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寫:
-
少數民族文化豐富,畬族為主,世居福建省。回族發祥地之一,人口達十一萬六千餘。
-
主要文化地標有武夷山、鼓浪嶼、福建土樓等,均具備國家級保護資格。經濟發展迅速,位居全國第八位。
-
沿海平原分佈廣泛,為福建省的主要耕地集中區,也是經濟文化最為發達的地區。福州、廈門、泉州等港口發達,島嶼數量眾多。
-
海岸線曲折多灣,長度達三千三百五十二公里。省內主要山脈有閩西山帶和閩中山帶,地勢西北高東南低。
-
福建省地形多山,山地丘陵面積約佔全省總面積的 90%。省內河流眾多,其中閩江為最大河流,流域面積佔全省一半以上。
-
福建自唐代設福建經略使後始有「福建」一詞,其形成可追溯至宋代,當時設置福建路,管轄多個州和軍。
-
畲族為該省最主要的少數民族,其他少數民族多為近現代遷居而來。閩語內部有多個民系,其中閩南民系使用人口最多。
-
福建省現轄 9 個地級市,其中廈門市為副省級城市。全省共有 31 個市轄區、11 個縣級市、42 個縣、1108 個鄉級行政單位。
-
福建地理特點是「依山傍海」,其地處中國東南沿海,東隔台灣海峽與台灣省相望。全省面積 12.4 萬平方公里,約佔全國陸地面積的 1.3%。
-
福建省(簡稱「閩」),位於中國東南沿海,北與浙江省毗鄰,西與江西省相連,西南與廣東省接壤,東隔台灣海峽與台灣島相望。東西最寬約為 480 公里,南北最長約為 530 公里,陸域面積 12.4 萬平方公里。
表格範例:
指標 | 數值 |
---|---|
面積 | 12.4 萬平方公里 |
人口 | 3774 萬人 |
少數民族人口 | 79.69 萬人 |
GDP | 14357.12 億元 |
常住人口 | 3774 萬人 |
人口密度 | 87.94 公里每百平方公里 |
- 福建的省會:福州
福建省的省會,是歷史悠久、文化底藴深厚的福州。這座城市位居閩江下游,素有「閩都」之稱,不僅是福建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也是中國著名的文化名城。
福州的歷史
福州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世紀西漢時期。漢武帝平定閩越後,設置了冶縣,此為福州建城之始。隨著社會發展,福州逐漸成為閩江流域的重要港口城市。
唐代,福州作為嶺南東道的治所,迎來了繁榮發展。宋朝時,福州成為福建路治所,地位進一步提升。元代,福州改為福州路,成為元朝在福建的政治中心。
明清時期,福州繼續繁榮,湧現出許多著名的文人墨客。清康熙年間,福州正式升格為省會,並成為中國東南沿海最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
福州的文化
福州擁有豐富多元的文化,保留著許多獨特的習俗和傳統。
- 福州話:福州話是閩東語的一種方言,擁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詞彙。
- 福州戲劇:福州戲劇包括梨園戲、福州話劇、本土戲曲等多種劇種。
- 福州傳統技藝:福州有許多傳統技藝,如脱胎漆器、螺鈿漆器、線裝書等。
- 福州美食:福州美食以海鮮為主,注重清鮮原味,代表菜有佛跳牆、荔枝肉等。
福州的經濟
福州是福建經濟的中心城市,擁有發達的產業體系。
- 工業:福州工業以電子、機械、食品加工為主。
- 服務業:福州服務業發達,金融、旅遊、文化產業等領域都取得了顯著成就。
- 對外貿易:福州是重要的港口城市,對外貿易額持續攀升。
福州的教育
作為福建省的省會,福州擁有豐富的教育資源。
- 高等院校:福州市擁有福州大學、福建師範大學等多所高校。
- 科研機構:福州市設有福建省科學院等多個科研機構。
高校名稱 | 所在區 | 創建年份 |
---|---|---|
福州大學 | 鼓樓區 | 1953 |
福建師範大學 | 倉山區 | 1937 |
福建農林大學 | 鼓樓區 | 1952 |
廈門大學福州分校 | 晉安區 | 1983 |
福州的旅遊
福州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擁有豐富的旅遊資源。
延伸閲讀…
福建省_百度百科
主題:福建-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三坊七巷:三坊七巷是福州老城區的傑出代表,保留了明清時期的建築羣。
- 西湖公園:西湖公園是福州市區最大的公園,以其美麗的湖光山色聞名。
- 白塔寺:白塔寺是福州的標誌性建築,始建於漢代,是一座佛教寺廟。
- 長樂宋代古窯址:長樂宋代古窯址是中國南方重要的陶瓷生產基地,展示了宋代陶瓷的精湛技藝。
福州是一個充滿活力和魅力的城市,不僅是福建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一座宜居宜遊的山水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