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船灣超級火山
香港新界西貢糧船灣一帶,藴藏一座曾經活躍的超級巨獸:「糧船灣超級火山」,直徑長達18公里,於1億4千萬年前噴發,其落下的火山灰堆積深達1300立方公里。此火山僅是華南地區類似超級火山中的其一。
這座死火山的上部由火山岩組成,覆蓋西貢地質公園的大片面積。火山岩層曾被廣泛侵蝕,於西貢東部露出,形成令人驚嘆的六角柱石。火山口位於糧船灣,如今已冷卻凝固成花崗巖,分佈於九龍和香港島。


土木工程拓展署在果洲羣島附近進行調查時發現了這座超級火山,這項發現豐富了我們對香港地質的理解,並有助於評估斜坡穩定性等土力工程問題。
追溯到1億多年前,整個華南東部地區都是火山帶。此時期香港曾接連經歷猛烈的火山爆發。今日的西貢地區,當時坐落著一座直徑超過20公里的巨型火山。
當時的爆發釋放出大量的火山灰和熔岩,沉積形成今天所見的奇特地貌,其中包括萬宜水庫東壩壯觀的六角巖柱。這些扭曲的巖柱和侵入岩脈記錄了地殼變動的歷史,讓人彷彿置身於遠古的火山震盪之中。
西貢的六角巖柱羣規模龐大,分佈於西貢東郊野公園、滘西洲等地區,其直徑可達3米,高度可達150米。遊客通過新建的人工木橋,近距離觀賞海蝕洞內的地質奇觀。
地質步道中的海蝕柱,是香港奇景的代表。破邊洲附近的海蝕柱矗立海中,展示著大自然的強大力量。
土木工程拓展署的研究表明,孕育著糧船灣超級火山的區域,可能還有其他尚未被發現的古代超級火山。這些龐然大物活躍於1億8千萬至8千萬年前,見證著地球地質演化史的壯闊篇章。
特徵 | 説明 |
---|---|
直徑 | 18公里 |
上部 | 火山岩,覆蓋西貢東部 |
下部 | 花崗巖,分佈於九龍和香港島 |
火山灰 | 1.3萬億立方米,覆蓋香港1.3公里 |
火山爆發 | 1億4千萬年前 |
地質構造 | 六角柱石、扭曲巖柱 |
分佈範圍 | 西貢東郊野公園、滘西洲 |
發現時間 | 2012年 |
意義 | 豐富對香港地質的理解,有助於土力工程評估 |
死火山香港:昔日熔岩,今日城市
引言
死火山香港,這座城市建構於無數個由火山活動形成的地質奇觀之上。儘管今日的火山已不再噴發,但它們留下的痕跡卻處處可見,成為香港獨特景觀和城市歷史的見證。
火山活動
約6000萬年前至2500萬年前,香港經歷了一段劇烈的火山活動時期。火山噴發形成了大量的熔岩流,覆蓋了香港大部分地區。這些熔岩流冷卻後,凝結成堅固的玄武岩,為香港的海岸線和山地景觀奠定了基礎。
死火山
隨著火山活動的減弱,香港的火山逐漸進入休眠狀態。最後一次火山噴發發生於140萬年前。此後,香港的火山已不再噴發,並逐漸被侵蝕改造,形成今日所見的死火山地貌。
地質奇觀
死火山香港留下了豐富的地質奇觀,包括:
地質奇觀 | 特徵 |
---|---|
六角柱石 | 玄武岩冷卻時形成的六邊形柱狀岩石 |
浪茄洞 | 由海浪侵蝕玄武岩形成的海蝕洞 |
黃竹坑天后廟 | 建立在六角柱石上的一座古老廟宇 |
柱狀節理帶 | 由水平或垂直排列的柱狀玄武岩形成的岩石地貌 |
城市景觀
香港的地質奇觀塑造了其城市景觀。例如:
- 維多利亞港:形成於火山活動後抬升的熔岩窪地。
- 九龍半島:由玄武岩形成的半島,曾是一座孤立的島嶼。
- 太平山:香港島最高峯,由火山噴發形成的花崗巖組成。
保育
香港的死火山地貌具有重要的地質價值和美學意義。政府已制定了措施來保護這些珍貴的自然遺產,包括:
- 指定地質公園:將具有重要地質價值的地區劃為保護區。
- 教育和宣導:提高公眾對死火山地貌重要性的認識。
- 修復和管理:維護地質奇觀的完整性,並控制遊客數量。
結論
延伸閲讀…
地理小知識|火山分類睡火山已不存在?香港火山叫咩名?
揭香港億年地質奧秘:超級火山造成東岸獨有地貌
死火山香港是一座擁有獨特地質奇觀的城市。這些奇觀是由數百萬年前的火山活動所塑造,並對香港的城市景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通過保護和欣賞這些地質遺產,我們可以瞭解香港豐富的地質歷史,並確保其未來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