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9 3 月, 2024

【犁】農業耕作之利器

特徵 功能 使用
厚重刀片,鐵質或木製 破土、開溝,翻土 古代以人力、牲畜、機動動力牽引

功能與應用

  • 翻動深層土壤至表面,掩埋雑草及廢作,使其自行分解。
  • 犁過之土乾燥後再破碎、平整供農耕。
  • 影響農田上層土壤約12-25釐米深處的性態。
  • 植物細根分佈於上層犁過的土壤。

歷史演進

早期使用人力,後來由牛、馬、其他牲畜拉曳。
– 18、19世紀出現蒸汽犁機或蒸汽拖拉機。
– 20世紀由內燃機取代蒸汽動力。
– 當代部分土壤退化地區減少犁田比例,採用水土保持耕種技術。
– 仍有愛好者舉辦犁田競賽,例如愛爾蘭的國際犁田比賽。
– 自然農法避免犁耕,以維護生物多樣性,減少土壤養分流失。

歷史沿革

中國
– 起於商朝,名為耒耜。
– 西周鐵犁出現,耦牛作業。
– 隋唐曲轅犁,零件複雜,效率提高。

犁地 意思 Play

歐美:

公元1世紀:新式輪式犁,可控制犁地深度,取代舊式犁法。
公元前3500年:近東地區出現Y形木質原始犁。
10、11世紀:歐洲開始採用馬耕。

犁地 意思

犁地之意義

定義

犁地,又稱耕地,指在農田中使用犁具進行翻動土壤、壓碎土塊的耕作活動。其目的是改善土壤結構,為作物生長提供最適環境。

犁地的好處

犁地具備多項好處,包括:

  • 改善土壤通氣性:犁地將土壤翻起,增加土壤中的孔隙,改善通氣性,促進根系生長。
  • 調節土壤温度:翻起的土壤層有助於調節温度,保持地温適中。
  • 控制雜草:犁地可將雜草掩埋或壓碎,抑制其生長。
  • 提高土壤肥力:犁地將土壤中的有機物和養分均勻分佈,提升土壤肥力。
  • 預防土壤侵蝕:翻起的土壤可阻擋雨水沖刷,減少土壤流失。

犁地的種類

根據犁具類型和耕作深度,犁地可分為以下種類:

犁型 耕作深度 特點
淺犁 <15 公分 表層鬆土,控制雜草
中犁 15-30 公分 翻動土壤,改善通氣性
深犁 >30 公分 深層翻耕,促進根系生長
翻土犁 >30 公分 將土壤完全翻轉,改良土壤結構

犁地時間

最佳犁地時間通常在作物收穫後或休耕期間,具體時機視土壤類型、氣候條件和作物輪作制度而定。通常建議在土壤濕潤但不過於潮濕時進行犁地,以避免土壤壓實。

犁地技巧

有效犁地需要掌握以下技巧:

  • 選擇合適的犁具。
  • 設定正確的耕作深度。
  • 沿直線均勻地犁動。
  • 避免過於頻繁地犁地,以免過度壓實土壤。

結論

犁地是農業生產中重要的耕作措施,它通過改善土壤結構,調節温度,控制雜草和提高肥力,為作物生長營造有利條件。理解犁地的意義和掌握犁地技巧,有助於農民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和品質。

延伸閲讀…

搜索結果_犁地是什麼意思

犁地詞語解釋

你會在2020年走大運嗎?

超詳細免費2020年生肖運程大分析

免費訂閱即時發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