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疑蓋 | 昏沉蓋 | 散亂蓋 | 瞋恚蓋 | 欲愛蓋 |
| --- | --- | --- | --- | --- |
| 對法理猶疑 | 身心昏沉 | 心緒雜亂 | 不耐心煩 | 追逐慾望 |
脱離五蓋,心明意清,樂趣由生。
以決斷力克服猶疑,勇於嘗試。


用清醒覺知驅散昏沉,充滿能量。
品味寧靜感,擺脱散亂躁動。
釋放不耐煩,享受片刻安適。
放下飢渴感,體驗內在滿足。
在生活中持續練習,將脱離五蓋的滋味融入日常。
生活將變得單純而快樂,無需尋求外在刺激。
品味身心放鬆,享受暫時喘息。
調整坐姿,尋求身體開放與舒適。
用呼吸引導心神,體驗滿足與喜悦。
不隨瞋恚起舞,放下不快情緒。
釋放雜亂思緒,享受內在寧靜。
驅散昏沉闇昧,以光明覺知取代。
放下猶豫不決,果敢決斷行動。
品味無蓋之樂,享受心靈清淨。
用呼與吸,貫穿喜悦的感受。
感受身體的膨脹與收縮,帶來滿足與舒適。
調整坐姿,釋放身體負擔。
以高昂鬥志進入靜坐,期待快樂的開發。
體會清涼無欲的滋味,放下焦躁與渴望。
用禪那之樂取代欲界之歡,開發更高的快樂。
讓心遠離飢渴與焦慮,獲得身心的清淨與安寧。
斷五蓋: 清淨解脱之道
斷五蓋是佛教中的重要修行,是指斷除妨礙心靈明淨的五種障礙。透過斷五蓋,修習者可以提升精神專注力、覺察力,並最終達到解脱。
五蓋與其對應的過患
五蓋 | 對應的過患 |
---|---|
貪欲 | 執著於感官享受,導致煩惱與執著 |
瞋恚 | 對逆境或他人產生憤怒憎恨,導致苦惱與衝突 |
惛沉 | 身心昏沉懈怠,妨礙正念與定力 |
掉舉 | 心意散亂不專注,阻礙禪定與智慧 |
疑 | 懷疑佛法或修行方法,導致猶豫不前 |
斷五蓋的方法
斷五蓋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 提升專注力:透過消除散亂與昏沉,提升心意的專注力與定力。
- 增長覺察力:透過持續地觀照心念,提高對自己和外境的覺察力。
- 淨化心靈:消除五蓋的障礙,淨化心靈,使內心更加清淨安詳。
- 增進智慧:斷五蓋有助於培養智慧,更深入地理解佛法與人生的本質。
- 最終解脱:斷五蓋是解脱之路上的重要一步,透過消除這些障礙,修習者可以證得涅槃的解脱。
總結
斷五蓋是佛教修行中不可或缺的功課,透過斷除貪欲、瞋恚、惛沉、掉舉和疑等五種障礙,修習者可以淨化心靈,提升覺察力與智慧,最終達到解脱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