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如何養烏龜,其實養龜龜沒有想像中那麼難啦!只要掌握幾個重點,就能讓你的小龜健康快樂地成長。首先最重要的是環境佈置,烏龜需要足夠的活動空間,建議至少要準備比龜殼大5倍以上的飼養箱。水質也很關鍵,記得要定期換水,最好裝個過濾器保持水質乾淨。
說到餵食,不同品種的烏龜飲食習慣差很多喔!像巴西龜愛吃飼料和小魚,陸龜則偏愛蔬菜水果。餵食頻率也要注意,幼龜可以每天餵,成龜2-3天餵一次就好。下面整理個簡單的飼養重點表格給大家參考:
飼養重點 | 幼龜(1-3歲) | 成龜(4歲以上) |
---|---|---|
餵食頻率 | 每天1次 | 每2-3天1次 |
水溫控制 | 26-28°C | 24-26°C |
日照時間 | 每天8-10小時 | 每天6-8小時 |
養烏龜最怕的就是生病,要特別注意水黴病和軟殼症。如果發現龜龜殼變軟或出現白色絨毛,要趕快帶去看醫生。平常可以在飼養箱放個曬背台,讓龜龜能自己調節體溫。水龜的話水深要夠牠們游泳,但也要有能完全離開水面的地方。
說到品種選擇,新手建議從巴西龜或斑龜開始養,這些品種比較好照顧。買龜的時候要挑眼睛明亮、活動力好的個體,殼要完整沒有傷痕。帶回家後先讓牠適應環境1-2天再開始餵食,突然換環境容易讓龜龜緊張。記得飼養箱要放在通風但不會直接吹到冷氣或風扇的地方,溫度變化太大小龜會受不了的。
新手如何挑選第一隻烏龜?品種推薦與注意事項
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養烏龜的事情,畢竟牠們可愛又好照顧,真的很適合當入門寵物。不過第一次養龜要注意的事情可不少,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個重點,讓新手也能輕鬆選到適合自己的小龜龜!
首先,台灣最常見的寵物龜大概就這幾種,每種特性都不太一樣:
品種 | 成體大小 | 壽命 | 飼養難度 | 價格範圍 | 適合環境 |
---|---|---|---|---|---|
巴西龜 | 15-25cm | 20-30年 | ★★☆☆☆ | NT$100-300 | 水陸兩棲 |
斑龜 | 10-15cm | 15-20年 | ★☆☆☆☆ | NT$200-500 | 偏水棲 |
地圖龜 | 12-20cm | 15-25年 | ★★★☆☆ | NT$800-1500 | 水陸兩棲 |
屋頂龜 | 8-12cm | 10-15年 | ★★★★☆ | NT$1500-3000 | 偏陸棲 |
挑龜的時候記得先看牠的活動力,健康的小龜會很有精神地到處爬,眼睛要明亮沒有分泌物,殼要完整沒有破損或軟化的地方。建議去有信譽的水族館或爬蟲專賣店買,路邊攤賣的常常有健康問題。買之前一定要問清楚店家餵食習慣和品種特性,像巴西龜雖然便宜好養,但長大後會很兇,混養容易打架。
飼養環境要提前準備好,水龜需要足夠大的水箱,水深至少要超過龜殼高度,還要準備上岸曬背的區域。記得買加溫燈和過濾器,台灣冬天對龜龜來說還是太冷了。飼料可以選龜龜專用飼料搭配新鮮蔬菜,千萬不要餵人吃的熟食或加工食品喔!剛帶回家的小龜可能會緊張不吃東西,給牠幾天適應環境就好,不用太擔心。
養烏龜前要準備什麼?必備設備清單大公開
想養烏龜當寵物嗎?先別急著衝去水族館買龜龜回家!養烏龜其實比想像中需要更多準備,今天就來分享我多年養龜經驗整理的必備清單,讓你一次買齊不踩雷。烏龜雖然看起來好照顧,但如果環境沒弄好,可是會影響牠們的健康喔!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飼養容器啦!建議選擇比烏龜體型大5倍以上的空間,如果是幼龜可以直接買大一點的缸,省得之後還要換。我自己是用整理箱改造,便宜又耐用。記得要選不會被龜龜爪子刮花的材質,不然用沒多久就會霧霧的很難看。
再來就是過濾系統,這個千萬不能省!烏龜排泄量超大,沒有過濾器的話水質會惡化超快。建議選擇比廠商建議規格再大一號的過濾器,這樣才能維持水質穩定。我推薦外掛式過濾器,清洗方便又不會佔缸內空間。
必備設備 | 建議規格 | 注意事項 |
---|---|---|
飼養容器 | 長度至少龜殼5倍 | 要有足夠水深讓龜龜游泳 |
過濾器 | 流量每小時循環5-10次 | 外掛式或圓筒式較佳 |
加熱棒 | 25-28度恆溫 | 搭配溫度計監控 |
UVB燈 | 5.0強度以上 | 每天開8-10小時 |
曬台 | 可完全離開水面 | 材質要防滑 |
說到溫度控制,加熱棒絕對是必備品!台灣冬天室溫對烏龜來說還是太冷,水溫最好維持在25-28度之間。記得要買有保護套的款式,免得龜龜被燙傷。我還會多準備一個備用加熱棒,免得突然壞掉來不及買。
UVB燈也是超級重要的設備,很多新手都會忽略這點。烏龜需要UVB來幫助鈣質吸收,沒有足夠的UVB照射容易得軟殼症。建議選擇專用的爬蟲燈具,每天開8-10小時模擬自然光照。燈具要定期更換,通常半年到一年就要換新,效果會隨時間遞減喔!
最後別忘了準備一個舒服的曬台,讓龜龜可以完全離開水面休息。材質要選防滑的,大小要讓龜龜能輕鬆轉身。我自己是用沉木搭配磁吸式曬台,龜龜超愛趴在上面曬燈的!記得曬台位置要離UVB燈適當距離,太近會過熱,太遠又沒效果。
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烏龜適合養在哪裡?室內外環境佈置指南」這個問題,其實養烏龜沒想像中那麼難,關鍵是要模擬牠們的自然棲息環境。台灣天氣潮濕悶熱,特別要注意通風和溫度控制,不然龜龜很容易生病喔!
室內飼養最常見就是用整理箱或玻璃缸,記得要挑夠大的尺寸,一般建議長度至少是龜殼的5倍。我自己的經驗是,用60x40cm的整理箱養中小型龜就很夠用。底部鋪磁磚反面或大顆粒底砂比較好清理,千萬別用細沙或小石子,龜龜誤食會腸阻塞。一定要裝設UVB燈和加熱燈,每天開8-10小時模擬日照,溫度維持在25-30度之間最舒服。
戶外放養適合有陽台或庭院的人,但要注意防曬和防逃措施。可以用塑膠圍欄或木箱改造,高度至少要超過龜殼長度的2倍,不然烏龜疊羅漢逃跑的新聞時有所聞啊!記得布置躲藏處和淺水區,像用花盆倒扣或石板搭成小屋都行。夏天要特別注意遮陰,最好種些耐踩的植物幫降溫。
環境要素 | 室內建議 | 戶外建議 |
---|---|---|
容器大小 | 長度≥龜殼5倍 | 面積≥1平方公尺 |
溫度控制 | 加熱燈+UVB燈 | 自然陽光+遮陰區 |
底材選擇 | 磁磚/大顆粒底砂 | 泥土/草皮 |
必備設施 | 曬台+水盆 | 躲藏處+淺水池 |
如果是水龜的話,水位深度很重要。幼龜大概過背甲就好,成龜可以放到2-3倍殼高。過濾器絕對不能省,台灣水質偏硬容易長藻,建議每週換1/3的水。陸龜則要注重濕度控制,特別是紅腿象龜這類雨林品種,可以用噴霧器維持60-80%濕度,放個濕度計隨時監測比較保險。