幸福至關重要,當它失調時,可能會導致各種健康問題。
身體時鐘的組成和運作
身體時鐘由位於下丘腦的 suprachiasmatic nucleus (SCN) 控制。SCN 中的神經元對光線變化很敏感,會根據環境光線的明暗調節我們身體的 24 小時節律。當光線照射到視網膜時,信號會傳送到 SCN,SCN 會釋放荷爾蒙褪黑激素以促進睡眠。當光線微弱時,褪黑激素的分泌量就會減少,讓我們感到清醒。
身體時鐘與生理機能
身體時鐘在生理機能的調節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以下是一些例子:
生理機能 | 身體時鐘的影響 |
---|---|
睡眠-清醒週期 | 調節晝夜節律,影響睡眠品質和時間 |
荷爾蒙分泌 | 控制荷爾蒙釋放的時間,影響情緒、食慾和生殖 |
代謝 | 影響新陳代謝率和能量消耗 |
體温調節 | 調節體温隨著一天推移而變化的節律 |
免疫系統 | 影響免疫功能,影響抵抗感染的能力 |
身體時鐘失調的影響
當身體時鐘失調時,可能會導致一系列健康問題,包括:
- 失眠
- 疲勞
- 情緒不穩
- 食慾異常
- 荷爾蒙失衡
- 免疫系統功能下降
保持身體時鐘健康
維持身體時鐘健康對於整體健康至關重要。以下是保持時鐘正常運作的一些建議:
延伸閲讀…
樂活24小時,一生受用的「生理時鐘」養生法
身體怎麼知道白天的白、懂夜的黑?生理時鐘的分子運作機制
- 每天規律睡眠,並確保充足的睡眠。
- 定時用餐並避免深夜進食。
- 規律運動,但在睡前避免劇烈運動。
- 接觸自然光,特別是早晨。
- 如果必須夜班工作或旅行,請採取措施調整身體時鐘。
- 避免會干擾睡眠的咖啡因和尼古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