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3 9 月, 2025

今天要來跟大家分享超道地的粳仔粿做法,這可是阿嬤時代流傳下來的古早味點心!軟Q的外皮配上鹹香內餡,吃過的人都會懷念那個樸實的好滋味。現在外面越來越難買到正宗口味,不如自己動手做,材料簡單又便宜,跟著我的步驟保證零失敗~

準備材料這邊幫大家整理成表格,記得要買齊喔:

材料名稱 份量 備註
在來米粉 500g 記得選粗顆粒的比較香
滾水 700ml 一定要沸騰的熱水
豬油 2大匙 用自家炸的更香
蘿蔔乾 150g 菜脯要選淡色不死鹹的
蝦米 30g 泡軟後切碎爆香
油蔥酥 3大匙 自己炸的風味更足

首先處理餡料部分,蘿蔔乾要泡水10分鐘去鹹味,擰乾後切細丁。熱鍋下豬油爆香蝦米,等到香味出來後放蘿蔔乾小火慢炒,最後拌入油蔥酥,這個步驟超重要,香氣不夠整鍋粿就毀啦!炒到金黃色就可以關火放涼。

接著做粿皮才是技術活,在來米粉要分次倒入滾水,邊倒邊快速攪拌成糊狀。記得要用擀麵棍用力搗,直到米糊拉起會緩慢流下的程度。這時候加入剛才炒好的餡料均勻混合,倒入鋪好粿巾的蒸籠,用大火蒸40分鐘。判斷熟透的秘訣是用筷子插入不沾黏,表面會呈現漂亮的琥珀色喔!

蒸好的粳仔粿要放涼再切,不然會黏刀。傳統吃法是切片後用平底鍋煎到兩面”赤赤”,外酥內軟的口感配上辣椒醬更對味!如果一次做太多,可以冷藏保存3天,要吃的時候再蒸熱或煎過,風味完全不減呢~

粳仔粿做法

1. 阿嬤的古早味粳仔粿為什麼這麼Q彈?關鍵在這步驟

每次回鄉下阿嬤家,最期待的就是那盤剛蒸好的粳仔粿,咬下去那個Q彈度簡直讓人停不下來!其實阿嬤偷偷告訴我,祕訣就在「搓揉米糰」這個步驟,光是用機器打絕對不夠,一定要用手工反覆搓到米糰表面光滑發亮才行。阿嬤說她年輕時每天要搓十幾斤米,現在手腕都還留著當年的繭呢!

想要做出道地古早味,米漿的濃稠度也很重要。阿嬤總是用她那個斑駁的鋁製量杯,一邊加水一邊用筷子畫圈測試:「要像蜂蜜流下來的速度就對了啦!」太稀會軟爛,太稠又容易硬梆梆,這個手感真的要經驗累積。

材料 比例 注意事項
在來米 1斤 泡水4小時以上
600c.c. 分次加入調節濃稠度
砂糖 150g 喜歡甜一點可以加到200g

蒸的時候也有學問,阿嬤堅持要用竹製蒸籠,她說鐵的會有金屬味。火候要中大火,鍋蓋要留縫讓蒸氣流通,不然粿面會凹凸不平。記得小時候有次我貪玩把鍋蓋蓋緊,結果蒸出來的粿像月球表面,被阿嬤念了整整一個禮拜……

現在外面賣的粳仔粿為了省工都加一堆修飾澱粉,吃起來就是少了一味。阿嬤說真正的古早味就是要慢慢磨米、慢慢搓,那個Q勁是時間換來的。每次看她滿頭大汗地站在灶腳前,就覺得這碗粿特別香!

2. 新手如何第一次做粳仔粿就成功?內行人的5個小技巧

每次經過市場看到Q彈的粳仔粿都好想自己動手做,但總怕失敗對吧?其實掌握幾個關鍵技巧,第一次做就能像阿嬤手藝一樣厲害!今天就來分享內行人偷偷在用的5個小技巧,讓你輕鬆做出完美粳仔粿。

首先米的選擇超重要,傳統做法會用「在來米」混合一點糯米,比例抓對才會軟中帶Q。建議新手可以直接買現成的粳米粉,省去磨米的麻煩,記得挑台灣本土品牌比較對味。再來是水的溫度,沖粉時要用滾燙的熱水,邊倒邊快速攪拌,這樣粿糰才會均勻不結塊,這個步驟絕對不能偷懶喔!

關鍵步驟 注意事項
粉水比例 1杯粉配0.8杯水(視粉品牌微調)
蒸煮時間 中火蒸25分鐘,筷子插入不沾黏
放涼技巧 表面抹薄油防乾裂

攪拌好的粿糰要充分揉搓到像耳垂般柔軟,這個動作決定成品的口感。很多新手怕黏手會狂加粉,反而讓粿變硬,其實手上抹點油就很好操作。蒸的時候記得鍋蓋留縫,避免水氣滴到粿面坑坑巴巴。最後蒸好別急著吃,放涼再切才不會黏刀,沾醬油膏或甜辣醬都超對味!

想要粿更香的話,可以在粉裡加一點點油蔥酥或蝦米,這是老一輩的秘方。如果喜歡創意口味,試試看加入地瓜籤或芋頭絲,顏色漂亮又增加層次感。記得蒸籠底部要鋪烘焙紙或香蕉葉,才不會黏得到處都是喔!

粳仔粿做法

3. 粳仔粿到底要蒸多久?時間掌握對了才不會太硬或太軟,這真的是很多人在家自己做粿時最頭痛的問題。其實蒸粿的時間會因為厚度、火力還有你喜歡的口感而有所不同,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個實用的小技巧,讓你下次蒸粿不再手忙腳亂。

首先要注意的是粿的厚度,如果你是做那種傳統厚度約2公分的粳仔粿,用中大火蒸的話大概需要15-20分鐘。但要是你喜歡吃薄一點的,時間就可以縮短到10-12分鐘。這裡幫大家整理了一個簡單的對照表:

粿的厚度 蒸製時間 (中大火) 口感特點
1公分 10-12分鐘 較軟嫩
2公分 15-20分鐘 Q彈適中
3公分 25-30分鐘 較有嚼勁

另外蒸的時候記得要在鍋蓋留個小縫,這樣蒸氣才不會太多讓粿變得太濕軟。還有一個小撇步是,可以在蒸到一半的時候用筷子輕輕戳一下中心,如果沒有沾黏就表示差不多了。要是你喜歡吃更Q一點的,可以關火後再悶個3-5分鐘,這樣粿的質地會更均勻。

火力控制也很重要,建議用中大火保持穩定的蒸氣,千萬不要用小火慢慢蒸,這樣反而會讓粿變得乾硬。如果是用電鍋蒸的話,外鍋放1.5杯水就夠了,跳起來後再悶一下效果更好。這些都是阿嬤傳下來的經驗談,真的超級實用!

你會在2020年走大運嗎?

超詳細免費2020年生肖運程大分析

免費訂閱即時發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