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19 2 月, 2024

名稱 資料
在佛教史上,彌勒的記載起源甚早,很有可能在第一次結集時就已經出現 彌勒信仰在佛教各派別的經典中均有描述
在玄奘之前,後漢及三國時期的早期譯經家,見到的佛經是由西域輾轉得到 據《全宋詩》載釋普濟寫有〈彌勒大士二月八生〉一詩,可知宋朝以陰曆二月初八為彌勒菩薩神誕
根據《雜阿含經》,兜率天的天人壽命是四千歲,相當於人間5.76億年 據中國歷史記載,由於佛典中有彌勒佛必定到來人間救苦救難的預言,借彌勒下生信仰,曲解經文而意圖發起動亂或篡奪政權的事例有很多
五代以前,漢字文化圈的彌勒像有菩薩形和如來形兩類 上述三部經,合稱「彌勒三部經」,若加上同樣描述彌勒下生內容的瑜伽行唯識學派傳説彌勒菩薩作五部論書的「偈頌」,由無著親受傳出,稱為「慈氏五論」
大乘佛教早期經典《惟曰雜難經》記載了阿羅漢遇到世友菩薩問難時,入定以神通上至兜率天,親自向彌勒求教 彌勒教最早於梁武帝時期創立,創始人傅大士自稱「雙林樹下當來解脱善慧大士」,暗示他本人即為彌勒轉世化身,廣弘菩薩道,門下有傅宣德等人
在上座部佛教《小部·經集》的「彼岸道品」(波羅延品)中,帝須彌勒(Tissa-metteyya)與阿耆多(Ajita,又譯為阿逸多)是佛陀的兩位弟子 現代語言學研究認為,吐火羅文的Metrak,故譯為彌勒
大乘經典中,彌勒是姓,阿耆多是名 彌勒菩薩(藏語:.mw-parser-output .uchen{font-family:”Qomolangma-Dunhuang”,”Qomolangma-Uchen Sarchen”,”Qomolangma-Uchen Sarchung”,”Qomolangma-Uchen Suring”,”Qomolangma-Uchen Sutung”,”Qomolangma-Title”,”Qomolangma-Subtitle”,”Qomolangma-Woodblock”,”BabelStone Tibetan Slim”,Jomolhari,”Yagpo Tibetan Uni”,”DDC Uchen”,”DDC Rinzin”,Kailash,”TCRC Youtso Unicode”,”Tibetan Machine Uni”,Wangdi29,”Noto Serif Tibetan”,”Noto Sans Tibetan”,”Microsoft Himalaya”}.mw-parser-output .ume{font-family:”Qomolangma-Betsu”,”Qomolangma-Chuyig”,”Qomolangma-Drutsa”,”Qomolangma-Edict”,”Qomolangma-Tsumachu”,”Qomolangma-Tsuring”,”Qomolangma-Tsutong”,”TibetanSambhotaYigchung”,”TibetanTsugRing”,”TibetanYigchung”}བྱམས་པ།;梵文:मैत्रेय Maitreya;巴利語:Metteyya),義譯為慈氏,音譯為梅呾利耶、梅怛儷藥,是釋迦牟尼佛的繼任者,將在未來娑婆世界降生成佛,成為娑婆世界的下一尊佛,在賢劫千佛之中將是第五尊佛,常被尊稱為當來下生彌勒尊佛或彌勒佛
唐朝時玄奘到印度求學時,見到梵文原本,所以譯為梅呾利耶 彌勒的梵文Maitreya是常見婆羅門姓氏,字根源自梵文Maitrī,意為慈愛
彌勒菩薩現生於兜率天的兜率內院,將繼釋迦牟尼佛之後遞補佛位。待兜率天壽四千歲滿,彌勒菩薩即將下生人間,現太子身,出家修行,最後於華林園龍華樹下成佛,所以世人稱其為「當來下生彌勒尊佛」。彌勒菩薩亦被稱為「慈氏菩薩」。因為在過去無量無邊阿僧祇劫的時候,有一世界名為勝華敷,有佛住世,名字叫做彌勒。當時有一位婆羅門,名為一切智光明,聽到彌勒古佛闡説《大慈三昧光大悲海雲經》,心中信服,便發菩提心,持誦《大慈三昧光大悲海雲經》,並誓願將來成佛名字亦叫彌勒。一切智光明婆羅門後來出家修行,精進不懈。某一天,值遇洪水暴漲,無法出外乞食,連著七天,不進粒米,生命垂危。當時有一對兔王母子,看到菩薩精進行持,為了護持正法久住,便投身火中,將自己的肉烤熟來供養菩薩。菩薩看到兔王母子捨身為法的精神,非常感動,即説偈言: 寧當燃身破眼目,不忍行殺食眾生。\n \u3000諸佛所説慈悲經,彼經中説行慈者。 \n \u3000寧破骨髓出頭腦,不忍噉肉食眾生。\n \u3000如佛所説食肉者,此人行慈不滿足。

彌勒菩薩彌勒佛:慈悲救度的未來佛

彌勒菩薩彌勒佛,是佛教中未來眾生所奉祀的佛,被視為慈悲救度的化身。以下深入探討彌勒菩薩彌勒佛的信仰、象徵和教義。

彌勒菩薩的起源

彌勒菩薩彌勒佛 Play

彌勒菩薩最早記載於《觀彌勒菩薩下生經》,傳説他出生於古印度婆羅門家庭,出家後精進修行,發願拯救眾生。經過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修行,將在釋迦牟尼佛涅槃後的五十六億七千萬年後成佛,稱為彌勒佛。

彌勒菩薩彌勒佛

特質 描述
慈悲 彌勒菩薩以慈悲聞名,普度眾生,化解眾生的煩惱和痛苦。
救度 彌勒菩薩發願拯救一切眾生,使其脱離苦難,獲得解脱。
忍辱 彌勒菩薩修持忍辱波羅蜜,對眾生的苦難和誹謗都能忍受。
佈施 彌勒菩薩樂於佈施,與人分享功德和智慧。

彌勒佛的象徵意義

彌勒佛常被描繪成袒胸露腹、肥頭大耳、笑容可掬的形象。這些象徵具有豐富的意義:

  • 袒胸露腹:象徵彌勒佛的豁達、自在和無私奉獻。
  • 肥頭大耳:代表彌勒佛的福氣、富足和包容。
  • 笑容可掬:展現彌勒佛的慈悲和喜悦,能帶來希望和正能量。

彌勒菩薩的教義

彌勒菩薩的教義以「彌勒淨土」為核心。據《彌勒上生經》記載,彌勒淨土位於兜率天宮,是一個沒有煩惱和痛苦的理想世界。眾生只要虔心信奉彌勒菩薩,就能往生彌勒淨土,獲得解脱。

彌勒菩薩的教義強調以下理念:

  • 解脱煩惱:教導眾生修持善法,消滅貪瞋痴等煩惱。
  • 修持戒律:遵守佛教戒律,淨化身口意三業,培養善業。
  • 慈悲喜捨:勸勉眾生培養慈悲心和喜捨心,對一切有情眾生平等關愛。
  • 往生淨土:指示眾生念誦彌勒菩薩名號,發願往生彌勒淨土,獲得究竟解脱。

彌勒信仰在中國的發展

彌勒信仰最早傳入中國漢代,後經五胡十六國時期的傳播,在民間廣為流行。唐代,彌勒信仰與本土道教相結合,產生了布袋和尚和 Laughing Buddha 的形象,並流傳至今。

結論

彌勒菩薩彌勒佛是佛教重要的信仰對象,代表了慈悲救度和解脱煩惱的終極理想。彌勒佛的教義和象徵意義歷經千年的傳承,仍然啟發著眾生,帶來希望和正向的力量。

延伸閲讀…

彌勒佛

彌勒菩薩

你會在2020年走大運嗎?

超詳細免費2020年生肖運程大分析

免費訂閱即時發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