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3 9 月, 2025

最近天氣轉涼,好多朋友開始諗要煲啲滋補湯水,其中「水魚燉龜」就係唔少老一輩推薦嘅秋冬養生聖品。講到呢個組合,其實好多台灣人都分唔清楚水魚同龜嘅分別,甚至以為係同一種嘢,今日就同大家詳細講下。

首先,水魚(甲魚)同龜雖然都係爬蟲類,但係完全唔同科嘅生物。水魚嘅殼比較軟,邊緣有層軟膜,而龜嘅殼就硬好多。台灣傳統市場常見嘅水魚多數係養殖嘅中華鱉,而用來燉湯嘅龜就多數係草龜或者金錢龜。兩種食材嘅營養價值同口感都差好遠,下面用個表格比較下:

比較項目 水魚(甲魚)
殼嘅質地 較軟,邊緣有軟膜 堅硬,有明顯盾片
肉質 較嫩滑,膠質豐富 較結實,纖維較粗
營養價值 高蛋白低脂肪 礦物質含量較高
常見料理方式 紅燒、清燉、藥膳 燉湯、藥酒

台灣人燉龜湯嘅歷史其實好耐,日治時期就有記錄顯示當時已經有人工養殖鱉同龜來做食材。老一輩相信龜湯可以補腎壯陽,特別係用金錢龜燉湯,雖然而家金錢龜已經被列為保育類,唔可以隨便捕捉。水魚湯就比較常見,夜市同餐廳都仲可以飲到,特別係加入當歸、枸杞等中藥材嘅做法最受歡迎。

不過要提醒大家,水魚同龜都屬於高普林食材,痛風患者要小心食用。而且而家市面上有好多來路不明嘅養殖品,最好揀信譽良好嘅店家購買。記得幾年前台灣就有爆出過用巴西龜冒充金錢龜嘅新聞,真係要小心辨識。燉湯時火候都好重要,水魚通常燉1-2個鐘就夠,龜就要燉更耐,至少要3個鐘以上先可以將營養燉出來。

水魚 燉 龜

最近天氣轉涼,好多台灣朋友開始討論「水魚燉龜到底是什麼?台灣人最愛的進補湯品解析」。其實這道湯品在台灣已經流傳好幾十年,特別是中南部老一輩超愛在秋冬時節燉來補身。水魚就是鱉的俗稱,搭配龜肉一起燉煮,湯頭濃郁又帶點膠質感,喝完嘴巴會黏黏的,老饕們最愛這種古早味。

這道湯之所以受歡迎,主要是因為食材本身的特性。鱉肉富含蛋白質和膠原蛋白,龜板則被中醫認為有滋陰補腎的效果。台灣人習慣加入當歸、枸杞、紅棗等中藥材一起燉,讓湯頭更溫潤。下面這個表格整理了幾種常見的搭配藥材:

藥材名稱 主要功效 建議用量
當歸 補血活血 3-5片
枸杞 明目補腎 1小把
紅棗 養血安神 5-8顆
黃耆 增強免疫力 2-3片

在台灣傳統市場裡,有些專賣野味的攤位會提供現殺的水魚和龜肉,老闆通常都會很熱心地教客人怎麼處理。記得我第一次買的時候,老闆還特別交代要先用滾水燙過去腥,然後用米酒醃過再下鍋。燉煮時間至少要3小時以上,才能把精華都熬出來。現在有些餐廳也會賣這道湯,但老一輩還是覺得自己在家燉的最對味。

這幾年因為環保意識抬頭,有些人會改用養殖的鱉來替代野生龜鱉。其實養殖的肉質也不錯,而且比較沒有寄生蟲的問題。我阿嬤說她年輕時燉這道湯,都會特別選農曆九月後的鱉,因為這個時候的鱉最肥美,燉出來的湯特別香。不過現在年輕人比較少自己動手做,都直接去中藥行買配好的燉包,回家加肉就能煮,方便很多。

為什麼老一輩都説水魚燉龜很補?中醫師來解答

每次回阿嬤家,總會聞到廚房飄來一陣藥材香,原來又是阿嬤在燉她的「水魚燉龜」啦!老一輩總說這道湯超級補,到底補在哪裡?這次特別請教了台北市中醫師公會的陳醫師,來幫我們解開這個流傳已久的養生秘方。

陳醫師解釋,水魚(就是鱉啦)和龜板在中醫裡都屬於「滋陰補腎」的上等食材。特別是龜板,經過長時間燉煮後會釋放出豐富的膠質和礦物質,對關節和筋骨特別好。老一輩那個年代勞動量大,這種高蛋白、高膠原蛋白的湯品自然成為補充體力的首選。而且啊,中醫講究「以形補形」,龜鱉長壽又耐操,老人家覺得吃了也能像牠們一樣「勇健」啦!

食材 中醫功效 現代營養價值
水魚 滋陰降火、補腎益精 高蛋白、低脂肪
龜板 強筋健骨、養血安神 豐富膠原蛋白、鈣質
當歸 補血活血 含鐵量高
枸杞 滋補肝腎 富含β-胡蘿蔔素

不過陳醫師也提醒,這道湯不是人人都適合喝喔!像是有高尿酸、痛風問題的人就要特別小心,因為海鮮類食材普林含量高。另外現在人營養普遍過剩,這種大補湯反而可能造成身體負擔。阿嬤那個年代是因為物資缺乏,偶爾進補才有效果,現在我們平常吃得夠好了,真的不用三天兩頭就燉來喝啦!

說到燉煮技巧,陳醫師分享了一個小秘訣:龜板要先用水浸泡半天,把血水徹底洗乾淨,不然湯會有點腥味。而且最好搭配一些平和的中藥材,像是當歸、枸杞一起燉,才不會補過頭。記得小時候阿嬤總會說「這湯要燉到龜板都化掉才有效」,原來是真的有道理耶!

水魚 燉 龜

最近天氣開始轉涼,身邊好多朋友都在問:「什麼時候喝水魚燉龜最好?季節進補時機大公開」其實這道滋補聖品真的很挑時機喝,喝對時間效果加倍,喝錯反而可能太燥熱。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我阿嬤傳承下來的進補智慧,還有這些年自己實測的心得,保證實用又好記!

首先要知道水魚(就是鱉啦)和龜肉都屬於溫補食材,最適合在秋冬季節食用。特別是農曆的「白露」到「立春」這段期間,天氣由涼轉寒,這時候喝最能幫助身體儲存能量、增強抵抗力。我整理了一個簡單的季節對照表給大家參考:

最佳時段 節氣範圍 身體需求
黃金進補期 白露~立冬 準備過冬,增強免疫力
次佳時段 立冬~大寒 禦寒保暖,補腎氣
可飲用但需調整 大寒~立春 搭配涼性食材平衡

要注意的是,雖然冬天喝最適合,但也不是天天喝就好。建議每週1-2次就夠了,而且最好選在早上或中午喝,因為這時候人體消化吸收最好。像我之前有次晚上喝,結果整晚睡不著,中醫師說那是因為補過頭了,元氣太旺反而影響睡眠。另外經期中的女生、感冒發燒或是體質偏熱的人要避開,這些都是我親身踩過的雷啊!

說到具體的季節變化,現在9月初剛入秋,其實已經可以開始喝了。特別是最近早晚溫差大,早上起床喉嚨乾乾的時候,來碗溫潤的水魚燉龜湯真的很舒服。記得我阿嬤都會在湯裡加點枸杞和紅棗,這樣喝起來更甘甜,也不會太腥。如果是寒流來的時候,老一輩還會加幾片當歸,那個香氣到現在想起來都流口水~

你會在2020年走大運嗎?

超詳細免費2020年生肖運程大分析

免費訂閱即時發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