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神位
引言
安神位乃傳統禮儀中至關重要的步驟,牽涉方位擇定、神像開光點眼等繁複程序,以祈求神明庇佑,家宅興旺。
安神位步驟


1. 安鎮神明
安置鎮宅神明,常見於大廳,以借陽氣調和陰氣,祈保闔家平安。
2. 請示神明
安置神明後,焚香請示神明安奉是否適宜。
3. 化食迴向
焚化金紙,祈求神明領受供品。
4. 擺置佛具
陸續安置佛具於神桌上,諸如香爐、燭台等。
5. 安神明爐
安置神明爐,爐面高度應與佛像肚臍對齊,並於爐內放置香灰及興旺符令。
6. 安神明
安置神明,須先過爐火與香爐,再安座於定位,勿靠牆壁。
7. 神桌定位
神桌高度宜取吉字,遠離沖剋之物,距離應超過神桌高度的兩倍半。
8. 神位刈煞
安置神位前,進行刈煞儀式,去除煞氣。
9. 安爐大吉
安置香爐,並於香爐內插入時辰豎香和三台香,祈求神光普照,閤家平安。
10. 清淨安神位
用七張壽金對折夾紅紙,清淨安神位。
11. 安神方位
擇取大利方向安置神位,若無大利方向,可使用浮爐安置。
12. 開光點眼
為神像開光點眼,藉由神明靈氣鎮宅避煞,開運改運。
13. 安神日課
安神位當天,備妥供品和金紙,進行安神儀式。
安神位注意事項
- 神明尺寸宜為一尺三寸或一尺八寸
- 神像須選擇吉日開光
- 安神位需乾淨明亮,沖煞者應遠離
- 安神位不宜路沖或架空
- 安神位不宜與陽宅反向
- 安神位不宜遭樑壓頂
- 安神位不宜後方有廁所或房間
- 安神位金身須經開光點眼
- 每年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送神,可清爐
安神位服務
免費擇日、專業安神位及祖先牌位服務,歡迎聯繫諮詢。
安神桌:祭祀祖先與守護神明的聖壇
安神桌,又稱祖先桌,是傳統文化中用於祭祀祖先和供奉神明的專屬傢俱。它不僅是家庭祭祀的中心,也是凝聚家族情感的重要載體。
結構與擺設
安神桌的結構一般包括桌身、神龕和桌肚。桌身通常較為厚重,以確保穩固性。神龕位於桌身中央,上方懸掛著神明或祖先的畫像或牌位。桌肚則收藏著香爐、燭台等祭祀用品。
安神桌的擺設講究風水,通常遵循以下原則:
- 正面朝向:安神桌應面向大廳,使神明能夠俯瞰家中一切。
- 鄰近祖先:安神桌應靠近祖先牌位或神龕,以便於同時祭祀。
- 避免雜物:安神桌周圍應保持整齊,避免堆放雜物。
祭祀禮儀
祭祀安神桌是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禮儀。每年農曆除夕、清明節和中元節等節日,家人們都會齊聚一堂,在安神桌上供奉香燭、牲禮和祭品,表達對祖先和神明的敬意。
祭祀時,通常遵循以下步驟:
- 點燃香燭:點燃三根香,分別插入香爐中的左、中、右位。
- 擺放牲禮:將牲禮(如三牲或水果)擺放在安神桌上。
- 焚香祝禱:焚香後,默唸祝禱詞,祈求祖先保佑或神明庇護。
- 化金紙:焚香後,將金紙(如刈金或福金)化於金爐中。
安神桌的類型
安神桌的款式和材料種類繁多,常見類型包括:
- 清潔桌身:使用柔軟的布沾水擦拭桌身,避免使用化學清潔劑。
- 除塵神龕:定期用軟毛刷輕輕拂去神龕上的灰塵。
- 更換香爐灰:每隔一段時間,應將香爐中的灰燼倒出並更換新的香灰。
- 檢查金爐:定期檢查金爐是否出現破損或鏽蝕,必要時進行維修或更換。
結語
安神桌是傳統文化中極為重要的傢俱,承載著祭祖和祈福的深遠意義。通過瞭解其結構、擺設、禮儀和保養,我們不僅可以更好地傳承傳統文化,也能為自己和家人祈求平安與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