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元素在不同文化中的論述
「元素」(希臘文:στοιχεῖον,拉丁文:stoicheia)一詞源自公元前360年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其著作《蒂邁歐篇》(Timaeus)中描述了有機和無機物質的幾何結構,被視為最早期的化學著作。柏拉圖假設某些微小的物質具有獨特的幾何形狀:正四面體(代表火),正八面體(代表風),正二十面體(代表水),及正六面體(代表地)。
在古巴比倫和古埃及,水被認為是世界的原始元素,後來風和土也被納入,形成了三元素説。古印度有四大種學説,古中國則有五行學説。


古希臘自然哲學提出了著名的四元素説。這不是希臘哲學家的創造,四元素説在古希臘傳統的民間信仰中即存在,但缺乏(相對上來説)堅實的理論體系支持。古希臘的哲學家是「借用」了這些元素的概念來當作本質。
米利都派哲學家泰利斯主張萬物的本質是水,而且也唯有水才是本質,土和氣這兩種元素則是水的凝聚或稀薄。阿那克西曼德則將本質改為一種原始物質(稱為「無限」或稱「無定者」),同時又加上第四元素火。四大元素由這種原始物質形成之後,就以土、水、風、火的次序分為四層。火使水蒸發,產生陸地,水氣上升把火圍在雲霧的圓管裏。人們眼中看見象是天體的東西,就是這些管子的洞眼,使我們能從洞眼中望見裏面的火。形成了四元素的最早雛形。
另一個米利都派哲學家阿那克西米尼則把風或者空氣看作是原始物質,並把其他元素説成是由風組成。空氣變得稀薄後就成了火。他的論證是,空氣從嘴裏呼出來是熱的,而在壓力下噴出來時則感到是冷的。同樣,通過凝聚的過程,風先是變成水,然後變成土。這些元素之間的差異只是量變的結果,元素只是凝聚或稀薄到不同程度的空氣。
早期以米利督學派為首的哲學家,多以單一元素作為本質,直到恩培多克勒(Empedocles)才首次建立四元素並存的哲學體系,亦有人主張這是首次嘗試以科學的方法解釋傳統的四元素説,但是從恩培多克勒所留下來的殘缺文獻來看,這種説法並沒有足夠的證據支持。恩培多克勒在大約公元前450年於其著作《論自然》中,使用了“根”(希臘文:ῥιζὤματα)一詞。現在認為恩培多克勒是系統提出四元素學説的第一個人。他認為萬物由四種物質元素土、風、水、火組成,這種元素是永恆存在的,由另外兩種抽象元素愛和恨使他們連結或分離。
而現在廣為人知的四元素説則是後來亞裏士多德提出的,他的理論中不包含恩培多克勒學説中的愛和恨這兩種抽象元素,而是認為這四種元素具有可被人感覺的兩兩對立的性質。進而推論世界上的萬物的本原乃是四種原始性質:冷、熱、乾、濕,而元素則由這些原始性質依不同比例組合而成。亞裏士多德在《論天》等著作中構想出五元素説,在柏拉圖的四種元素中再加上乙太(精質,永恆)。亞裏士多德認為“沒有和物質分離的虛空”、“沒有物體裡的虛空”。
在古印度,有四大種之説,與古希臘四元素説的地、水、火、風完全一致。四大種説也認為它們是構成世界和身體的四種基本元素。印度教和佛教文獻中經常提到四大。
五行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物質觀。不但影響中國文化深遠,更在中國哲學、中醫學和占卜方面有舉足重地的地位。五行指:金、木、水、火、土。認為大自然由五種要素所構成,隨着這五個要素的盛衰,而使得大自然產生變化,不但影響到人的命運,同時也使宇宙萬物循環不已。
四象星座是以12星座元素分類。在占星術中,12 星座中的每一個都與四種元素之一相關聯:火、土、空氣和水,亦即土象星座、火象星座、水象星座及風象星座。每當我們考慮星座特與星座性格時,將元素也考慮在內是非常重要的。以下就來看看四象星座面對愛情、金錢與健康,有哪些不同的獨特看法吧。
火象星座反映著高昂的精神力量、強烈的自信、無窮的力量和率直的誠實。火象星座渴望讓生命更有意義、以自己的力量影響外在世界,但也常忽略自己和他人內心的細緻需求。非常依賴感官和實際的事物。他們生來就瞭解現實世界是如何運作的,這種能力令他們富有耐心和自律。土象元素代表著謹慎、深思熟慮、保守,而且值得信賴。
風象元素在宇宙能量中,通過思維模式表現出來。風象星座的內心需求是將自己從當下的日常生活中抽離出來,以便客觀地、宏觀地透視,並且以理性、超然的方式來處理每一件事。天生擁有與人溝通以及理解他人觀點的能力。依靠感覺生活,他們能感知到別人常常忽略的細微差別異。水象元素代表深度情緒和感覺的回應,從強迫性狂熱到摧毀一切的恐懼,乃至對世界萬物概括承受的大愛。
在人類的關係動力中,阿若優認為最強烈的能量互動產生於風與火、土與水之間。兩性之間爆炸性的吸引力未必能給予伴侶長期支持。
最後,四象星座的總結如下:風象星座注重溝通和理解;火象星座充滿熱情和衝動;水象星座重視情緒和直覺;土象星座追求安全感和實用性。
水火土風:自然萬物的基石
在自然界中,水、火、土和風被認為是萬物的基石,它們相互作用創造出我們所見的浩瀚世界。這些元素不僅影響著我們的物質環境,也影響著我們的精神和文化方面。
水:生命之源
作為生命之源,水覆蓋地球表面的 71%,是維持所有生物體系必不可少的。
特質 | 作用 |
---|---|
液態 | 溶解和運送養分 |
透明 | 透光,支持水生光合作用 |
導電 | 對電流的傳導性 |
火:能量與變革
火是能量和變革的象徵,它可以創造,也可以毀滅。
特質 | 作用 |
---|---|
熱量 | 產生熱能 |
光 | 發出光線 |
破壞性 | 燃燒和摧毀物質 |
土:穩固與生長
土代表穩固和生長,它是植物生長所需的基質,也是微生物和營養物質的儲存庫。
特質 | 作用 |
---|---|
固態 | 提供結構和支撐 |
多孔性 | 保留水分和養分 |
養分豐富 | 支持植物生長 |
風:運動與變化
風是運動和變化的使者,它傳遞花粉、種子和想法。
特質 | 作用 |
---|---|
流動 | 移動空氣和物質 |
冷卻 | 幫助調節温度 |
侵蝕 | 磨損和搬運土地 |
元素之間的相互作用
水、火、土和風並非孤立存在,它們會相互作用創造出復雜的系統。
- 水與火:蒸發和沸騰
- 火與土:燒焦和硬化
- 土與風:侵蝕和沉積
- 風與水:波浪和洋流
文化影響
這些元素在不同的文化中具有深刻的象徵意義:
延伸閲讀…
四元素星座分別代表什麼?「火象星座」反映熾熱的精神力量
12 星座的4 種象限分類法,找到與伴侶最舒服的相處模式
- 五行(中國):木、火、土、金、水
- 四元素(西方):地、水、火、風
- 印度教:梵天(火)、毘濕奴(水)、濕婆(土)、因陀羅(風)
結論
水、火、土和風是構成我們世界的基本元素,它們相互作用形成一個複雜而動態的系統。它們不僅影響著我們的物質環境,也塑造著我們的文化和精神觀念。通過瞭解這些元素的性質和相互作用,我們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賞我們所處的自然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