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份 | 事件 |
---|---|
2022 | 蟬聯福布斯香港50大富豪首位,身家約360億美元 |
2021 | 推出合共逾2億港元的《愛能助》醫療計劃,支援「夾心基層」病患者 |
2021 | 捐助500萬港元資助《香港志》編纂工程 |
2021 | 捐款400萬港元資助香港腎臟基金會「家居血液透析」項目 |
2021 | 捐款2,000萬港元,資助寶血醫院(明愛)全膝關節置換手術計劃 |
2020 | 捐款1億7,000萬港元予本地四間大學,支持科技項目 |
2020 | 推出針對反修例運動衝擊的中小企業的10億港元「應急錢」計劃 |
2020 | 捐款1億元,支援武漢前線醫護抗疫 |
2019 | 以「一個香港市民李嘉誠」名義,在報紙刊登廣告,呼籲停止暴力 |
2018 | 宣佈退休,長子李澤鉅接任長和系董事局主席 |
2016 | 捐助10萬英鎊給英國保守黨,引發爭議 |
2015 | 長實地產與和黃合併,成立長江和記實業 |
2014 | 長江和記實業(長和)於開曼羣島註冊 |
2009 | 匯控全球供股,全數行使其供股權穩定股價 |
2008 | 資產高達265億美元,排名《福布斯》世界第11位 |
2006 | 宣佈將三份一財產注入李嘉誠基金會 |
2005 | 向香港大學醫學院捐出港幣10億元,更名為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
2003 | 長江商學院成立 |
2002 | 李嘉誠海外基金建立長江商學院 |
1999 | 捐款4千萬港元予香港公開大學,設立李嘉誠專業進修學院 |
1997 | 向北京大學捐贈1000萬美元,支持新圖書館的建設 |
1991 | 向英國保守黨捐贈10萬英鎊作競選費用 |
1989 | 重建鴨脷洲發電廠為海怡半島 |
1987 | 首次登上《富比士》富豪排行榜 |
1986 | 收購加拿大赫斯基能源石油公司52%股權 |
1985 | 收購置地名下香港電燈公司34.9%股權 |
1981 | 《遠東經濟評論》刊登「李超人」封面的文章 |
1980 | 成為香港上海滙豐銀行非執行董事 |
1979 | 宣佈透過長江實業向香港上海滙豐銀行購入和記黃埔22.4%股權 |
1972 | 將長江地產改為長江實業有限公司,申請上市 |
1971 | 成立長江地產公司 |
1970 | 收購希爾頓酒店和青洲英泥的控制性股權 |
1963 | 與表妹莊月明結婚 |
1960 | 在柴灣興建一座工業大廈 |
1958 | 在工廠區購入土地,興建一座12層工業大廈 |
1957 | 長江塑膠廠集資招股,更名為長江實業有限公司 |
1950 | 創立長江塑膠廠 |
1943 | 父親李雲經去世,留下遺言 |
1941 | 日本佔領香港 |
1940 | 全家逃難至香港 |
1939 | 日機轟炸潮汕城區 |
1935 | 被聘為宏安崇聖小學校長 |
1928 | 李嘉誠誕生於廣東省潮安縣北門街面線巷 |
清末 | 李嘉誠曾祖父任清朝文官八貢之一 |
李嘉誠:商業巨頭與慈善家
李嘉誠,香港首富,長江實業集團創辦人,以其卓越的商業頭腦和慷慨的慈善事業聞名。
商業帝國


李嘉誠從白手起家,於1958年創立長江實業集團,將其發展成為一家綜合性的跨國企業。集團旗下擁有龐大的地產投資組合、零售連鎖、港口碼頭、能源和電信業務。
產業 | 業務 |
---|---|
地產開發 | 長江實業地產 |
零售業 | 屈臣氏集團 |
港口業務 | 和記港口 |
能源事業 | 長江基建 |
電信業 | 和記電訊 |
經營理念
李嘉誠的經營理念以「誠信」、「創新」和「多元化」為基礎。他強調誠信經營,重視與合作夥伴建立長期關係,並積極投資創新和多元化,透過不同產業拓展集團業務。
慈善事業
李嘉誠不僅是商業巨頭,也是一位熱心的慈善家。他創立了李嘉誠基金會,將其大部分財富捐贈給教育、醫療、文化藝術和社會公益事業。李嘉誠以其無私奉獻,獲得了「亞洲慈善之王」的美譽。
主要慈善項目
領域 | 項目 |
---|---|
教育 |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
醫療 | 廣華醫院李嘉誠樓 |
文化藝術 | 維多利亞港李嘉誠中心 |
社會公益 | 李嘉誠基金會獎學金 |
個人成就
- 2006年,被《福布斯》雜誌評選為全球首富。
- 2007年,獲得英國牛津大學名譽博士學位。
- 2016年,被授予香港特別行政區大紫荊勳章。
結論
李嘉誠是一位卓越的商業領袖和慷慨的慈善家。他的商業帝國橫跨全球,而他的慈善事業更是遍及教育、醫療、文化和社會公益領域。李嘉誠以其「誠信」、「創新」和「多元化」的經營理念,以及無私的慈善奉獻,成為亞洲商業和慈善界的標竿人物。
延伸閲讀…
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 公司簡介> 資深顧問
李嘉誠- 維基百科,自由嘅百科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