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漢 王充 《論衡·別通》中有云:「夫大人之胸懷非一,才高知大,故其於道術無所不包。」 胸懷,乃容納天地萬物之廣闊心靈,綻放無盡智慧之明鏡。其容量之巨,氣度之寬,歷來為文人墨客所讚頌。
《宋書·蕭惠開傳》:人生不得行胸懷,雖壽百歲猶為夭也。


《朱子語類》卷三二:亦見得 子游 胸懷也恁地開廣。
巴金 《懷念魯迅先生》:但先生‘吃的是草,擠出來的是奶和血’這是多麼優美的心靈,多麼廣大的胸懷!
《後漢書·獻帝紀》:時上年十五,每事出於胸懷,皆此類也。
《史通·書志》:斯皆不凴章句,直取胸懷。
《涑水記聞》卷一:丈夫臨大事可否,當自決胸懷,乃來家間恐怖婦女何為耶!
《古屋》:我的胸懷裏充滿著輕快靜謐的感覺。
表:胸懷的寬廣與包容
朝代 | 典籍 | 名句 | 內涵 |
---|---|---|---|
晉 | 《後漢書·獻帝紀》 | 時上年十五,每事出於胸懷,皆此類也。 | 年少君王胸懷寬廣,決策出於己思。 |
唐 | 《史通·書志》 | 斯皆不凴章句,直取胸懷。 | 著述不拘泥於形式,直抒胸中所思。 |
宋 | 《涑水記聞》卷一 | 丈夫臨大事可否,當自決胸懷,乃來家間恐怖婦女何為耶! | 男子遇事應當決斷,而非瞻仰他人。 |
宋 | 《宋書·蕭惠開傳》 | 人生不得行胸懷,雖壽百歲猶為夭也。 | 生而不達志,雖長壽亦無意義。 |
宋 | 《朱子語類》卷三二 | 亦見得 子游 胸懷也恁地開廣。 | 子游 胸懷寬廣,見識開闊。 |
漢 | 《論衡·別通》 | 故夫大人之胸懷非一,才高知大,故其於道術無所不包。 | 君子胸懷非淺,博學多智,遍覽羣藝。 |
現代 | 《懷念魯迅先生》 | 但先生‘吃的是草,擠出來的是奶和血’這是多麼優美的心靈,多麼廣大的胸懷! | 魯迅先生心懷悲憫,為民鼓與呼。 |
現代 | 《古屋》 | 我的胸懷裏充滿著輕快靜謐的感覺。 | 身處幽靜環境,心懷舒暢平和。 |
胸懷萬物,心繫蒼生
胸懷,是廣納萬物、承載無垠的襟懷。它不只指向個人內心的氣度和格局,更反映出一個人的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正所謂「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胸懷開闊之人,必能包容異己,容納萬象;而心胸狹隘者,只能故步自封,難以施展抱負。
胸懷的境界
胸懷的境界,有多個層次。初級的胸懷,僅止於容納個人周遭的事務,能與家人、朋友融洽相處,處理生活中的大小瑣事。稍高一級的胸懷,便是能包容社羣中的不同觀點,與人為善,互助互惠。最高級的胸懷,則超越個人和社羣的界限,心繫國家、蒼生,甚至是全人類的福祉。
胸懷的境界 | 特徵 |
---|---|
個人層次 | 能融洽相處 |
社羣層次 | 能包容異己 |
國家層次 | 心繫國家 |
人類層次 | 關注全人類 |
開拓胸懷的方法
開拓胸懷的方法,有以下幾點:
- 涵養閲讀:書籍是 mở rộng tầm nhìn 的最佳途徑。透過閲讀不同的書籍,我們可以瞭解不同的觀點和文化,促使我們跳脱自己的思維框架。
- 遊歷四方:旅行能讓視野更加開闊。在不同的地方體驗不同的生活方式,見識不同的風俗民情,有助於培養我們對世界的包容和理解。
- 結交益友:與心胸開闊的朋友交往,能潛移默化地提升我們的胸襟氣度。從他們的談吐和舉止中,我們可以學習到如何待人接物,如何包容異己。
- 反省自我:時常檢視自己的言行舉止,反省是否心胸狹窄,是否與人為善。透過不斷的自我反省,我們才能發現自己的缺點,進而加以改善。
胸懷的益處
胸懷開闊,不僅能提升個人的氣度和素養,更能為社會帶來正面的影響:
- 化解紛爭:有容乃大的胸襟,能有效化解紛爭。當衝突發生時,胸懷開闊之人能以寬容的態度溝通,尋求共識,避免矛盾激化。
- 促進合作:包容的心胸,能促進人際關係和社會合作。當人們願意接納不同的意見,理解不同的立場時,就能攜手合作,共同解決問題。
- 引領進步:心繫蒼生的胸懷,能激勵人們追求進步。當人們懷抱著為國家、為人類服務的使命感時,就能發揮無窮的潛力,推動社會向前發展。
結論
胸懷,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特質。只有胸懷開闊之人,才能容納萬物,心繫蒼生。透過涵養閲讀、遊歷四方、結交益友和反省自我等方法,我們可以不斷開拓胸襟,提升自我,為社會帶來正面的影響。正所謂「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讓我們共同擁抱開闊的胸懷,讓世界充滿包容與和諧。
延伸閲讀…
胸懷_百度百科
辭典檢視[胸懷: ㄒㄩㄥㄏㄨㄞ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