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彙 | 拼音 | 部首 | 部首筆畫 | 部首意義 | 五行 |
---|---|---|---|---|---|
李 | lǐ | 木 | 4 | 樹木 | 木 |
代 | dài | 人 | 2 | 人體 | 火 |
桃 | táo | 木 | 4 | 樹木 | 木 |
替 | tì | 手 | 4 | 手臂 | 火 |
冠 | guàn | 巾 | 2 | 帽子 | 火 |
蹊 | xī | 言 | 1 | 説話 | 火 |
理 | lǐ | 刀 | 4 | 刀刃 | 金 |
法 | fǎ | 又 | 3 | 持物 | 水 |
長 | cháng | 頁 | 8 | 書籍 | 木 |
果 | guǒ | 木 | 4 | 樹木 | 木 |
熟 | shú | 火 | 4 | 火焰 | 火 |
黃 | huáng | 金 | 8 | 黃色 | 土 |
食 | shí | 食 | 7 | 吃東西 | 水 |
氏 | shì | 公 | 6 | 百姓 | 火 |
古 | gǔ | 老 | 5 | 老人 | 土 |
同 | tóng | 耳 | 3 | 聽覺 | 火 |
規 | guī | 寸 | 3 | 長度 | 火 |
懲 | chéng | 攴 | 5 | 打擊 | 水 |
姓 | xìng | 女 | 3 | 女性 | 水 |
落 | luò | 木 | 4 | 樹木 | 木 |
子 | zi | 子 | 1 | 人子 | 水 |
炎 | yán | 火 | 6 | 火焰 | 火 |
上 | shàng | 山 | 4 | 山峯 | 土 |
謙 | qiān | 言 | 1 | 説話 | 火 |
始 | shǐ | 月 | 4 | 月相 | 水 |
旺 | wàng | 火 | 4 | 火焰 | 火 |
熱 | rè | 火 | 9 | 火焰 | 火 |
敬 | jìng | 心 | 4 | 心靈 | 火 |
始 | shǐ | 月 | 4 | 月相 | 水 |
木 | mù | 木 | 4 | 樹木 | 木 |
因 | yīn | 糸 | 6 | 線條 | 水 |
性 | xìng | 心 | 4 | 心靈 | 火 |
難 | nán | 心 | 4 | 心靈 | 火 |
老 | lǎo | 老 | 5 | 老人 | 土 |
枝 | zhī | 木 | 4 | 樹木 | 木 |
細 | xì | 絲 | 12 | 絲線 | 金 |
處 | chù | 戈 | 5 | 兵器 | 金 |
投 | tóu | 手 | 4 | 手臂 | 火 |
報 | bào | 言 | 1 | 説話 | 火 |
李五行屬性
李五行屬性,也就是在中醫理論中的五種基本元素:木、火、土、金、水。這五種元素不僅代表著自然界的現象,更與人體的生理、心理息息相關,影響著我們的健康狀態。


五行屬性與人體
五行屬性 | 相應臟腑 | 特性 | 表徵症狀 |
---|---|---|---|
木 | 肝、膽 | 生髮、條達 | 頭痛、眩暈、易怒 |
火 | 心、小腸 | 升揚、發熱 | 口舌生瘡、失眠、便秘 |
土 | 脾、胃 | 運化、主思 | 虛胖、腹脹、消化不良 |
金 | 肺、大腸 | 收斂、肅降 | 咳嗽、喘息、皮膚乾燥 |
水 | 腎、膀胱 | 藏精納氣 | 尿頻、腰膝痠軟、記憶力下降 |
五行屬性與情緒
除了影響生理健康外,李五行屬性也與我們的 emozioni 有關:
五行屬性 | 相應情緒 | 表徵症狀 |
---|---|---|
木 | 憤怒 | 暴躁易怒、肝火旺 |
火 | 焦慮 | 心神不寧、失眠多夢 |
土 | 思慮過度 | 憂慮、脾胃不和 |
金 | 悲傷 | 憂鬱、肺氣鬱結 |
水 | 恐懼 | 過度緊張、腎氣不足 |
五行屬性與飲食
在中醫中,不同的五行屬性需要相應的飲食來調理平衡,以下列出一些建議的飲食原則:
五行屬性 | 適合飲食 | 避免飲食 |
---|---|---|
木 | 綠色蔬菜、豆類 | 油炸食品、酒精 |
火 | 紅色蔬果、苦味食物 | 辛辣食物、咖啡因 |
土 | 黃色蔬果、穀類 | 生冷食物、甜食 |
金 | 白色蔬果、辛味食物 | 過於酸澀、寒涼食物 |
水 | 黑色食物、鹹味食物 | 過於油膩、甜食 |
五行屬性與養生
根據李五行屬性,我們可以採取不同的養生措施來保持健康:
五行屬性 | 養生建議 |
---|---|
木 | 常做伸展運動、疏肝理氣 |
火 | 規律睡眠、清心降火 |
土 | 按摩脾胃、健脾養胃 |
金 | 有氧呼吸、調和肺氣 |
水 | 補腎強身、滋陰潤燥 |
結論
李五行屬性是中醫養生的基礎理論,通過瞭解五行的特性與人體的對應關係,我們可以更有意識地調整自己的飲食、情緒和養生方式,達到身、心、靈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