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炎夏,停等紅燈騎士為躲酷暑停靠陰影,引發後方車輛差點釀追撞事故。警方説明,考量騎士未減速急煞且道路空間充足,故未構成違法。
樹蔭爭議:高温躲避是否適當
炎熱難耐的南方,紅燈時間較長,許多騎士選擇於陰影處躲避陽光,而非於車輛暫停區域等候。他們表示:「陰影處涼快,又有路面可供通行,不應視為違反規定。」然而,警方解釋:「即便騎士於路口等待紅燈,但停留陰影處屬於減速而非急煞,且周圍仍有車輛通行空間,並符合法規。」
值得注意的是,高雄一名騎士在樹蔭處急煞躲避陽光,差點造成後車追撞。由此可知,即便騎士為躲避陽光而停車,仍有一定危險性,後方騎士若不即時減速可能發生意外。因此,警方提醒騎士遵守交通規範,同時也應注意停放位置,避免造成事故。


樹下乘涼風險
酷暑當下,樹蔭成為躲避陽光的絕佳去處,但專家指出,高温時不宜樹下乘涼,因樹木散發氣體形成臭氧,對健康造成影響。長庚毒物實驗室團隊表示,樹木於高温時釋放大量芬多精,與空氣中污染物結合後形成臭氧,對肺部有潛在危害。然而,中興大學教授認為,樹木散發的氣體輕盈往上飄,不會沉積於樹下。因此,在通風良好的公園或空曠地區,不必過度擔心臭氧過量問題。
需要注意的是,若於密閉或空氣污染嚴重的環境中,則可能形成對人體有害的氣體。毒物實驗室團隊建議,高温時避免於車內或有毒物質較多的環境中接觸到氣體。此外,樹下乘涼時可注意:避免於車輛曝曬後立即進入,應先搖下車窗通風;車內不放置會在高温時釋放有害氣體的物品。
樹蔭異形字
過去漢語中常見「樹陰」與「樹蔭」兩種寫法,目前官方規定採用「樹蔭」。「樹蔭」於主流媒體中使用較廣,詞典也推薦其寫法,因此建議採用「樹蔭」較為妥當。
樹陰下的清涼
時間 | 温度 | 濕度 |
---|---|---|
日照正午 | 35°C | 60% |
樹陰下 | 25°C | 50% |
如表格所示,樹陰下的温度比日照正午時低了10°C,濕度也下降了10%。這得益於樹葉的遮擋,阻隔了陽光的直射和氣流的流通,形成一個局部降温降濕的環境。
樹陰下的反思
除了提供清涼,樹陰下也是一個沉思和反思的好地方。在樹木的枝葉掩映下,人們可以屏蔽外界喧囂,專注於自己的內心。
心靈的休憩
樹陰下的靜謐氛圍有助於人們放鬆身心,緩解壓力和焦慮。凝視著樹葉在微風中搖曳,感受著大自然的律動,可以撫慰躁動的心靈,帶來內心的平靜。
生命的循環
觀察樹木的生老病死,可以讓人們感悟生命的循環。春天,樹木繁花盛開,枝葉茂盛;夏天,樹木遮天蔽日,為眾生提供蔭涼;秋天,樹葉變黃凋落,回歸大地;冬天,樹木休眠,等待春天的到來。生命的循環是永恆的,教導我們珍惜當下,把握時光。
人與自然的和諧
樹木是我們生態系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們淨化空氣、調節氣候、提供食物和棲息地。在樹陰下乘涼時,我們可以感受到與大自然的深厚聯繫,並思考如何保護和諧共存。
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