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15 7 月, 2025

花木之間的生活美學

每次走進花市,總會被那些生氣蓬勃的花木吸引。台灣氣候溫暖濕潤,特別適合種植各種觀賞植物,從陽台的小盆栽到公園裡的參天大樹,花木不僅美化環境,更能療癒人心。今天就來分享幾個台灣人最愛的植栽選擇,還有一些實用的養護小技巧。

台灣常見花木推薦

植物名稱 適合環境 開花季節 養護難度
九重葛 全日照 全年 ★★☆☆☆
蝴蝶蘭 半陰處 冬季 ★★★☆☆
桂花 半日照 秋季 ★★☆☆☆
茶花 半陰處 冬春季 ★★★★☆
雞蛋花 全日照 夏季 ★★☆☆☆

說到九重葛,這可是台灣路邊最常見的花木之一,鮮豔的苞片從鐵窗、圍牆垂掛下來,特別有熱帶風情。我家陽台就種了兩盆,只要記得定期修剪,幾乎不用特別照顧就能長得很好。最近發現一個小秘訣,在開花前稍微控水,反而會讓花開得更茂盛呢!

蝴蝶蘭是另一個台灣人過年必買的應景花卉,現在品種越來越多,從傳統的白色到粉紅、黃色都有。很多人以為蘭花很難養,其實只要掌握”不乾不澆、澆則澆透”的原則,放在通風的窗邊就能活得很好。我辦公室那盆已經開了三個月還沒謝,同事都說我是綠手指,其實只是比較了解它的習性而已。

最近迷上了多肉植物,這種來自乾燥地區的花木在台灣也能長得很好,特別適合沒時間照顧植物的上班族。我書桌上那盆石蓮花,兩個禮拜澆一次水就夠了,有時候忘記照顧反而長得更肥美。不過夏天要特別注意通風,不然容易爛根,這可是用幾盆多肉的性命換來的經驗啊!

花木

新手如何照顧陽台花木?5個超實用技巧分享

最近好多朋友開始在陽台種花草,但常常聽到有人抱怨「怎麼又枯掉了啦~」。其實照顧植物沒那麼難,只要掌握幾個小技巧,連新手都能讓陽台變小花園喔!今天就來分享5個超實用的照顧撇步,讓你輕鬆當個綠手指。

第一招:選對植物超重要
陽台環境跟地面不一樣,要考慮日照、風向和空間。建議新手從好養的植物開始,像是綠蘿、虎尾蘭或長壽花,這些都是出了名的「懶人植物」。我家陽台朝西,下午太陽超毒,種了幾盆九重葛反而長得超好,選對植物真的差很多!

第二招:澆水時間有學問
很多人植物死掉都是因為「太愛澆水」!其實要看季節調整,夏天最好在早上或傍晚澆,避免中午太陽大時澆水會燙傷根部。冬天就可以晚點澆,等土乾了再給水。用手指戳土2-3公分,如果乾乾的再澆就好。

常見植物澆水頻率參考表

植物種類 夏季澆水 冬季澆水
多肉植物 7-10天1次 2-3週1次
觀葉植物 3-5天1次 1-2週1次
開花植物 2-3天1次 5-7天1次

第三招:盆器選擇不能馬虎
塑膠盆雖然便宜,但透氣性差,新手建議用陶盆或水泥盆。記得一定要選底下有洞的,不然根部會爛掉。我曾經貪漂亮買了沒洞的玻璃盆,結果不到一個月就跟我說再見了…現在學乖了,寧願多花點錢買好盆子。

第四招:定期轉盆很重要
植物會向光生長,如果一直固定方向,會長得歪七扭八。我每兩週會把花盆轉180度,這樣植株才會長得勻稱。特別是開花植物,轉盆可以讓花苞分布更平均,開花時會更漂亮喔!

第五招:簡單修剪促進生長
看到枯葉黃葉不要捨不得,要馬上摘掉,不然會影響其他健康枝葉。開完花的枝條也可以稍微修剪,這樣植物會把養分留給新芽。我家的茉莉花就是定期修剪後,今年花開得特別多,整個陽台都香香的~

台北哪裡可以買到便宜又漂亮的花木?在地人推薦這幾家!想在台北市區找到CP值高的花木盆栽,其實有幾家在地人私藏的好去處。這些地方不只價格親民,老闆們更是經驗老道,會根據你的需求推薦適合的植物,甚至教你怎麼照顧,完全不用擔心買回家養不活。

首先要推薦的是內湖花市,這裡週末總是擠滿愛花人,價格比市區花店便宜至少3成。特別是早上8點前來,還能搶到剛到貨的新鮮花材。我常在這邊買小盆栽送朋友,像是多肉組合150元就有找,開運竹也只要80元起。老闆阿伯人超好,買多還會送肥料。

另外建國假日花市也是必逛,這裡攤位超多可以慢慢比價。特別推薦靠近仁愛路那頭的「綠手指」攤位,他們家的觀葉植物品種超齊全,龜背芋、琴葉榕這些網美植物,價格都比網拍便宜。上週我才買了盆超健康的龜背芋,只要350元,同樣大小在花店可能要600元以上呢!

花市名稱 推薦攤位 特色商品 價格範圍
內湖花市 入口第二攤 多肉組合、開運竹 80-300元
建國假日花市 綠手指 龜背芋、琴葉榕 200-800元
台北花卉批發市場 3樓B區 鮮切花、蘭花 100-500元

如果想買大量或特殊品種,台北花卉批發市場的3樓B區絕對要去看。這裡凌晨4點就開門,是很多花店老闆的進貨地。我常在這邊買整把的滿天星才50元,比外面便宜一半。記得要穿好走的鞋子,因為真的會逛到忘我!最近他們還引進了很多泰國來的特殊蘭花,一株300元起,送禮體面又划算。

除了這些大型花市,其實巷弄裡也藏著不少寶藏小店。像永康街巷子裡的「小綠芽」,老闆娘會根據你家採光推薦植物,還會附上手寫照顧小卡。我家的虎尾蘭就是在這邊買的,養了兩年還越長越好,每次經過都會跟老闆娘更新近況,就像朋友一樣親切。

花木

為什麼我家花木總是養不活?專家解析常見死因

每次看到鄰居陽台花木茂盛,自己家的卻總是枯黃凋零,真的會讓人很沮喪。其實植物養不活通常不是因為你手殘,而是忽略了一些基本照顧原則。今天就來聊聊那些我們常犯的錯誤,讓你的花草也能健康長大。

首先最常見的問題就是「過度關心」,很多人以為天天澆水就是愛植物,結果反而讓根部爛掉。植物跟人一樣需要呼吸,土壤太濕會讓根部窒息。建議可以用手指插入土中約2公分,感覺乾燥再澆水就好。另外,選錯盆栽也很致命,沒有排水孔的容器就像給植物穿雨鞋洗澡,水分排不出去自然會出問題。

以下是幾種常見植物死因的對照表:

症狀表現 可能原因 解決方法
葉子發黃掉落 澆水過多或日照不足 減少澆水頻率,移至明亮處
葉緣焦枯 陽光直射過強或肥料過濃 移至半陰處,稀釋肥料濃度
植株徒長細弱 光照不足 增加日照時間或使用植物燈
突然枯萎 根部腐爛或蟲害 檢查根部,更換土壤,噴灑藥劑

再來很多人會忽略環境適應性的問題,明明買的時候很漂亮,回家沒幾天就開始枯萎。這是因為植物也需要時間適應新環境,突然的溫差、濕度變化都會造成壓力。建議剛買回來的植物可以先放在半陰處1-2週,等它適應後再移到預定位置。另外,台灣夏天特別悶熱,有些植物像是多肉反而要減少澆水,冬天則要注意保暖,這些季節性調整都很重要。

施肥也是門學問,太多會「燒根」,太少又長不好。一般觀葉植物2-3個月施一次緩效肥就夠了,開花植物則要在花期前補充磷鉀肥。記得施肥後要澆透水,避免肥料堆積造成傷害。還有就是很多人會用喝剩的茶水、牛奶澆花,這其實很容易引來蟲害或讓土壤變質,最好還是用清水最安全。

你會在2020年走大運嗎?

超詳細免費2020年生肖運程大分析

免費訂閱即時發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