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乃天之明也,識之明也。**]
特 性 | 釋 義 | 用 法 |
---|---|---|
天 明 | 旭日初昇,朝露未晞 | 「曉市熙攘,商販雲集。」 |
曉 悉 | 知曉通曉,瞭然於胸 | 「學而不厭,曉故達今。」 |
曉 諭 | 告知使明,宣示教誡 | 「官府曉諭百姓,禁絕私闘。」 |
精 通 | 深諳其道,熟稔至極 | 「棋藝曉通,運籌帷幄。」 |
明 亮 | 光華四溢,照拂萬物 | 「曉日當空,普照大地。」 |
了 解 | 識其本質,知其端倪 | 「經綸世事,洞曉人情。」 |
曉 示 | 公佈消息,使人知悉 | 「軍規曉示,賞罰分明。」 |
教 導 | 誨人不倦,傳道授業 | 「循循善誘,曉之以理。」 |
知 道 | 獲悉信息,明白真諦 | 「久聞其名,今日方知。」 |
洞 徹 | 深明其理,洞察其要 | 「洞徹世事,明察秋毫。」 |
宣 揚 | 傳播宣達,廣而告之 | 「廣而告之,曉諭周知。」 |
識 別 | 辨別真假,區分是非 | 「一眼識破,真假分明。」 |
領 會 | 理解領悟,心領神會 | 「心領神會,融會貫通。」 |
示 明 | 表明昭示,顯露分明 | 「示明公道,匡扶正義。」 |
告 知 | 通報告知,使人明曉 | 「特此告知,周知玉訊。」 |
了 然 | 明白透徹,無所不知 | 「如夢初醒,瞭然於心。」 |
通 曉 | 周全瞭解,融會貫通 | 「博覽羣書,通曉古今。」 |
明 確 | 清晰明瞭,毫無疑義 | 「言行明確,表裏如一。」 |
示 範 | 舉例説明,展示示範 | 「以身示範,言行一致。」 |
曉五行 相生相剋 化萬物
五行學説是中國傳統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將宇宙萬物分為金、木、水、火、土五種基本元素,並認為這五種元素之間存在著相生相剋的關係。
一、五行相生


五行相生是指五行之間順序相生的關係,其順序如下:
| 子 | → | 寅 | → | 辰 | → | 午 | → | 申 | → | 戌 | → | 子 |
|—|—|—|—|—|—|—|
| 水 | → | 木 | → | 火 | → | 土 | → | 金 | → | 水 |
例如,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
二、五行相剋
五行相剋是指五行之間相互制約的關係,其順序如下:
| 子 | → | 巳 | → | 酉 | → | 醜 | → | 辰 | → | 亥 | → | 子 |
|—|—|—|—|—|—|—|
| 水 | → | 火 | → | 金 | → | 木 | → | 土 | → | 水 |
例如,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
三、五行性質
五行與四方、季節、色彩、味道等相應,具體如下表:
五行 | 方位 | 季節 | 色彩 | 味道 | 性質 |
---|---|---|---|---|---|
木 | 東 | 春 | 青 | 酸 | 生長 |
火 | 南 | 夏 | 紅 | 苦 | 炎上 |
土 | 中 | 長夏 | 黃 | 甜 | 涵養 |
金 | 西 | 秋 | 白 | 辛 | 收斂 |
水 | 北 | 冬 | 黑 | 鹹 | 滋潤 |
四、五行與健康
五行理論在中醫中佔有重要地位,用於診斷和治療疾病。五行與臟腑相應,具體如下表:
五行 | 臟腑 |
---|---|
木 | 肝膽 |
火 | 心小腸 |
土 | 脾胃 |
金 | 肺大腸 |
水 | 腎膀胱 |
例如,木旺則肝氣盛,火旺則心火旺,土旺則脾胃健,金旺則肺氣盛,水旺則腎氣盛。
五、五行與命理
五行學説在八字命理中也有應用,用於預測人的命運。五行與十天干相應,具體如下表:
天干 | 五行 |
---|---|
甲乙 | 木 |
丙丁 | 火 |
戊己 | 土 |
庚辛 | 金 |
壬癸 | 水 |
例如,甲乙木生旺於寅卯辰月,丙丁火生旺於巳午未月,戊己土生旺於辰戌醜未月,庚辛金生旺於申酉戌月,壬癸水生旺於亥子丑月。
五行學説是中國傳統哲學和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將宇宙萬物分為金、木、水、火、土五種基本元素,並認為這五種元素之間存在著相生相剋的關係。五行理論在中醫和八字命理中都有廣泛應用,對人的健康和命運有重要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